企业雇佣下残疾人就业行为研究
——基于就业促进政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2020-11-10李洪波
李 鹏,李洪波,王 娟
(1.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0 引言
自20世纪以来,以反歧视法为基础的“机会平等法”和以就业配额制度为基础的“就业配法”成为主流的两种政策,以保障残疾人士平等就业机会、权利。纵观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庇护就业和集中式就业不利于社会融合;理论上讲,可容纳大量就业机会的按比例就业应是目前主要就业形式,而多重障碍作用下现实并不乐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指出残疾人就业还不够充分,依法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促进城乡残疾人就业增收[1]。同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与使用管理办法》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就业促进政策的实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条件。从长远来看,进入自由人才市场,按比例就业利于融合发展。但由于按比例就业执行力度不够,用人单位观念滞后、残疾人就业收益与成本问题等,出现了残疾人就业市场“无效率”。残疾人就业求解应偏重供需一方还是二者并重,抑或其它?
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Baumberg B, Jones M, Wass V[2]认为,残疾人就业率持续下降一直是发达国家政府持续关注的问题,是继续推行劳动力市场激励计划、平等法律和福利改革等政策措施的主题。Park Y, Seo D G,Park J,et al[3]探索了个人、职业和工作环境对韩国残疾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西班牙残疾人的就业促进政策在促进残疾女性就业方面影响重大(Judit Vall Castello)。Tripney, J[4]认为在中等收入国家对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干预措施进行系统评估,来改善残疾人劳动力市场成果。Ravaud等[5]研究确认了残疾人在求职中处于劣势。Perry等[6]研究发现在工作中残疾大学毕业生的受歧视程度高于健全大学生。Hashim等[7]研究得出残疾人士必须得到适当的组织气氛支持,以确保他们的工作嵌入。作为责任的一部分,公司要为残疾人士创造更好的组织环境。在没有足够支持的环境中,包容不太可能发生(Ahmmed, Sharma & Deppeler; Brownell & Pajares; UNESCO)[8]。Sakamoto等[9]通过使用日本的行政管理数据,显示征税计划增加了日本制造业残疾工人就业。DELAMARE, GILES[10]指出企业租用残疾学生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易于创造包容性的工作环境。Zarifa等[11]研究显示,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反,残疾毕业生在获得就业方面更加不利。廖慧卿发现福利企业对残障员工的聘用充满经济理性和利益计算,残障人士的就业安全政策体系停留在消极福利供给模式阶段,国家责任在其中严重缺位[12]。廖慧卿、岳经纶也得出:既不是个体伤残,也不是就业模式,而是工作场所特征影响残障者的就业偏好和工作满意度[13]。邢芸、汪斯斯揭示了教育对残疾人选择就业的概率有显著促进效应,并提出政府对残疾群体在政策优惠和鼓励就业之间应寻找新的平衡[14,15]。徐琳、杨文健[15]基于江苏省13市调查,分析了残疾人就业意愿与制约就业的相关因素。杨立雄指出就业歧视、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形成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因[16]。徐超等实证研究了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正相关关系[17]。
以上文献主要采用定性和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行为及就业政策与支持等,但大多是静态或相对静态的分析,缺乏对残疾人就业与用人单位(企业)雇佣行为动态演化的考察,理论支撑不足。残疾人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行为交互的研究偏少。故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来开展研究,以期丰富此方面的理论。演化博弈理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相结合的一种理论。近年来,演化博弈论在分析社会习惯、规范或制度的自发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8~24]。本文基于就业促进政策,考虑博弈双方的特点与偏好构建支付矩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讨残疾人就业行为的演化路径,以揭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动态博弈中微观个体行为演变的机理和涌现的宏观特性,为现实政策的选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1 就业促进下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交互的演化模型
1.1 模型假设
本研究构建残疾人就业群体与用人单位(企业)间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动态复制方程研究博弈双方行为演化。作如下假定以简化分析:
(1)假定残疾人就业群体与企业群体具有一定理性,企业在与残疾人群体博弈过程中,采用的策略空间为S1{雇佣,不雇佣};残疾人群体采用的策略空间为S2{就业,不就业}。
(2)假定残疾人就业需付出成本,主要包括就业前后的成本,就业前的投入即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成本设为C,就业后的成本主要为人力和社会成本,分别记为R、S。现实中,残疾人就业在转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同时,会获得一定收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物质方面即工资和福利待遇,记为g;精神方面即心理收益、记为X,因残疾人自立自强,会增强心理效能。残疾人若不就业,只能获得基本的社会补助和相关福利,记为B(B (3)假定企业雇佣残疾人,需投入一定成本,主要是残疾人的工资福利g与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投入如无障碍设施、工作场景改造等(记为H);同时企业也会获得残疾人创造的价值(记为V),因雇佣残疾人担负了社会责任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并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记为M),这与现实企业经营环境相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为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企业雇佣残疾人就业可得到税收优惠政策,退还增值税,具体退税条件和标准参照,以一年为计算区间企业得到退还的增值税为T=0或12×4nw(说明:企业不符合退税条件,T=0;符合退税条件,T=48nw),其中,n为就业的残疾人数,w代表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另,企业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需缴纳保障金,具体缴纳标准参照,为便于研究,企业一年需缴纳的保障金为(N×r-n)×W,其中,N为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r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根据相关文件要不低于1.5%),n为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W为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据上述变量定义,可构建出残疾人与企业群体双方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00,M>0,V>0,r≥0.015。 表1 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策略支付矩阵 根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策略的增长率等于它的相对适应度,只要采取这个策略的个体适应度比群体的平均适应度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策略就会增长[25,26]。可得出残疾人群体与企业群体策略交往随时间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如(a)、(b)所示。 =p(1-p)[q(g+X)-R-S-B] (a) =q(1-q)[p(T+2M+V-g+W×N×r-W×n)-H] (b) 由方程(a)、(b)可算出雅克比矩阵J,则 为使残疾人与企业博弈双方的收益更接近现实,增加如下条件。企业采取“雇佣”策略时,残疾人采取“就业”策略的收益大于采取“不就业”策略的收益,在此约束条件下,由表1得到g+X-R-S-C>B-C,即g+X-R-S>B。而企业采取“不雇佣”策略时,残疾人采取“就业”策略的收益与采取“不就业”的收益对比,由表1得出B-C-(-R-S-C)=B+R+S>0,即采取就业策略的收益小于选择不就业的策略的收益。 同理设定,当残疾人采取“就业”策略时,企业采取“雇佣”策略的收益大于采取“不雇佣”策略的收益,在此约束下,由表1可得T+M+V-g-H>-(N×r-n)×W-M,即T+2M+V-g+(N×r-n)×W-H>0。 演化稳定策略(Ess)表示具有思考能力的有限理性主体,在博弈过程中根据其既得收益对行为策略进行调整以追求更佳的收益,最终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27,28]。根据动态方程(a)、(b)可得出,当p=0,1,或q=(R+S+B)/(g+X)时,残疾人群体中选择“就业”策略所占的比例是稳定的;当q=0,1,或p=H/[T+2M+V-g+W×(N×r-n)]时,企业群体中使用“雇佣”策略所占比例是稳定的。在g+X-R-S>B>0, 且T+2M+V+(N×r-n)×W-H>g>B>0约束条件下,此时系统在平面M={(p,q)|0≤p≤1,0≤q≤1}上有五个均衡点:(0,0),(0,1),(1,0),(1,1),(p*,q*),其中,p*=H/[T+2M+V-g+W×(N×r-n)],q*=(R+S+B)/(g+X)。根据雅克比矩阵局部稳定分析法,详见表2,分析均衡点处DetJ与Tr的正负来判断它们的稳定性。 表2中可看出两个稳定点Ess(0,0)、(1,1),分别对应于残疾人不就业和企业不雇佣的极端模式(A模式),残疾人就业和企业雇佣的极端模式(B模式)。(0,1)、(1,0)为不平衡点,鞍点为K(p*,q*)=(H/(T+2M+V-g+W×(N×r-n)),(R+S+B)/(g+X))。 残疾人与企业交互的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系统收敛于不同模式的临界线是由鞍点K和(0,1)、(1,0)两个不平衡点连接而成的折线。其中相关参数的变化会引起鞍点移动,来影响系统演化方向。折线下方收敛于A模式(不良模式),该模式为演化系统的不良“锁定”状态;折线上方收敛于B模式(良好模式)。 表2 系统局部稳定分析结果 图1 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交互的动态过程 从鞍点K的表达式(p*,q*)=(H/(T+2M+V-g+W*(N*r-n)),(R+S+B)/(g+X))不难得出,可通过调整表达式中的不同参数来揭示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下面将选取几个参数:残疾人就业付出的社会成本S及就业心理获益X,企业雇佣残疾人获得无形资产收益M、企业对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投入H进行考察分析,从而使系统收敛到于B模式(良好模式)概率增大: (1)残疾人就业付出的社会成本S。根据鞍点K(p*,q*)表达式知,∂p*/∂S=0,∂q*/∂S=1/(g+X)>0,当残疾人就业社会成本S增加时,鞍点垂直向上移动,使得折线上方区域GKUD变小。这说明残疾人就业付出的社会成本过高时,由于残疾人拥有一定“理性”,会选择“不就业”策略,结果会使系统演化到不良模式的可能性变大。这也表明残疾人要积极融入社会(嵌入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减少就业成本,进而优化残疾人的就业行为。 (3)企业雇佣残疾人获得的无形资产收益M。根据鞍点(p*,q*)表达式知,∂p*/∂M=-2H/[T+2M+V-g+(N*r-n)*W)]2<0,∂q*/∂M=0,当M变大时,鞍点水平向左移动,折线上方区域面积GKUD变大。这说明企业雇佣残疾人获得的无形资产收益M增加时,基于理性,企业会选择“雇佣”策略,结果会使系统“锁定”到良好状态的概率增加。也表明企业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可累积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声誉资本,创造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系统更有可能演化到良好状态。 (4)企业对残疾人就业支持性投入H。在鞍点(p*,q*)处,∂p*/∂H=1/[T+2M+V-g+(N*r-n)*W)]>0,∂q*/∂H=0。当投入H增加时,鞍点水平向右移动,使区域面积GKUD变小。系统向不良状态演化的概率增大。这说明企业减少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投入或由第三方(政府、社会)给予“援助”时,企业更可能采取“雇佣”策略以降低投入成本,从而使系统向良好状态演化的概率增大。 (5)企业雇佣残疾人就业获得税收优惠,退还增值税T。T=0时,即企业不符合退税条件。由鞍点表达式可知,系统不受税收的影响。T=48nw时,即企业符合退税条件。此情况下,由鞍点表达式可知,∂p*/∂T=-H/[T+2M+V-g+(N*r-n)*W)]2<0,∂q*/∂T=0。退税T增多时,使区域面积GKUD变大。说明系统演化为良好模式的概率增大。因为企业的“理性”,退税增多提高了企业雇佣残疾人的积极性。 (6)企业雇佣残疾人数n。在鞍点处,T=0时,∂p*/∂n=HW/[(2M+V-g+N*rW]2>0,∂q*/∂n=0。企业雇佣残疾人数n增多,使区域面积GKUD变小。系统演化为不良状态的概率增大。说明,企业雇佣的人数越多,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并在未能得到税收优惠退税的情况下,会选择不雇佣或减少雇佣策略。T=48nw时,∂p*/∂n=(W-48w)*H/[2M+V-g+WN*r+(48w-W)*n]2, ∂q*/∂n=0。由各地现行工资情况,W是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w为企业所在地最低月工资标准,满足48w>W,∂p*/∂n<0,表明企业雇佣残疾人数越多越利于向系统良好状态转化;若48w 同理,可用类似方法分析其它参数如B、R对系统的影响。 综上,系统有两种演化稳定策略,相关参数对系统演化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接下来,采用数值实验方法,运用图形直观地分析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残疾人就业获得的工资福利g、政策约束下的用人单位(企业)应雇佣残疾人的比例r及残疾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V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为便于研究,数值实验只探讨企业符合退税条件下(T≠0),上面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1)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p0、q0分别为残疾人群体选择“就业”和企业选择“雇佣”策略占群体的初始比例。参数取值为:g=2.4,X=1,R=2.1,S=0.55,B=0.25,M=2,T=20,H=3,V=15,r=0.015,N=40,n=10,W=2.5。对比图2中的两图可知,企业与残疾人策略交往的行为演化路径依赖性,企业群体选择“雇佣”策略的初始比例、残疾人群体选择“就业”策略初始比例均对残疾人群体就业行为的收敛时间、演化结果产生影响。轨线在不同初始条件下,收敛到均衡态前未出现重叠、相交,随着两群体初始比例变大,接近均衡态的收敛时间变短,收敛速度变快。 (2)残疾人就业获得的工资福利g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数值实验如图3,除参数g外,其他参数取值同图2(b)。图3与图2(b)对照可得,如残疾人就业获得工资福利较高时,系统收敛到良好状态(残疾人就业,企业雇佣)模式的概率变大;相反,福利待遇较低时,收敛到不良状态(残疾人不就业,企业不雇佣)模式可能性变大。据此,可推断,提高就业残疾人的福利待遇,可激发其就业内在动力,有助于系统向良好状态进化。 (3)残疾人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和企业在政策约束下应雇佣残疾人的比例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数值实验如图4所示:图4(a)中,增加残疾人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V,图4(b)中,提高企业在政策约束下应雇佣残疾人的比例r,其他参数同图2(b)。图4与图2(b)对比可知,当增加残疾人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或提高政策约束的企业应雇佣残疾人的法定比例时,均可使系统收敛到良好状态的概率增大。但从图4(a)中也可发现,要使系统完全演化到(残疾人就业,企业雇佣)模式,需大幅增加残疾人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创造的价值要从15增加到初始值15的2倍(30)。笔者实验发现,当V增大到25时,系统还没有完全演化到(残疾人就业,企业雇佣)的理想状态模式。据此推断,现实中,要通过增加残疾人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话,创造的价值要比实际高出很多,才能达到较好效果,而这对于残疾人来说有一定难度。值得一提的是,从图4(b)中,当r由0.03继续提高到非常大的比例12%(0.12)时,系统还没有完全演化到理想状态。这说明,仅仅依靠提高用人单位雇佣残疾人的法定比例r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并较好地解释了有不同地区出台了高于法定比例的措施而残疾人就业依旧难以突破的矛盾。这与张奇林等[29]研究结果相一致。 图2 选择某一策略的初始群体不同比例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图3 残疾人就业获得工资福利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图4 残疾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和企业应雇佣残疾人的比例r大小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1)研究结论。当代残疾人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鲜有文献研究残疾人就业与用人单位(企业)雇佣的动态交互行为。本研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来刻画残疾人与企业群体行为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当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g+X-R-S>B>0,且T+2M+V+(N*r-n)*W-H>g>B>0)时,系统有五个均衡点,形成两种演化稳定战略。图1相位图可诠释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行为交互系统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残疾人与企业的行为在不确定性的有限空间内自发演化成两种(良好、不良)模式。可对参数进行调控,使系统演化为良好状态。基于仿真实验可看出,通过增加就业残疾人的工资待遇、心理收益、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减少残疾人不就业时的政府与社会补助、就业付出的人力和社会资本,提高残疾人就业法定比例、雇佣残疾人就业企业的声誉收益、增值税退税优惠(企业符合退税条件)和残疾人就业数量(企业符合退税条件且48w>W),减少企业支持残疾人就业投入等均能使系统演化到良好状态的概率增加。这为残疾人就业制度建设提供了非常大的可操作空间,要提高企业采取“雇佣”策略的概率,传统方法是提高企业雇佣残疾人的法定比例,这仅是众多方法的一种,但实验中,通过提高残疾人就业的法定比例促进就业的治理效果不明显,这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中残疾人就业难的现象。而从图4也发现,采用大幅增加残疾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V从15提到原来的2倍),也可促使系统向良好状态演化。据此表明应增加残疾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也说明仅采取“增加价值”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做法有局限性。 (2)策略讨论。残疾人就业涉及到众多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故需构建政府牵头、社会支持、企业落实、残疾人积极参与的多元主体就业协同治理机制及动态协调机制,方可凑效。 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出台本地区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适宜提高残疾人就业法定比例,加大执法力度,规制用人单位(企业)积极接纳残疾人就业,并把吸纳就业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考评,提高企业的声誉收益。同时为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更多税收减免和金融优惠政策,增加企业雇佣残疾人就业的“机会成本”,从而提高用人单位积极雇佣残疾人就业以减少损失或获取更多收益。另,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制定残疾人社会救助福利政策和措施,打破“救助循环”,让其在“低保救助”与就业之间选择后者。促使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落地生根。 企业要去除“包袱思维”,根据自己的经营规模和当地的经济收入等选择雇佣残疾人就业数量,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组织赋能”,用人单位提供残疾人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技能培训、匹配岗位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及合适的工资福利待遇。研究表明,公民精神和工作上的宽容与团队生产力和组织的经济绩效成正比[30]。同时,减少企业对残疾人就业支持性的投入(如适宜残疾人的工作场所改良),政府(或社会组织)可全额或部分购买企业对残疾人就业支持性的投入,来减少企业雇佣残疾人的成本。 残疾人在“可持续生计框架”[31]指导下提升就业的心理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个体赋能”。连续性的残疾人教育培训可提高就业技能,非“排他性”的社会融合能改善社会网络,交通给予便利优惠如公共交通免费、相关交通工具购买补贴等,能减少残疾人就业时付出的人力和社会成本。创建包容性社会环境,树立新型残疾人观,增强残疾人就业获得感、存在感,提升其心理收益。 本课题后续研究将基于多主体Agent方法,对融合背景下残疾人就业行为构建人工社会模型,分析、观察各主体间相互作用机制和涌现的宏观特性,为残疾人就业制度、政策设计进一步指明方向。1.2 模型演化
2 模型分析
2.1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2.2 参数分析及调控
3 数值实验
4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