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中“微写作”的研究与探索

2020-11-09冯志强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微写作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冯志强

摘 要: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兴起,“微文化”得以推广,“微创作”也受到关注。2014年北京高考中更是迎合了这种文化趋势、借鉴了这种文化形式,首次推出了“微写作”的题目,使“微写作”走入了语文课堂。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例,针对“微写作”的实施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力求充分发挥“微写作”的优势,从而丰富作文教学的形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微写作

“微写作”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与关注,是因为“微写作”具备篇幅短小、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满足学生“随时写”“随地写”“随心写”的诉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微写作”切忌僵化与教条,而是应该巧妙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习作训练等其他教学模块结合起来,使学生开展高效率、高频率的写作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将“微写作”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前三种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巧妙地将“微写作”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发展:首先,“一分钟演讲”,教师可以结合每天的授课内容,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事先准备200字左右的稿子,并进行“一分钟演讲”;其次,“一分钟总结”,在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分钟左右的发言稿,抒发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体会;最后,“一分钟辩论”,教师可以仿照当前大热的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模式,针对某一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一分钟辩论”活动,让学生以“提前备稿+临场反应”的形式,展开辩论,从而实现口语交际与“微写作”的结合。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童年剪影”为主题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从而将“微写作”融入口语交际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将“微写作”与阅读理解相结合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倡导“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而传统的写作模式因为篇幅过于冗长、形式过于僵化而不适用于阅读教学。“微写作”恰好能够克服传统写作模式的弊端,实现“读”与“写”的完美融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将“微写作”融入阅读教学当中:首先,撰写批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阅读中产生的感想与领悟以批注的形式标注在教材的旁白处,从而在深化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段落改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段落进行缩写、改写或仿写练习,使学生以“微写作”为平台,实现读写结合,全面发展;最后,文学评价。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200~300字,针对文章的结构、立意、语言、情感等进行评价,从而以文学评价为契机,将“微写作”融入阅读教学当中。

例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课文的结尾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想象与发挥的空间。那么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章续写,让学生利用200~300字,给这个故事创造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还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与创意赋予这个故事不同的寓意,从而发挥“微写作”的作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将“微写作”与习作训练相结合

“微写作”作为一种写作教学的形态,最常用的场合当然还是作文教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微写作”与传统写作训练的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首先,利用“微写作”使写作训练常态化。很多初中生一提写作就“一个头两个大”,大篇幅的写作任务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学习负担,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微写作”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每天只需要发一篇200字的微博记录生活或写一篇300字的日记抒发感想,就能够达成当天的写作目标。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轻松与主动地面对写作训练,从而实现写作训练的常态化。其次,利用“微写作”使写作训练生活化。学生写作的最根本来源是生活。然而,传统写作训练容量大且频次低,并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微写作”的方式记录生活,从而实现写作训练的生活化。最后,利用“微写作”使写作训练互动化。传统写作训练通常都是以纸质作业的形式上交给老师,老师再进行批改与评价,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与互动。而“微写作”的成果则可以以微博或朋友圈的形式随时随地发布在社交媒体之上,供教师和同学随时浏览、阅读和点评,从而实现了写作训练的互动化。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生活感悟”为主题,每天发一条200字左右的微博,并与每个学生针对他们所发的微博展开互动,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微写作”的优势,实现写作训练的常态化、生活化与互动化。

综上所述,随着“微媒体”的盛行和“微文化”的崛起,人们的阅读与写作习惯都呈现“微趋势”。这种“微潮流”对于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冲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与其徒劳无功地抵抗这股潮流,不如因势利导顺应这股潮流,以“微写作”的方式将“微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当中,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将“微写作”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习作训练等其他教学模块结合起来,开辟作文教学的新路径,寻求作文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大舟.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训练实践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

[2]魏雪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微写作的教学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7.

[3]龚姚瑶.见微知著:浅议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

猜你喜欢

微写作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