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己与常见伪品的鉴别综述

2020-11-09李淑珍武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鉴别伪品防己

李淑珍 武飞

【摘 要】 防己为常用中药,但防己各地品种不同,来源比较混乱。为了正确识别防己,文章对近二十年的文献记载的防己与伪品从来源、性状、显微和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区分正品与伪品,达到正确用药的目的,避免“肾毒害”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防己;伪品;鉴别;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7-0057-06

Abstract: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is a common chinese medicine, but in different areas, it come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In the paper, different varieties which have been recorded in recent twenty year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urce, character, microstructure and main components,and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in the list,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correctly identify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and the fake,inorder to use it correctly,especially avoid “kidney poisoning” events.

Key words:Radix Stephania Tetrandrae;Fake;Identification;Review

防己是常用的利水消肿、祛风止痛药。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防己的来源更为多样,大约有20多种[1],应用较广的有粉防己(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汉中防己,且有“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之说。有研究报告指出:2年内45 例患者因服用含“防己”的减肥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而导致肾损害是因为药物中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广防己、汉中防己所致[2]。此直接导致“中草药肾病”的提出,对中草药事业造成较大损害。因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只收录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的干燥根[3],取消了防己的其他植物來源。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防己与伪品比较鉴别的文献,以指导正确识别防己。但从2010年后,因为防己来源单一(只来源于粉防己),这方面的文献也就逐渐减少,人们对正品防己与伪品的鉴别意识逐渐淡薄。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和临床用药中发现,防己市场又出现了混乱,本实验室从购买回来的袋装防己中找到了3种伪品,并且都属马兜铃科,长期服用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为正确识别防己,笔者对近二十多年的文献记载的不同防己从来源、性状、显微和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列表比较,供大家参考。

1 性状鉴别

对近二十年文献记载的防己和伪品从来源、常见误用地、性状进行综述,性状中又细分为外形、表面、断面质地、气味4个方面,并列表进行比较,如出现文献之间记载的差异,则以《中药大辞典》[4-5]为准。结果见表1。

性状鉴别是一种很直观的鉴别方法,上表综述了药材整体和断面的鉴别特征,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常常接触到的是中药饮片,且呈现的是断面特征。如何从断面上快速鉴别粉防己,笔者建议要“三看一尝”:第一看粉性;第二看纹理;第三看髓;第四尝味道。依据药典记载的粉防己特征,一是富粉性,二是木质部具有稀疏的“车轮纹”,三是中央无髓,四尝味道,粉防己因含异喹啉类的生物碱而味苦。在采购防己时,在一些伪品常见误用地更应注意分辨,以防以假乱真,不仅没有疗效,有时还可能给患者带来肾功能损害。

2 显微鉴别

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笔者还对部分品种(植物来源同上表)的显微特征进行综述,显微鉴别中又从横切面和粉末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列表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在性状上不易区分鉴别时,还可借助于横切面的显微结构和粉末中后含物的不同将粉防己与其他伪品进行鉴别。笔者归纳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一看石细胞的多寡和是否成环;二看韧皮部的薄厚;三看形成层是否成环;四看射线的排列;最后看粉末中淀粉粒多寡和草酸钙晶型。依据《中药大辞典》粉防己的石细胞2~3成群,切向排列,但不成环。韧皮部厚,形成层成环;木射线呈稀疏的“车轮纹”;富含淀粉粒,含有细小杆状草酸钙,不含草酸钙簇晶。

以上就是笔者对14种伪品防己的性状鉴定和10种伪品防己的显微鉴定的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正确识别防己与伪品,达到正确用药的目的,避免“肾毒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和平,彭华胜,汪电雷,等.中药防己历史演化钩述[J] .中药材,2010,38(7):1533-1535.

[2]秦希田.基层医院对粉防己与广防己、木通与关木通的鉴别[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9):54-5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39.

[4]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82-1184.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一版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81-985.

[6]葛长艳.粉防己、广防己的鉴别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3.

[7]侯绍远.防己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J].中国药业,2008,17(10):71.

[8]王秀珠.防己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84.

[9]梁宏,王春芳.广防己、防己、木防己的鉴别[J].甘肃医药,1993,(6):46-147.

[10]何爱玲.广防己、木防己和粉防己的鉴别比较[J].国医论坛,2006,21(5):47-48.

[11]罗琼.防己、广防己、木防己、汉中防己的鉴别[J].湖南中医杂志,2003,19(3):52-53.

[12]刘振启,刘杰.防己与混乱品种的鉴别[J].首都医药,2011,18(15):52.

[13]胡宝江,张亮,刘天宇.中药防己及其非正品的鉴别[J].科学实践,2009,(1):251.

[14]屠梅芳,李水福.防己类中药的鉴别[J].中草药,2005,36(2):286-288.

[15]王义飞.防己及其伪品大叶马兜铃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26-1126.

[16]崔凤清.常用两种中药品种伪品的鉴别[J].内蒙古中医药,2009,15(8):59-60.

[17]谭云秀,解翠珠,何继祥.防己及其混淆品——青风藤的快速鉴别[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3):26-27.

[18]张玉珠.粉防己与广防己的鉴别[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8):83-84.

[19]张晓红.粉防己与广防己的鉴别及临床应用研究[J].甘肃医药,2015,22(24):111-113.

[20]劉学杰,吴艳军.粉防己和广防己的异同辨析[J].甘肃医药,2012,31(2):133-134.

[21]管艳艳,胡宏英,杨永利.防己与其伪品广防己的快速鉴别方法[J].包头医学,2003,27(3):22-23.

[22]李淑珍.一种伪品防己的鉴别[J].北京中医,1999(1):34-35.

[23]梁渝陵,姚丽佳,沈克拉.防己的鉴别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00,6(1):14-16.

[24]关冰,刘喜滨,张洪昌.防己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J].中医药信息,2001,18(2):25.

[25]焦占武.防己及其伪品的鉴别[J].中医药学报,2002,30(4):12.

[26]庄秋虹,张江清.防己及其伪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1997,9(4):11-12.

[27]曲明,刘丹.防己与广防己的鉴别[J].中医药信息,2005,22(4):36-37.

[28]王家光.防己与其伪品的鉴别[J].首都医药,2001,8(4):53.

[29]李全红,张秀桥,陈朝晖.防己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5):49.

[30]余琳.防己类药材鉴别要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82-83.

[31]藏俊岐.图解本草纲目[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0:439-440.

[32]白仲梅.防己及其混伪品的鉴别[J].甘肃中医,2007,20(12):54-56.

[33]冯毓秀,林寿全,薛立明.穆坪马兜铃根和广防己的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1984,19(10):34-37.

[34]孙安武.防己与马兜铃科三种“防己”的鉴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7):35-36.

[35]王世清.广防己混淆品木香马兜铃茎的鉴别[J].中国药师,2004,7(10):827-828.

(收稿日期:2020-04-16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鉴别伪品防己
防己结构中红外光谱研究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论《金匮要略》木防己汤应作术防己汤
粉防己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粉防己后市仍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