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课例
2020-11-09妥玉娟
【摘要】在阅读关于战争的文本和拓展文本阅读时,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产生共情,教师可利用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运用,将批判性思维技能教学融入英语学科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推断文本观点,对战争原因进行预测,并且学习如何全面利用论据来陈述观点。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批判性思维;课例
【作者简介】妥玉娟(1985-),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新疆克拉玛依第一中学,高中英语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能够在阅读课上根据所提问题和所设任务进行自主训练。本节课为战争话题,学生在提取和分析文本时没有障碍,但在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提出自己观点方面,需要更多知识积累和进一步指导。因此,需要搭建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互动及其对主题的共情,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观察和学习,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目标:深层理解文本和主题,并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思考和阐释观点。本课利用任务型阅读单引导各个环节。为深入理解文本主题,本课采用了视频、游戏、讨论等方法。为使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技能而进行的展示环节,教师提供了跨学科的拓展閱读材料。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微信雨课堂资料、网络条件和知网账号等可查阅拓展资源的渠道。
二、文本解读
本课选用的文章是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修8Unit 23 Lesson 2 “War Memories”中的A和B部分。本篇文章共有A、B、C、D四个部分,通过战争中不同的主体角度展示战争的残酷本质。本节课仅选择A和B部分使用,将C和D部分留作课下自研作业,以应用课堂所得。A篇是从越南村庄无辜被杀村民的角度展示战争的惨无人道和荒谬。村民被美国士兵赶到广场坐下,起初他们很淡定,并不知道会遭遇屠村,直到看到机关枪对准他们,村民情绪上的突变烘托了战争残酷:“Then, in surprise he watched as the soldiers set up a machine gun. The calm ended. The people began weeping and begging.”在文中,这几句是突显主题的重要句子,倘若产生共情,便能感受残酷的战争带给民众的苦难。在环节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对村民产生共情,是深度理解文本主题的不可或缺的部分。B篇是从圣诞前夕,战场上双方战士选择停战共度节日的角度展示战争的反人性。其中最能反映战士对战争态度的一句话是,“One of their men, speaking in English, remarked that he had worked in England for some years and that he was fed up to the neck with this war and would be glad when it was over. We told him he wasnt the only one who was fed up with it. ” 双方战士都已经对战争厌倦透顶,巴不得生活能常规化。因此双方停战,握手言和,共饮庆祝圣诞。对于战场而言,这个选择很冒险。如何让学生注意到战士作这一选择所潜在的致命性,对战士产生共情,继而深度理解文本主题。
三、教学过程
本课包括五个步骤:(1)研读文本,深度解读文本,推断文本的主题和目的;(2)进行关于战争的预测。(3)教师示范如何在思辨中进行观点陈述。(4)给出拓展材料,询问观点,学生进行观点阐述。(5)作业环节。
1. 深度解读文本。阅读并找出A篇文章中越南农民的情绪转折点,弄清这些转折点体现了什么。找出B篇文章中双方战士对战争的态度,这些态度导致他们做了什么决定。学生根据阅读任务单的提示进行自研学习、组内讨论或利用手机雨课堂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为帮助学生体会A篇的情绪发展和转变,阅读任务单上提供表现各种情绪的形容词,诸如Calm、anxious、 fearful、desperate、shocked。学生根据时间线进行情绪填写。找出情绪转折点,讨论它的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情绪变化,给出时间让学生感受战争带给普通民众的恐惧和伤害并且自问是否希望有战争。
为帮助学生理解战士们停战选择共同喝酒聊天度过平安夜的举动所承担的风险。在雨课堂中提供与文本故事非常相似的两部影片《平安夜》(silent night, 2002)和《界河》的1-2分钟讲解剪辑版和文本版。同样都是在战争中,两方士兵相遇,过程和结局都比文本故事更激烈并且充斥伤亡,对和平的渴望要多强烈才能让他们这样冒险。提问学生文本中的故事是否颠覆了你对战争的印象? 提供两两对战的淘汰游戏让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
在深度解读文本时,学生不仅要读懂故事,更要读懂故事的潜台词和写作目的,对受害村民和士兵的情绪和选择产生共情,共情后才会有高质量的思考。
2. 寻找战争深层原因并作出预测。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后思考既然战争的伤害巨大,为何人类历史上战争始终不断?战争的原因是什么?(What leads into wars? )学生讨论战争产生的原因。之后预测是否会出现一个没有战争的未来。(Is there going to be a warless world?)聚焦文本主题,可以避免教学呈碎片化和表层化。许多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多是表层单一的论据支持,缺乏逻辑的推理和更为拔高的演绎。“进行预测的技能需要通过演绎方法正视或者否定提出的新假设或者推测。它需求个体考虑相关的知识并推导出结论”(罗清旭,2001)。学生关于战争主题的相关知识储备并不能及时提炼得以运用,并且固有思维的痕迹较重。停止讨论,反思表达观点时思维上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霍尔普恩提出主要应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自行自我评价和关注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维和正在思考什么,并学会对它进行调节”(罗清旭,2000)。
3. 批判性思维技能示范。给出两种不同观点的范例,不欲扭转学生的观点,而希冀学生观察范例时,打破固势思维并了解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特点。
问题:Can human avoid wars?观点一:能。论述:假设中的后工业模式。科技发达、技术解放了人类,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沉思生命的意义。人类社会高度发达,人文融合,物质高度发达,人无须争夺和抗争什么,也就是战争停歇之时。观点二:不能。论述:(1)威廉·施特劳斯(William Strauss) 和尼尔·豪(Neil Howe) 关于美国社会周期论的作品《第四转折点》(the fourth turning)中关于战争的历史数据反馈社会大周期大约是80年。即对美国而言,每次较大的战争间隔时间都是80年左右。战争与和平是相间存在的。(2)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的“钟摆理论”(pendulum theory)指出,人在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滿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两端之间摆动。人在和平时被欲望怂恿发动战争,战争后得到利益或者失去利益,希冀和平。钟摆无法静置一端,战争与和平亦是如此。(3)许多有关战争的专著认为,战争是人类的定制,贯穿历史,决定人类史,无法摆脱。如《世界是部战争史》等书中表示,历史不同阶段,因为人性本然,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
4. 批判性思维技能运用。在上个示范环节,学生大致了解了阅读中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运用。在这个环节,他们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运用。
首先,询问学生对于防御战的看法:是否所有的防御战都是对民众有益的且是正义的?学生讨论后,给出两则文言文资料及对应的人物图片与历史背景。资料一:张巡,抵御安史之乱。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资料二:吕文焕,抵御元军侵略6年,无援军,后被劝降:“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若能纳款,悉赦勿治。”
看过材料后,询问学生对张巡和吕文焕在防御战中所持的不同态度与观点。而后留出时间让他们查询资料、研读示例、讨论分享,以丰富证据、完善论点。在此过程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应该具有的特征。最后进行个别展示。
5. 作业。作业分为两部分:阅读作业和书写作业。阅读作业要求:课下细读文本的C和D部分。书写作业要求:写出文本C和D中作者的书写角度和书写意图。另外,根据课堂话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某个战争话题,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写一篇文章。鼓励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鼓励查阅资料,用丰富的证据支持论点。
四、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阅读课堂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并非一件易事,技能训练过程中乃至训练后都存留一些困难和问题。
就学生而言,其英语水平不及母语,信息输入和语言输出都会受限。加之知识面和知识储备量不足,易使他们自信不足、思维矮化,都不敢去表达观点和进行质疑。虽然课堂给出时间和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和验证,但是时间不够充分,易造成查询效果不佳。对一个话题徒有观点,没有论据支撑,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程度包括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以及与其他知识结构的关联性”(罗清旭,2001)。针对这一点,建议进行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时,采用跨学科资源,利用学生已知信息去理解文本和主题会更容易。另外,在训练时,先给予示范、展示、启迪和浸润,而后逐步推进技能运用。课下设置长线英语阅读任务,鼓励课下知识积累。
就教师而言,在学科教学中教授批判性思维势必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根据文秋芳(2012)对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调查,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批判性思维上多存在高开低走的情况,意即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入学时,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大都高于和等同于其他专业学生,而四年专业生涯,因为精力时间和关注点都在语言上等原因,以至于在校后期批判性思维能力反而走低,这主要是由于思维能力缺乏培养。针对这一点,建议英语教师坚持阅读,并且外语不足时,母语来补。阅读汉语书籍会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提升,弥补英语阅读时因语言程度矮化思维的缺陷。经常进行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 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多进行跨学科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多进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学习,了解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3-84.
[2]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7,3:217-218.
[3]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