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扛鼎之作

2020-11-09王罡

东方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狂草六盘山清平乐

王罡

编者按:

美妙绝伦的线条,大开大合的章法,舒展飞动的气韵,雄伟高深的意境,两次权威出版的狂草《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堪称博物馆级的精品。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内容。作品是立轴,1973年前后创作。纵130、横33厘米(约4平尺),落款“林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无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单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整绫挖裱,品相十全。作品于2012年 1月发表在《华人时刊》杂志(第 1期),2012年5月收入《林散之草書精品赏析》(文物出版社)。

只要你稍微懂得一点草书,了解一点林散之的书法艺术,看到这幅狂草都会眼睛一亮,这线条正是经典的“锥画沙”!如“断”“到”“万”“山”的最后一笔,十分自然,非常有力。近百年来,能写出这种线条的书法家寥若晨星,而林散之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是林散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练就出来的。在其草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锥画沙”的线条,但是就单幅作品而言,没有哪一幅有这么多的“锥画沙”,造型各异、潇洒飘逸,真是“锥画沙”线条的集结地。又如 “汉”的第一画,“何”“龙”的最后一画,还有“峰”“耳”等。

这幅作品的线条与林散之其他的“锥画沙”作品又有一些不同,细而圆,多而长,用墨少,若隐若现,动感十足。如果离得稍远一些观赏,那“云”“断”“龙”等就像不同造型的风筝,这些字的最后一画又仿佛是风筝的尾巴,随风飘荡,时有时无,妙不可言!

再看这幅《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布白,“望”“南”明显偏离行气线,第一行中的“长”偏得更多,“到”占了 5个字的位置,左边的“六盘山上”4个字的位置加在一起还没有“行”字的位置大,更没有“到”的位置大。正是这种极不寻常、超常规的大开大合、大疏大密创作手法,使作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还有“云”“断”“行”“龙”是大开大疏,“六盘山”“长城”“长缨在手”是大合大密。有疏有密,有开有合,疏密结合,错落有致,使整件作品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这幅狂草作品属于红色题材,创作于“文革”时期。六盘山为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征服的最后一座大山,是横亘在陇东高原上的一座天险。毛主席率领红军登上六盘山的主峰后,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即将开始的新征战,一抒胸中情怀,从而诞生了这首名传千古的绝妙好词,特别是其中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林散之以毛主席诗词为创作题材的草书作品收藏价值极高。在历年的北京、南京拍卖会上,同样的尺幅,同样是精品,其价格明显高于林散之的唐诗和自作诗作品。与《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一样内容的草书作品很少,已出版的林散之书画专辑中也只有3幅,连同本文介绍的这幅,加在一起也才4幅,都是精品。相比之下,在精、气、神以及品相方面,这幅作品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

说这幅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是林散之的代表之作,是收藏界的共识。2011年 9月 25日,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推出林散之书法专场拍卖会,拍卖其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 62件书法作品。北京、上海、杭州、山东等地买家纷纷赶到南京参拍。一个知名企业家表示,将斥巨资买断所有拍品,被拍卖公司委婉拒绝。这幅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是该专场的头号拍品,拍卖行还为本次书法专场特意定做了一张书签,书签的主题画面内容就是这幅作品。预展时,看的人很多,无不交口称赞。江苏省美协主席、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看到这幅作品时说:“少说也是上等精品”,并挥毫题签“林散之先生书毛主席词精品轴。”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庄希祖教授看后连声称赞,当他听到这幅草书的价格高出一般作品很多时说:“林老的好东西就是高价格!”

猜你喜欢

狂草六盘山清平乐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清平乐·归老
清平乐(1)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版画印千年 传承有新意
六盘山陕西片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六盘山成为重要水源涵养地
狂草
刘伶·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