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探索
2020-11-09庾焕娟
庾焕娟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各个学科都讲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达到以教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行的效果,初中生物学科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小学科学的延伸、细化,其有着逻辑性强、系统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涵盖诸多内容,可对于刚接触该学科的学生而言,无法意识到概念知识背后所蕴藏的超高实用价值,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对该学科的系统认知。本文就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初中生物依托教材但不止于教材,它是被精心挑选适合学科基础差、思维能力弱、学习水平参差不均、年纪尚小的学生,引导他们进入生物世界的大门,不为让他们夺取更高分数,是为了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生物的神奇瑰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眺望、深入探索,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栋梁之才。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教师教授概念知识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寻找习题切入点,联系所学内容去获得更高分数,在这种观念的错误驱使下,学生也逐渐感受到生物与分数间的关联,生物慢慢成为了试卷上的一题题、一分分,而不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是大千世界中的繁花似锦,本来对实践引导性作用的学科内容却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起不到应有的促进效果。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让生物概念教学更有实践价值、能集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一、转变教师对概念教学的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概念教学不是十分了解,且欠缺相关理论知识的引导。首先,在课堂中教师难以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来有效开展概念教学;其次,教师不熟悉概念教学流程,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最后,教师读初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区别不清。为此,加快转变初中生物教师对概念教学认知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加强理论引导
多数初中生物教师虽知道概念教学是什么,却对其构成元素、相关研究理论与基本流程等缺乏深入了解。所有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学习与提升机会,加大引导与培训力度,让教师全面地了解什么是概念教学、如何开展概念教学、怎样保障概念教学质量。教师自身也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自助学习相关知识,学习新方法并不断常识,在实践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概念教学开展策略,结合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特性,切实提升自己概念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科教学有着自己一套所谓的“制胜宝典”但多数内容却是以应试需求为前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根据新课改要求思考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将多年从业经验转换为系统理论,看一看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思考采取何种策略,总结教学中的共性规律、分析学生特性的共性表达,方能让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变得有条理、有方法、有步骤、有针对;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支撑,尤其是生物这种对客观世界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发现其一般性規律的学科,对概念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要求教师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成为真正能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一盏明灯。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参与观察实验让学生亲力亲为
初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有着较强联系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是理论的、抽象的,但生物是活生生的、存在与物质世界中的种种形式,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客观的认识世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科学素养、学会辩证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做出一张满分的试卷。生物学科是在不断发展、是曲折上升的,初中生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能在日后生活中能动探究,善于观察、从生活小事中获取灵感以获得更大突破。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平衡理论与实验的比重,以实验的方式引入概念知识,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自主归纳。
传统生物课堂,常常会出现学生未见实验相关材料、已知实验结果的问题,学生思维导向明确,实验过程中只会按照“既定路线”向前推进,看到他们已知的内容、被已知的观点所影响。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来引出书本中的抽象概念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具体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官刺激来生形成深刻印象。比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详细解释什么是细胞壁、什么是细胞膜、什么是上皮细胞、什么肌肉细胞,但习惯用具象思维进行思考的学生很难真正将其区分开来,且微观世界的这些东西学生没有接触过、没清楚地看到过,难免有种朦朦胧胧、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时教师则可以运用显微镜、载玻片等设备,将已经制备好的动物细胞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细致的观察。校园中植物相当常见,教师可以逆向为之,先让学生看一眼教师已经制备好的某一植物的载玻片,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具体特征,随后以小组的形式在校园中进行搜集,并引导学生去搜集那些飘落到地面上的枝叶,不要肆意摧残、随意采摘,等各小组搜寻完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去看一看所搜集素材中是否涵盖同类型植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通过观察实验来确定研究方向,多次搜寻、求证后得出结论,不仅促进其团队协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更有助于论证思维形成。
(二)善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中的内容虽简单,但逻辑关系复杂,对于年龄尚小的中学生来说理解不了、记忆不清是正常的,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梳理各个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教师要善用思维导图,以图像的方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化认知。思维导图的运用重点就在于寻找关键词,理清各关键词间的关系,通过箭头引向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总结,在讲解完一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锻炼学生提炼关键内容、总结归纳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让其在黑板上绘制自行总结的思维导图,看谁总结正确、叙述有条理、语言精准,以激励性的语言与各项奖励措施鼓励学生上台,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逐渐提高其学习自信,让其更愿意学生物知识、更喜欢探究生物问题,培养学科兴趣。
(三)微课的有效运用
概念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抽象的、复杂的、咬文嚼字的,学生对概念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一大原因就是教师在课上留出的讲解、记忆时间过少,学生还未完全吸收上一个知识点就要直奔下一个知识点,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果教师在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实验教学、合作教学日常化,那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课下的时间,而微课正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微课,教师可以融入更多概念性内容,并借助网上的优质资源来进行具象展示,学生可自行安排观看时间、自主选择观看次数,多次观看感兴趣的、不懂的内容,适应其特性需求。比如,在《生物的特征》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什么是生物,教师可以在微课中以多个短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举例,通过动态的方式为其带去视觉与听觉冲击,调动其探究兴趣,并提出探究性问题“生物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思考,通过翻书、从网上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当然还可以在微信、QQ上与同学、教师及时沟通互动,发挥合力解决问题,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核心素养下做好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相关工作者应从实际入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习意识,为其综合能力提升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赖白雪.数学文化视阈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王芳.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