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护生人际交往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11-09郑梅钦
摘 要:为深入研究高职护生参加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的真实体验,选取20名团体成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分析编码。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动机主要包括改变人际交往困境、提升社交能力、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其他等四个方面,团体后收获包括增加沟通自信、扩大朋友圈、提升自我认同感等三个方面。这对于分析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及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有着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质性研究;人际交往;高职护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0-017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deeply study the real experi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0 group member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nalyze the c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chang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improving social skills, being interested in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group benefits includ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confidence, expanding circle of friends, and improving self-identity. It is of practical value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further develop mental health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由于醫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要求的提升、医患矛盾的增加,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职院校护理人才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也应成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而相关研究表明[1]:高职护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65.8%,存在严重人际困扰学生占16.7%,说明高职护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不容乐观。
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具有专业基础、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基于特定的主体开展的一种团体活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团体成员可以针对主体明确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感受,对于问题的探究以及思想的交流,共同分担其内心的想法,减少内在的痛苦[2]。在高校这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环境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团体凝聚力、自尊与自信教育、人际交往甚至在各种心理问题的治疗等[3]。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称定性研究,一种与量性研究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它不依赖量性的资料和方法,而是对现象的性质直接进行描述和分析[4]。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高职护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期能掌握高职护生面临具体的人际困扰,以及为高职院校心理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护理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本校护理系进行广告招募,共36名高职护生报名参加“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计划”(见表1)。年龄为20~22岁,平均年龄(20±1)岁,均为女性。团体结束后,随机抽取20名团员纳入质性研究(编号A1~A12)。
(二)研究方法
1. 活动实施
基于前期调查研究的结果,确定团体辅导目标是改善高职护生人际交往能力,整个团体活动分8次进行,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第一次“亲密接触”,目的是通过游戏“争做龙头”和“滚雪球”相识彼此,打开陌生局面,建立团体氛围。第二次“没你不行”,通过“信任跌倒”游戏,建立团员间信任感。第三次“认识自我”,通过“自画像展示与分析”“动物想象投射”来深化自我认知。第四次“沟通从倾听开始”学会沟通技巧,共情与倾听。第五次“我的情绪我做主”认识情绪的产生,理解他人和自身情绪。第六次“敢于说不”培养敢于表达观点的能力。第七次“我的眼中你最美”学会赞美别人,亦收获赞美。第八次“一路有你”处理分离的情感,表达收获。
2. 访谈提纲
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前,制订初步访谈提纲,访谈内容围绕以下要点展开:(1)参加团体辅导的动机。(2)印象深刻的团体活动内容。(3)参加团体辅导后的收获。(4)对本次团体的评价与建议。告知访谈者研究目的与保密原则,得到许可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访谈并录音。访谈时间为每人50分钟左右,访谈地点在校心理咨询室。
3. 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按照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5]對转录资料的逐字稿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将有重要意义的陈述析出,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标记并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提炼出核心观点,写出确切无遗漏的描述,归纳出相似的观点。
二、结果
(一)高职护生参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动机
通过对20名高职护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其参加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动机方法主要有18种(一级编码),经过对这些参团动机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将它们概括为四类:改变人际交往困境、提升社交能力、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以及其他(具体编码及分类见表2)。根据统计结果,提及次数较多的方法类别是改变人际交往困境。
1. 改变人际交往困境
这一类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参加团体试图主动寻找解决当前人际困境的办法。访谈片段:A1:“遇到比较霸道的舍友不知如何相处,经常因为晒衣服、放鞋子、洗澡顺序等闹矛盾,冷战,比如衣服如何晒,鞋子怎么摆之类,很想换宿舍,又不能随便换宿舍,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A4:“遇到心仪的男生好想好好的谈一场恋爱,可是要怎么让他注意到我呢?每次看到他和身边的女生有说有笑的,真的好担心失去机会,好想冲过去告诉他我喜欢他,可是最终都是默默地远远地看着,心理干着急”。A7:“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父母离异,问东问西,或者被指指点点,希望跟同学有更多的交流,又不敢有所交流,不知道要怎么办”。
2. 提升社交能力
A5:“感觉将来要成为一名护士,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家属打交道,沟通能力是与业务能力同等重要的,希望能从这个团体活动中得到锻炼”。A8:“作为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需要接触许多老师,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在参与组织协调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太需要提升沟通交流、待人接物这项能力了”。
3. 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
A12:“看到身边同学活跃于各种社团活动挺充实的,希望通过这个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让自己学到心理学知识”。A2:“心理学知识感觉很神秘,平时比较关注涂磊老师的节目,很崇拜心理学大师,所以来参加心理团体应该挺有意思,也许能get到新技能”。
4. 其他
这一部分提及人数较少,动机较随意。A18:“看到别人参加各种活动,我也随便找个课外活动试试玩玩吧”。A6:“社团活动要么需要你形象好,要么身体好,要么有个啥特长,我啥也不会只能来参加这个啦”。
(二)高职护生参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后的收获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总结其参加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后的收获主要有16种(一级编码),经分析研究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三类:增加沟通自信、扩大朋友圈、自我认同(具体编码及分类见表3)。
1. 增加沟通自信心
他们参加团体试图主动寻找解决当前人际困境的办法。访谈片段:A2:“和同学老师交流不再像以前那样莫名惧怕,说话没有底气,现在觉得交流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以前的自己好奇怪哦,不知道在怕什么” 。A10:“经过团体辅导的锻炼,心态平和了很多,脸上笑容也多了,舍友们都说我变了,也对我展示了许多笑脸”。A14:“大胆提出反对意见,也能面对别人的质疑与反对”。
2. 扩大交际圈
A5:“和许多团体成员成为好朋友,大家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朋友圈多了很多留言和问候”。A13:“和新朋友一起吃食堂,逛超市,谈论各自班级的生活,大学其实挺美好”。
3. 提升自我感
A7:“原来自己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任何人的存在都不是一无是处的,开始喜欢自己了”。A15:“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幸,我并不特殊,我现在不再隐藏父母离异的这件事儿”。
三、讨论
目前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职护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多在于定量研究,如:前期开展的高职护生参与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参团前后的人际关系综合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分析团体效果为有效降低了团体成员的社交焦虑程度和面对异性的紧张感[6]。李凤兰等[7]认为:以往团体辅导效果的研究所针对的核心问题是团体辅导对于特定目标而言是否有效,这种研究取向限制了研究者的视域。然而,定量研究无法全面深入了解有些在访谈中出现的事件或团体成员亲口表达的真实体验,团体成员究竟从团体中获得了哪些具体收获或进步很难用量化的问卷来测量。所以,质性研究的方法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式研究这些复杂的现象,可以对现象的描述更形象、深入和全面[8],为量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补充。
本研究发现,高职护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动机主要包括改变人际交往困境、提升社交能力、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其他等四个方面,其中,改变人际交往困境是参团护生提及次数最多的,超过其他方面之和。说明人际交往问题是高职护生首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该群体的人际困境是高职院校心理工作的主要方向。
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的收获包括增加沟通自信、扩大朋友圈、自我认同等三个方面。这三者间存在递进关系。增加沟通自信心是本次团体成员提及最多的收获,解决了大部分团体成员一开始带来的问题。在团体新构建的相对独立新鲜的氛围中,大家暴露和分享问题,找到相似性伙伴,了解到自己不是唯一的“问题少年”,减轻了心理负担;通过8周时间的活动,游戏,团体成员之间形成安全感、信任感、以及“家”的温馨感,扩大了交际圈子,形成更积极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自我评价。
四、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定性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高职护生在参与团体前后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呈现了该团体对高职护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正向纠正。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高职护生群体的人际交往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亦能为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研究工作提供借鉴。由于本研究团体成员只来自于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不具备普遍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力争纳入一个学校各个年级或者多个高校的高职护生作为访谈对象,并且结合定量研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晶磊,梅松丽,高婷婷.高职护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7):27-28.
[2]赵建芳,金海龙.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与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2):91-92.
[3]孙颂丰.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3):130-131.
[4][美]巴歇尔,[美]罗斯曼.设计质性研究[M].王慧芳,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5]Khalafi A, Elahi N, Ahmadi F. Continuous care and patients'basic needs during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qualitative study[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16,37:37-45.
[6]郑梅钦.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护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影响——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98-199.
[7]李凤兰,董虹媛,周春晓,等.当事人眼中的团体辅导效果:基于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4,20(04):300-305,357.
[8]Hill CE, Thompson BJ, Williams EN. A guide to conducting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J].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97,25(4):51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