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0-11-10覃文俊
覃文俊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1+X证书制度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它能够营造终身教育的氛围,推动逐步和国际标准对接,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目前1+X证书制度尚在建设和完善期,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要不断试点和总结,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培养制度贡献智慧,为世界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标准”。
1 1+X证书制度制定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1 1+X证书制度制定的背景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系列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不再是普通学历教育的分支,而是作为类型教育独立登上了教育舞台,职业教育将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因此2019年也堪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强力推进年。
在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职成〔2019〕6号)的方案,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确未来高职、中职是重要试点区域,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可以逐步推进该项制度。
1.2 1+X证书制度出台的意义
1.2.1 接轨国际标准,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时,特别是当前处在国际公认的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工业革命4.0时代已经到来,要保持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速运行,抢抓世界先进产业市场,就必须坚持开放型经济产业发展,同时必须对标国际市场、国际标准。国家格局的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大学生一张毕业文凭走天下的现象已经走不通了,因为国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职业教育脱胎于学历教育,培养和评级考核模式基本沿袭了学历教育时代的模式,培养模式上主要是学校的理论教育为主,评级考核模式也是单一考评模式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简单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乃至世界产业发展的需要。而“1+X证书制度是未来指导职业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制度,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1],通过制度的实施,希望能把真正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挖掘出来,同时激发全社会尊重和爱护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1.2.2 解决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推进的职业教育对我国产业发展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每年依然会出现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发现,很多企业还是感觉招工难,找高技能人才难。当前国家出台1+X证书制度的初衷就是要调整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
1.2.3 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张证书管终身、一种技能一辈子的时代早已过去,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不断拓展就业创业本领。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再次指出,未来我国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要不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就要发挥好自己的灵活、实用、高效的特点,为国家搭建“国家资历框架”,组建“学分银行”培植土壤。
2 旅游类专业传统学历证书评价制度的现状和不足
2.1 旅游类专业毕业生重学历证书轻其他证书
毕业证的社会认可度和学生认可度都很高,大家对毕业证也是非常看重。以毕业条件较高的深圳职院为例,该校在2018年的毕业率也高达87%,其他一般高职的毕业率就更高,也就是说现行教育评价模式下近90%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但高毕业率就代表毕业生一定能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高?通过对多家景区、旅行社、酒店的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旅游类用人企业招聘人员表示,每年招聘的学生还要经过大量的企业岗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而这些企业希望把岗前培训的大量内容放在学校完成。对于旅游类专业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技能证书重视不够,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再拿到导游证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因各种原因导游资格证书每年的通过率仅33%左右,也就是说旅游类毕业生仅仅只有1/3左右会拿到导游资格证,而其他与导游有关的证书更难拿到。
2.2 学校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也被国家作为类型教育独立出来,它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实践性。而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影响力较低,长期不被重视。当然,从20世纪末,随着国家逐渐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后学校开始转向重视实践,又迫于实训硬件不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学生生源质量差等原因,实践教学工作推动还是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速度。
3 1+X制度下的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分析
3.1 多方联动、因需设供,挖掘含金量高、行业认可高的旅游行业技能等级证书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挖掘和设立更多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教育部指出职业教育各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产业需求开发试点。旅游类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一般是旅游综合服务,而旅游综合服务也逐渐从简单观光、导游讲解逐步到参与体验,倒逼旅游新兴岗位的出现。游客从高端化、精英化逐渐向大众化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涨。这些重大变化要求旅游人才培养的供给端根据产业需求更新培养理念,改变培养模式,而当前国家提出的1+X证书制度就是重大尝试。根据对旅游行业调研发现,一些以游客体验为主的新型旅游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随着旅游产业新业态的变化,和旅游新型岗位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也应运而生,作为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主战场的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试点,深化产教融合。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类专业相关岗位及对应证书分析
3.2 推动产教融合,落实“课证融通”,完善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编
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推行1+X证书制度,将会对传统教育教学提出新的内容和课题,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都会改变,于是出现了新兴岗位及对应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目标是通过课程融通制度,鼓励学生学习,调整支撑课程,达到既培育学生又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目的。
表2 旅游类专业相关新兴岗位及对应专业课程分析
3.3 培养懂理论、善技能的旅游类“双师”教师队伍
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推行1+X证书制度,对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双师”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应积极完善“双师”师资队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各级教育师资最低要求,幼儿园教育师资一般是大专以上,中小学教师一般是本科及以上,本科院校师资一般是硕士以上,而职业教育国家强调的是“双师”,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师资队伍的特殊性。职业院校实施旅游类1+X证书制度,在“双师”队伍上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国目前并没有直接可以拿来的“双师”人才选用,而是需要培养。高校毕业生中,从学校毕业就进入职业院校工作,没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这种就需要“企业挂职锻炼”“行业进修培训”“校企互派”等各种培育平台。而行业能手、企业技能人才选聘为高职院校教师又有很多人缺乏教育学、心理学背景,也就是说不太懂教学方法、模式等,这也需要学校建立一些供行业兼职教师学习的平台。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旅游类专业“双师”来源分析
3.4 工学结合,改革创新传统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学场所及方式方法
“随着传统职业的消亡和新兴职业的衍生,职业更迭和变迁催生高技能人才技能、能力与工匠精神的转型升级。”[2]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式主要还是移植学历教育讲授式,作为类型教育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模式,在实行1+X证书制度后,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应改革创新,少数地方更应该有颠覆式的改革。相比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可推广如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场所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教室,可以将场所搬到实验实训场地,旅游类专业教学场所可以搬入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旅游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分析
4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4.1 坚持协同育人、上下联动原则
校、行、企合作对证书共认,提高了证书含金量。1+X证书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教育改革,除了基层教育部门逐步试点推广,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制度的督促和总结,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建立“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为各地积极落实推广做好1+X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的整体框架,“政府部门需要从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认同感、培训评价组织的培育与管理、吸引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统筹规划,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3]
4.2 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并重发展,倡导理实一体、齐头并进原则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和旅游产业无缝对接。职业院校作为和普通学校并行的两种教育类型,普通本科高校大多以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为主,而职业院校提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类更是如此,旅游人才培养要根据产业最新的发展灵活应对。1+X证书制度既要强调X的重要性,更要保证1的质量。“从职业院校育人角度看,1+X是一个整体,构成完整的教育目标,1与X作用互补、不可分离。”[4]职业院校和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的培养目的是有一些差异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职业院校除了技术技能培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把学生看成就业机器,还应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这就是1+X教育中“1”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对未来国家发展中基础性作用。
4.3 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需经过多方论证,把握动态调整、宁缺毋滥的原则
要以旅游产业需求为方向,及时动态调整,通过考证真正提升学生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要明确在学校人才培养中,通过对X证书的认识,减少为考证而应试。要形成通过学生在考证中掌握未来就业岗位的最新技术技能与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对考证后的学生进行回访,不断调整优化岗位技能证书考试内容和方式,而非仅仅增加考证通过率。
4.4 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督察,发挥顶层保障、实时监控
1+X证书制度的推行牵涉到职业教育体系一次重大改革,千头万绪,综合性、复杂性明显,而作为管理方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肩负起管理职责,避免“上热下冷”,在宏观政策把握上要紧紧抓住人才质量提升主线,在微观管理细节上要充分给予行业、企业、学校更多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