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热潮下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2020-11-09王晓坤毕建蕾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技术创新

王晓坤 毕建蕾

摘要:鉴于目前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使创新成为热潮,以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8年润灵环球责任评级机构披露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短期内,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者存在挤占关系并持续影响后续年度,这种负面影响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社会责任履行;技术创新;新旧动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F7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2-0063-03

一、前言

环境污染、生产事故、食品安全、劳动保护等社会问题频发,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社会责任,造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因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偏颇。从经济发展上看,国家出台了新旧动能转换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社会发展上看,新时代“安全生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举措使企业承担起比过去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新时代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承担起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业为武汉无偿捐款、为职工提供保护措施、为补充医用物资加班生产,都说明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企业的内部资源是有限的,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进行技术创新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势必存在相互挤占问题。因此,以研究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重点。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众多学者研究过履行社会责任(CSR)和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一部分学者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国外学者研究起步较早,如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是有利而无害的。知识基础观同样认为,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起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使更多的新鲜知识注入企业,激发起活力,更有利于创新。国内学者也得到过类似结论,如魏卉(2019)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社会责任履行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段玲(2019)认为企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时反过来可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利于技术创新。国外理论界如传统的代理理论认为,从委托代理角度考虑,管理者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短期内提高社会声誉,这种行为增加了代理成本。注意力基础观认为,当管理者热衷于履行社会责任时,由于其注意力的有限性會导致忽视技术创新。Gallego-Alvarez等将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与创新投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结论,如韩艳锦(201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研发投入负相关,社会责任履行会显著挤占技术创新所需资源,二者并非促进关系。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继续研究。因短期内企业自身内部资源有限,会使二者形成争夺资源的挤占关系。首先,由于创新行为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占据了企业的大量资源,且研发成功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高,开发周期长,一旦技术研发失败,不利于治理层对管理者的考核。其次,债权人出于尽早回收资金角度考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也不愿意管理者冒较大风险,可能会限制企业借款资金的用途。最后,即使开发成功,后期也需要投入高额维护成本,若知识产权保护不当,存在侵权风险。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社会责任履行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社会责任的履行会为企业带来良好声誉,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会挤占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使管理层消极地进行研发投入,为保证其他活动的有序运行,企业对后续年度技术创新的投入会越来越少,产生一种持续消极影响。因此,提出假设2。

假设2:二者的挤占关系持续影响后续年度且呈现不断增强趋势。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全部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选取2009年~2018年沪深两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技术创新和政府补助的数据来自公布的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干扰,根据大多数学者的做法,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缩尾处理,共收集到976个数据。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Rdi),用LN(本期企业增加的研发支出)表示。(2)解释变量:社会责任(Csr),用润灵环球国际评分表示。(3)控制变量:负债水平(Lev),用长期负债/总资产表示;盈利能力(Roe),用净利润/净资产表示;董事会规模(Bs),用LN(董事会人数)表示;股权集中度(Oc),用前3位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表示;产权性质(State),国有企业取1,非国有企业取0;成长状况(Grow),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表示;企业规模(Size),用LN(总资产)表示。

3.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四、实证分析

采用Stata13.0软件对976个数据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稳健性分析。

1.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共976家。社会责任分值的标准差11.17864,最大值64.2和最小值24.16相比,差距很大,一方面,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整体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偏低,重视程度不足;技术创新的标准差为1.892954,最小值和最大值差距较大,说明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差异较大,整体的创新程度不足。

2.相关性检验

为了检验方程中各变量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4,不存在严重共线问题。为进一步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进行了VIF检验,VIF值最大值为2.59,均值为1.55,小于10,所以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

3.回归分析

从表2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责任履行(Csr)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Rdi0),假设1得到了验证。盈利能力(Roe)与技术创新(Rdi0)负相关,但不显著,与预期分析存在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该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中涉及净利润,而净利润容易被操纵,所以在回归分析中没有得到验证。成长状况(Grow)与技术创新(Rdi0)正相关,但不显著,初步说明成长速度越快,资源积累越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更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负债水平(Lev)与技术创新(Rdi0)负相关且显著,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偿债压力越大,对资金的需求越迫切,很少会进行技术创新,相反,负债率低的企业有充足资金进行研发,验证了预期分析。产权性质(State)与技术创新(Rdi0)正相关但不显著,初步说明了国有企业比私有企业的创新意识强烈,拥有更广泛的资源进行研发投入。企业规模(Size)与技术创新(Rdi0)正相关且显著,说明了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越多,越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证明了预期假设。

为了进一步验证社会责任履行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采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形式进行回归,考察社会责任的履行(Csr)对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Rdi1)和滞后二期的技术创新(Rdi2)是否也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责任的履行(Csr)与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Rdi1)负相关且显著,回归系数为-0.0181682;其与滞后二期的技术创新(Rdi2)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显著,回归系数为-0.0252621,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系数绝对值在不断增大,說明进一步加深了负向关系,验证了假设。

4.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参照以往学者对被解释变量的定义,以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研发支出/总资产)来进行检验,三期的回归系数都为负数,且显著相关,再次验证了假设。社会责任的履行会挤占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并且这种挤占效应会持续影响后续几个年度,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投入。此外,回归系数绝对值依次增大,说明这种影响不仅是持续性的,而且不断放大这种负面效应。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收集数据,分析了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者属于挤占关系且持续影响后续年度,这种负面影响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研究贡献在于:(1)与以往学者得到的结论不同,大多数学者在选择研发投入指标时没有考虑当期投入情况,而从新的角度探索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收集最新数据得到了新结论,丰富了理论研究。(2)在新旧动能转换热潮下,企业创新势不可挡,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创新,社会发展需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履行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短期存在矛盾,为政策的更好实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Luo,X,Du,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Innovation[J].Marketing Letters,2015,26(4):703~714.

[2]魏卉.市场竞争强度、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创新-给予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J].财会月刊,2019,(4):64~71.[3]段玲.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89~96.

[注]基金项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新旧动能转换热潮下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政府补助调节作用视角(项目编号:2019SWRW08)

作者简介:

1.王晓坤,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助教,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2.毕建蕾,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技术创新
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人才保障
浅议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与再造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