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对话,和乐共进

2020-11-09陈彩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

陈彩凤

摘要: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之后,他们可以对文章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有利于未来更好地学习。因而,教师需要更好地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以学习共同体为理念,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角度出发,制定出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并未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导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很高,不仅影响其考试成绩,而且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必须要改善这一情况,而将学习共同体有效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则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必须要有效参与教学活动。而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时,很少有教师重视这一方面,直接引入正题,导致学生并未对教学产生较高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参与,进而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法。以《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向学生提问:“请你讲一讲你家的生活情况。”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一些自己家庭生活的故事。数名学生讲述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由学生对整个班级所有同学家庭的生活情况进行总结。“现在你们知道同学们家庭的生活状况,那么你们知道客家与傣家的生活情况吗?”教师适时点拨,从而引入正式教学活动。二是音乐法。以《草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如《这就是草原》《草原神曲》等,让学生讨论:聆听这些歌曲后,你认为草原是什么样的?之后,学生按照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说:“通过这些歌曲我们能对草原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上,草原是这样的吗?在此,老师将带你真正认识一下草原。”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进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充满趣味性且对话多元的导入模式,使教学效果更好。

二、角色扮演

以往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通常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或者学生独立完成阅读,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将学生置于特定环境中,由其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按照环境完成阅读。学生亲自参与,可以使课堂趣味性更强,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力度,使学生能够挖掘出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加深其对文章的了解。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如放置一些树木、铺设一层草地、悬挂太阳饰品等。之后,由不同学生分别穿着小苗与大树的服装扮演两个角色,两名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阅读,从而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

学生生活环境、思维理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将多名学生的观点整合到一起,可以得出更加完善、准确的结论。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即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学生阅读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讨论,去掉其中错误的观点,从而得到最终的结论。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学生4~6名。之后,设置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父爱?”然后,让学生对该文章进行阅读。学生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生活,阐述对父爱的理解。所有学生阐述完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讨论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结论展示给全班同学。小组讨论可以构建出学习共同体,促进全班所有学生的参与,使所有学生均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四、游戏互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都会固定在座位上,这不符合小学生的特点,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想要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可以采用游戏互动教学法,即针对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教学之前,教师制作出一枚骰子,并将课文划分出不同段落,将每个段落序号书写到硬纸上。之后,依次将硬纸排列,并由学生掷骰子,确定出前行步数,根据硬纸上骰子掉落处的内容,对相关段落有感情地阅读。得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组,教师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奖励。采用游戏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还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分层教学

对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环境、自身思维理念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一些学生能力较强一些,还有一些学生能力较差一些。若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则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能力强的学生很可能认为教学内容太过简单,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能力差的学生则认为内容较难,自己难以掌握。所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层级,并根据各层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阅读文章,选择相应的指导方法。以《宝葫芦的秘密》一课为例,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划分出三个层级,并确定出每个层级的教学目标:A层级对应能力强的学生,他们能够独自对该课文进行阅读,因而向该层级学生提供一些与此相关的课外读物,如《一千零一夜》等;B层级对应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可独自进行课文阅读,但阅读效果有限,因而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向其推荐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文章;C层级对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应以教材为主,并且教师要加以引导。这样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情况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阅读活动,符合其自身发展要求,有利于其自身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这还能促进各个层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促使高层级的学生帮助低层级的学生,推动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六、课外互动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家庭中,而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若仅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通常很难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影响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所以,为了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互动,即在学生空闲时间内,通过计算机等途径,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渔夫的故事》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向学生发布这样一项作业:“回家阅读一下《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并在班级群内,说出你对该故事的理解。”之后,学生会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途径,对该故事进行阅读,并将自己的理解发布到班级群内。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借鉴对方的观点,从而对该文章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在课后进行师生交流与互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而且還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理念,可以改善现有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阅读能力。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互动、课外互动等角度入手。

参考文献:

[1]王旭云.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好家长,2018,19(96):111.

[2]谢青秀.小组合作学习之有效性探究——我的二年级语文课小组合作之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15(5):67.

[3]余宏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实践[J].学园,2017,12(35):6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
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由阅读的目的谈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