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
2020-11-09李明昱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经过具体实践积累形成的智慧结晶,具有极强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是现阶段各领域发展的精神保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具有增强民族精神教育、强化传统道德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感染力以及丰富教学内容素材等时代意义。但因受到体制、认知程度等方面因素影响,在具体融入过程中仍存在着校园人文底蕴差、学生认知程度有限、课堂形式单一与网络信息纷乱复杂等现实困境。在上述意义与困境基础上,学校可通过强化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为融入学校德育提供环境基础、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强化融入学校德育意识、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形式以及打造新媒体平台,拓展融合路径等基本具体方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相融合。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德育;价值观念;道德修养
作者信息:李明昱(1983.8-),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河南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南警察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公安院校思政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HNJY-2019-81)。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民族在五千年曲折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标志,是中国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思想指导,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切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在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强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而学校德育作为学校引领学生思想发展、道德提高的重要手段,是党现阶段高度重视的教育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过程中具有極强现实意义。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时代意义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具有以下四方面时代意义。其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具体历史事迹能增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进而增强其爱国情怀与政治立场;其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能强化学生素质教育,进而塑造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其三,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民族认同感,将其融入学校德育能提升课堂感染力,进而加强思想引领作用;其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丰富学校德育素材,进而拓展学校德育授课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一)增强民族精神教育,坚定学生政治立场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以及民族价值观等内容的共同特质,是维系、协调、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粹思想,是民族生命力与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将其融入学校德育过程中,能极大程度唤醒学生民族精神,激发其形成强烈爱国精神,进而坚定学生政治立场,达到学校德育目标。在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彰显民族精神的词句,也有类似屈原、岳飞以及戚继光等具有民族精神的英雄,在悠久历史长河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而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党把控学校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爱国精神,进而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内容价值,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使其对国家产生自豪感,达到坚定学生政治立场的目标,完成学校德育根本任务。
(二)强化传统美德教育,塑造学生价值观念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传承、发展形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中,有助于强化学生传统美德教育,进而引导其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华夏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以及良好民族习惯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特征与代表,是广大群众在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具体实践过程中凝结的精华。在中华传统美德体系中,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以及好学等内容是其核心理念,代表着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方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格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言必信,行必果”等[3]。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塑造德才兼备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而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还包含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为提高国民整体道德素养质量做足保障。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中,能发挥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教育价值,强化学生道德培育质量,进而使其养成正确思想观念与崇高道德品质。
(三)提升学校德育课堂感染力,加强思想引领作用
在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践中,学校已然摸索出成熟的德育工作体系,主要以学校德育课堂为核心,以校园活动为补足。而现阶段,由于在校园活动中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收获的教育效果较差,学校德育突出表现在学校德育课堂方面。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具有引导学生思想发展、观念成熟的功效。而由于受到授课条件与体系要求等因素影响,学校德育课堂普遍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能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但在课堂氛围、内容感染力以及思想引领性方面尚未达到理想目标。且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重点指出:“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各地区、各民族,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在人民之间具有强大影响力与感染力,将其融入学校德育,有助于提升学校德育课堂感染力,调动课堂氛围,使得学校德育更贴近学生,进而有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与内化过程中实现深入领悟。
(四)丰富学校德育素材,增强课堂内容趣味性
德育工作作为国家统一把控的教育工作,在内容设置方面具有原则性与必要性。为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等内容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4]。现阶段,我国已然形成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体系,但由于其教学素材均来源于相同内容,使得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时会出现知识重复感,进而导致其产生厌倦与疲惫的学习心理,对学校德育内容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恶与反感等负面情绪,使得学校德育质量下降。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凝练形成的精华,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与教育素材,将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能极大程度扩充学校德育内容素材库,提高学校德育变化性,增强学校德育课堂趣味性,进而使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产生兴趣与求知欲,主动进行深入学习,实现教育内化。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
由于受到教育氛围以及时代特征等方面因素影响,学校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工作时仍需面临以下现实困境:一则,因学校过于注重科学研究,使得校园内优秀传统文化氛围较差,整体缺乏人文底蕴;二则,因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尚未落实,使得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认知有限;三则,因学校德育课堂授课形式单一固定,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学校德育时缺乏具体融入途径;四则,因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海量信息,使得网络内容纷乱复杂,进而导致正能量价值观受到干扰。
(一)优秀传统文化氛围较差,缺少校园人文底蕴
随着国家逐步落实文化强国的相关政策,国内各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媒体宣传力度相应增大,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开始逐步彰显其价值与魅力。而现阶段,由于受到建筑、教育以及心理等方面因素影响,学校普遍存在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与校园人文底蕴,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缺乏优质环境支持,导致融入工作受到阻碍。究其根本,出现以上困境的原因可归咎于学校与学生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学校在建设目标与顶层设计时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使得部分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构造时缺乏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导致学校整体缺少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征,难以形成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由于新时代学生接收到的事物与思想较为先进与开放,使得学生普遍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其内心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距离感与矛盾感,不愿意接触与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害怕自身个性标签因此破碎,进而导致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害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使得校园内缺乏人文底蕴,无法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提供环境保障。
(二)相关教育尚未落实,学生认知有限
学校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件。因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学校在教育目标制定时偏向于技术性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在人文方面重视度较差,使得部分学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缺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融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了解的途径减少,进而使得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普遍认知程度有限。同时,由于学校招聘的教师大多为各学科的专门化人才,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与专业理论,但由于自身专业特点影响,使得大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度有限,其知识内容掌握水平有限,进而导致学校教师难以在课堂中融入相关内容教育,使得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身认知程度有限。因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面临着着上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尚未落实的问题现状,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有限,进而导致学校德育课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工作难以进行。
(三)学校德育课堂形式单一,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融入途径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主要为学校课堂,而现阶段,学校课堂普遍采用统一教学形式,即教师单向进行知识传递、学生被动接受内容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由于教学形式固定单一,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使得学校课堂氛围普遍较差,学生无法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完全处于消极学习状态,未能有效激发自我主觀能动性,不能深入探讨学校德育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处于表面,并未达到学校德育理想目标。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于知识内容深处,需要详细认知与深入领悟,才能参透其思想本质,进而实现精华内化。例如,在浙江嘉兴中共一大会议中凝练形成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红船精神,蕴含在中华民族革命整个历程中。若将此类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学校课堂形式传递至学生,会难以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使得学生无法深切认知该内容的思想核心。因而,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过程时,仍面临着学校德育课堂形式单一,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有效融入途径的现实困境。
(四)网络信息纷乱复杂,正能量价值观干扰严重
随着经济水平与科学创新实力不断增长,我国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并且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互联网,国内正式进入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特性加持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突破,由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真正突破了时空限制,各地区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动态互联互通,使得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各方面交流更加密切。而伴随着互联网匿名性与快捷性带来优势的同时,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在网络新媒体相继问世的背景下,信息发布、传播与获取变得更加简便,媒体行业门槛降低,人人均能成为新闻制造者,使得网络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而因相关监管体制尚未完善,导致海量信息内容泥沙俱下。在此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纷乱复杂的信息内容,多元文化与思想在网络空间中相互碰撞,使得非主流文化观点与西方思想肆意横行,导致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声音减弱,正能量价值观受到干扰,进而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应有功效,阻碍学校将其融入学校德育中。
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具体路径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学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时,需充分发挥其强化民族精神教育、提升学校德育课程感染力以及丰富学校德育教材内容等价值,并切实考虑校园人文底蕴差、学生认知有限与学校德育课堂单一等现实困境,通过强化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为融入学校德育提供环境基础、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强化融入学校德育意识、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形式以及打造新媒体平台,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路径等具体路径实现有效融合。
(一)强化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为融入学校德育提供环境基础
环境基础是学校整体氛围的体现,是保障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发挥功能的根本保障。学校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社交以及生活的场所,是影响其个体发展最深的背景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思维习惯与行为准则。优质的校园文化能为融入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与平台,因而,学校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时,需强化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为融入学校德育提供环境基础。其一,学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学校实体建筑与具体规划过程中,建设具有文化特征的校园设施。学校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时,应充分发挥校园实体环境的影响力,将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与标志性符号运用于图书馆以及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导向,进而发挥其环境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学校德育目标[5]。其二,学校应在校园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与氛围。学校可通过开展学生经典诵读大会、中华传统文化辩论会以及主体征稿等类型活动,增加学生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使校园内形成正向风气,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提供基础保障。
(二)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强化融入学校德育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内容底蕴与知识体系,能为德育工作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素材,但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会影响其价值功能发挥效果,无法真正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因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学校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过程时,需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强化融入学校德育意识,进而探寻出最佳切入点与融入点。一则,学校需加强教师的研究深度,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内容。学校应通过设置专项研究基金与奖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工作,使其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学校教育最契合的内容,进而为其融入学校德育做足知识准备与内容保障。二则,学校应强化学校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融入意识,使其在课堂中探索具体融入路径。学校应主动组织教师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会,在教师的研究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育,进而提高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其养成主动将文化内容融入课堂的习惯,进而在学校德育课堂与专业课堂实践教学中探索具体融入路径,并分享成功经验,实现整体融入与质量提升。
(三)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形式
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与地区代表,具有当地独特的物质具象与形态,在本地群众范围内具有传承性与本源影响。学校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过程时,应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而拓展学校德育工作途径,丰富教育形式。一方面,学校应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根本,充分发挥本地区影响力,延伸扩展至学校德育中,提高知识内容感染力,有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地区文化与思想象征,由当地居民代代传承形成,具有本源性与深入性,地区人民对本地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与认同感较深,且具有强烈代入感,将其融入学校德育中,能使学校德育工作感染力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接受思想引领。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便捷性与实体性特征,转变学校德育形式,开展实践学校德育。学校可在本地实体资源基础上,建立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合理组织学生参与到具体活动中,通过切身感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感染力,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质量。
(四)打造新媒體平台,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本质发生了巨大转变,网络空间具有强有力的文化与思想影响力。学校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时,应通过积极打造新媒体平台的方式,巧妙运用网络空间时代优势,进而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路径。首先,学校应组建自我新媒体团队,建设官方新媒体平台。现阶段,抖音、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软件成为学生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信息软件,网络空间逐渐演变为高校学校第二课堂阵地。学校应顺应时代,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在确保高校学校领导前提组建官方媒体平台,提高高校学校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辐射到广大学生学生群体内,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提供新路径。其次,学校应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发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传播特性,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在自我新媒体平台中,发布革命记录视频、传统经典文字以及古代诗歌等内容,增多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生视角的机会,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为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融合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常彦.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
[2]王甜.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品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5).
[3]罗家祥,王杰康.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24).
[4]赵曙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价值省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6).
[5]张世红,刘磊.文化传承视角下德育自觉略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