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师初心,牢记教育使命
2020-11-09马振宇杨宏超
马振宇 杨宏超
摘要: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投入不足条件下应对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需要的战略选择。如何建成一流高职院校,既取决于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设备等硬件设施条件,同时还取决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一软件条件。某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学者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初心。守住原则、守住责任、守住心性,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0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教师的使命又是什么?是坚守教学一线,守住心中底线,投身教育时的满腔热血;是三尺讲台不羡繁华,潜心育人不为名利,书写人生时的平静心态;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1 不忘初心 坚守原则
不忘初心,是永在路上的清醒,守住原则。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育者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因此,我们首先要坚守原则并以身作则。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我们要牢记初心,身体力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因此,守住原则是教育的前提。
2 不忘初心 坚守责任
不忘初心,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守住责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并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此,我们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努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新时代教育的需要,自觉学习古今中外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特别要加强教育规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当前,更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专业能力[2],努力成为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因此,守住责任是教育的关键。
3 不忘初心 坚守心性
不忘初心,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守住心性。 “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向新时代四有好老師的杰出代表陈立群学习,安于清贫,乐于奉献,不计名利,潜心育人。我们要奉献自己的真情、真心、真诚,真正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争取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守住心性是教育的保障。
4 结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坚守原则、勇担重任、奉献真情,时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铭记总书记的嘱托,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
[1]郝文武.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中国共产党关于教师和教师教育思想的百年发展和实践[J]. 当代教师教育, 2018, 011(001):9-17.
[2]高越飞.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