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开展

2020-11-09殷勇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殷勇鹏

高中语文教材的多个模块与读本,涉及与理性思维相关的内容,不仅提供了典范论述文本,还在多个专题组织中引进完整化的学习活动计划。所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要和课程资源结合起来,设计科学的任务群学习体系,增强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产生着关联,对应篇目倾向于思辨性阅读,思辨性表达上以语言表达为主,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理性思维模式与探究目标,致力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构建学生熟知的文本结构体系。如《拿来主义》一文,标题是“拿来主义”,但是文章却没有直接讨论“拿来主义”,而是先发起于“送去主义”,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其次介绍“闭关主义”,论述统治阶级通过奉行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发展到媚外卖国的“送去主义”的过程,重点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清扫“拿来主义”认知层面的障碍,给下文阐述的“拿来主义”奠定基础。在此期间,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给学生提供等级量表评价工具,使得学生有所进步,发现事物的本质,赋予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找到事物的内涵,明确是非、善恶与美丑,也就是说教师基于学生理智情感与审美情操的培养上,通过量规工具引进实证方案,确保学生情感增长不断实体化与显性化。

二、布置任务情节,完成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涉及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包括阅读古今中外名篇,分析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感受作者阐述的观念方法与逻辑,这些都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要优化多种形式的论说名篇,设计学习活动,安排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思辨说理,分析怎样提出观点与阐述观点,怎样确保立论正确和语言准确,落实有理有据的反驳。

在认识思辨说理的过程中,要基于宏观整体掌控阅读的角度,思考不同类型的篇章思路与结构。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教师围绕核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述了赂秦者“力亏”,最终导致破灭,与“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结合,阐述“失强援不能独完”,从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六国破灭的真正原因。以此为前提,作者借题发挥、以古讽今,对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政策进行了批评,深入体现了典范的论述结构。还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主体部分是精要地评价马克思的功绩,总述马克思给历史科学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的影响,之后从两个层面加以论证。论证的过程表现为总分式结构,在总说中先分析革命,后分析历史科学,主次分明。在分说过程中,先针对科学,后针对革命实践,由轻转重,过渡句子的运用使文章的语意更加连贯,层次清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提取与分析信息内容,找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区别,明确多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探索观点以及材料两者的逻辑关联,明确论证思路。

《逍遥游》一课,充分表现了论述的形象性,文章首先描写“大鹏鸟”的有所待,其次描述“蜩和学鸠”“朝菌蟪蛄”的有所待,借助“汤之问棘”,描绘了鲲鹏的神奇之状,表现了大鹏南飞时的壮观景象,增强“大小之辩”对气氛的渲染,紧接着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探索研究不同人的表现与本质,明确逍遥游的神奇境界,最终确定全文的主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持续结构化,使学生能够掌握文本的创作结构,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而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

三、优化专题资源,构建学习任务的开放体系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因此,突出了注重延伸学生视野,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优化教学资源要体现语言材料的多重功能,目的是赋予文本示范、研究和积累等功能。在具体的阅读专题和语言文字专题的应用中,有许多跟其他学科或语文研究相关的内容,原来教材中的专题学习目标区分为不同的学科专题,尤其是实用性语言文字的应用,这些都不是围绕思辨性阅读展开的。基础性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探究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专题性教学活动,可以纳入思辨性阅读任务之中,或者是整合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中,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构建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如《咬文嚼字》一课的内容就属于文字语言研究的学术文章,然而同样也可以作为典型的思辨性论述文本,其中对《史记》中李广射虎内容的改写,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简洁,远不如原文,但文字的增减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效果,教师要引导學生细心玩味文字,真正从语言的运用中感知表达的成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扩展性资源,对比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特殊语境中详细和省略的表达理念、繁琐与简单的表达理念,努力训练学生通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咬文爵字》一文中,作者还研究探讨了《屈原》和《红楼梦》的实例,分析论述“你这”“你是”和“你有”等不同句式,学生细致阅读,自然会体会到其中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分析这些语句,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收集和整理不同语境中特殊句式的使用实例,揣摩不同语境下不同句式的表达功能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开展深入钻研和教学探索,使自己能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真实的情境,优化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研究等活动,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学业标准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带领学生完成理性思维的高度跨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成课程内容的持续结构化、优化专题课程资源、构建学习任务的开放体系等方式,不断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新的境界。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形势下西部农村地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031)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会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