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初中英语教学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2020-11-09易晋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易晋平

摘 要:以Go for it教材为例,通过一些与日常交际密切相关的中西文化间的比较实例,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素养;初中

中西文化差异决定语言的差异,它不仅包括句法,词汇,表达方式的不同,更包括语境,语言的得体性。Go for it这套教材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重视以人为本,强调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的同时,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教材中许多内容与交际文化有关,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该把交际文化知识融于其中。

一、问候与称谓语(Greetings and forms of address)

英美人與人相遇时不管熟识与否,都会很自然地道一声Hello!等,表达祝愿或问候,而中国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的,若冒昧上前打招呼,对方会觉得你莫名其妙或认错人了。汉语中性的打招呼用语较少,一般都是较具体的话,如早晨见面时说:“你早”,路上见面习惯问:“你上哪儿?你吃了吗?”等等,而西方人会觉得莫名其妙,这就存在着文化差异问题。英美国家普通称呼是Mr.,Mrs,Miss,Ms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美国家,彼此熟悉之后,要直呼对方名字,不要用“你”来称呼对方,即使是第三者也不应称“他”,在西方称呼时,使用人称代词是不礼貌的。但在中国家庭,若孩子对长辈、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则一定会受到责备,被认为缺乏教养,不懂礼貌。在Book I Grade7中,出现关于英美人姓名的表达,Full name的排列顺序一般是先名后姓,Given name,Middle name;Family name,而中国人的姓名顺序则恰恰相反,西方女性在结婚后通常改随夫姓。

二、致谢与称赞回应(Thanking and response to compliments)

在新教材课文中,大家不难发现,致谢的语言比比皆是,致谢是世界各国人民遵循的礼仪规范,但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表示感谢的方式和范围也存在差异,如在英美国家,凡为你服务对你有帮助无论大小,都要说声:Thank you.不仅对外人,关系十分密切的家人,亲友也如此,英美人认为多说客气话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有益于交际,致谢体现一个人的礼貌和教养。而中国人对关系亲密者却一般不提“谢”字,而常说“你累了吧”“辛苦了”等之类的致谢话,否则会被认为是关系疏远的表现。英语中的套语用Thank you/Thanks/等表示谢意,对别人的致谢,被感谢者有礼貌的回应。如You are welcome.Not at all.等,按中文习俗学生则会选择“It doesnt matter.Never mind.”或“Its my duty.”来应答,在英语中,则表示非己所愿,尽职而已,与说话者初衷大相径庭。

西方人听到别人赞扬,一般说“Thank you.”表示接受,说明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做之事值得称赞。但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常表示受之有愧,否则意味着骄傲自满或缺乏教养,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提供帮助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习俗,中国学生会说:“Let me carry your bag for you.”在西方文化中有强求别人之意,礼貌的说法:May I help you carry your bag?中国学生表示对老人关心时会说:Be careful.Walk slower.Let me help you.在西方人觉得得体的表达应该是不考虑年龄和他交流以示尊重。如学生不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就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

三、体态语和近体距离(Body Language and Proxemics)

Go For It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了大量富有趣味性的卡通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出Body language的运用,如师生、朋友、亲人间的体距,英美人常将身体周围视为私人领地,不容他人侵入。在中国文化中,摸摸、拍拍、亲亲别人的孩子,是表示亲近、喜爱,但在西方却被认为无礼,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中国人一般来说在公共场合,同性好友手牵手逛街、聊天是很正常的,但在英美国家,这种空间亲密感是同性恋者的标签。

四、隐私(Privacy)

在教材中出现了How old are you ?Ah,its a secret!的对话,又引出了关于Privacy(隐私)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讲,西方人较东方人更强调个人隐私,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宗教信仰,所购商品的价格,体重等都属于个人私事,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是很不礼貌的,在美国为保护个人隐私,甚至制定了隐私法。如果由于需要非问不可时,可用委婉语:Can you tell me your age?等,而中国人通常没有这种禁忌。了解不同文化差异,选择安全话题(safe topics),方可避免交际中的尴尬。

五、结合课文教学,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在Go for it这套教材中出现了有关英美国家的节日,如: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Fathers Day,Easter Day等等,通过给学生介绍这些西方节日的有关知识,如:起源、背景、风俗、传统美食等,让学生参与特色活动来感受异国节日文化。在教学中,还可引出有关音乐的话题,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摇滚乐、交响乐、歌剧,著名的“甲壳虫”(The Beatles),感知西方的经典音乐之魅力。

六、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衣食住行与文化交际息息相关,如:美国风靡全球的快餐文化,(take away food),sandwich的来历,美味的pizza,孩子们喜爱的fried and chips,英美人的饮食习惯,吃西餐时的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女士优先的原则,小费(Tips)的恰当支付,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不仅让学生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还能得体地表现英美人就餐礼仪,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真正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渗透英美文化知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