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波教授运用五苓散化裁治疗直肠癌术后综合征验案举隅

2020-11-09董聿锟李程刘访曹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五苓散

董聿锟 李程 刘访 曹波

【摘 要】 直肠癌术后综合征是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常见的症状,曹波教授运用从脾胃着手、治病求本、利小便实大便的理论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综合征;五苓散;验案举隅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7-0085-02

Abstract:Postoperative syndrome for rectal cancer is a common symptom after surgery for low rectal cancer, Professor Cao Bo treats this disease with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aiming at its pathogenesis and regulat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 method of urination and solid stool, which achieve good clinical results,and recommended.

Key words:Postoperative Syndrome of Rectal Cancer; Wulingsan;The Examination of Cases

随着直肠癌手术技术及理念的不断提高,直肠癌的保肛率显著提高,行保肛手术后,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甚至不能区分排气和排便、便意明显、排便不规律、排便困难、轻度失禁等排便异常统称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1]。中医属于“泄泻”范畴。笔者跟随贵州省名中医曹波教授学习多年,导师在临床中运用五苓散化裁治疗此病,每获良效,现将曹波教授的诊治思路及心得,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将直肠癌归属于“锁肛痔”范畴,因忧思抑郁,脾胃不和,湿热蕴结,日久化毒,浸淫肠道,湿毒瘀滞而成肿瘤;或饮食不洁,息肉虫积,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热毒蕴结,结而发为肿瘤。肿瘤切除术后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 “泄泻”范畴,术后正气亏虚,多以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湿热内生为病因病机。

曹波教授认为此病病因病机复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湿盛则濡泄”;《医宗必读》谓“无湿不成泻”,湿邪与脾虚是导致此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肿瘤术后,元气大伤,脾失温煦,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外感湿邪或湿热内生,清浊不分,引起泄泻,此为本虚标实之证。

2 治疗方法

曹波教授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标本同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健脾益气扶正为基本疗法, 正如《景岳全书》指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通过利小便使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恢复,水液下渗膀胱,达到“利小便实大便”的功效。《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治泻九法,曹波教授常以淡渗、酸收、燥脾、固涩四法运用此病中,长获良效。予五苓散加减,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并加以健脾、益气扶正,则泄自止。药用:黄芪25 g,猪苓12 g,茯苓12 g,泽泻9 g,白术12 g,桂枝9 g,白扁豆10 g,赤石脂12 g,禹余粮12 g,甘草6 g。泽泻淡渗利水;猪苓、茯苓助泽泻利水渗湿之力;白术健脾利湿;白扁豆增强健脾利湿之功;桂枝温阳化气,利小便;黄芪益气扶正;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甘草调和诸药。

3 病案举隅

徐某,女,60岁,于直肠癌Dixon术后3月就诊。2019年5月7日初诊:3月前发现直肠癌,行Dixon术,术后病理结果示直肠腺癌,分期为:T2N0M0,术后大便次数增多,7~8次/日,不成形,无粘液脓血便,纳眠差,小便少,长期口服蒙脱石散、小檗碱片止泻效果不佳。近日上述症状加重,大便不成形,9~10次/日,无粘液脓血便,纳眠不佳,精神差,小便少,舌淡胖,苔白,脉浮。专科检查:膝胸位指诊,直肠距肛缘4 cm可触及一吻合口,吻合口粘膜光滑,未触及增生物,退指指套无血染。西医诊断: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泄泻之脾虚湿蕴型。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健脾益气为法。予五苓散加减。药用:黄芪25 g,猪苓12 g,茯苓12 g,泽泻9 g,白术12 g,桂枝9 g,白扁豆10 g,赤石脂12 g,禹余粮12 g,甘草6 g。7付,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口服。嘱患者食易消化、高蛋白、含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食物。

2019年5月14日二诊:大便次数减少,4次/日,偶有成形大便,无粘液脓血便,纳眠不佳,精神差,小便调,舌淡胖,苔白,脉浮。继续服原方,续用7日。嘱患者食易消化、高蛋白、含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食物。

2019年5月21日三诊:大便次数减少,2次/日,大便基本成形,无粘液脓血便,纳眠可,精神可,小便调,舌红,苔白,脉浮。患者症状基本好转,去赤石脂12 g,禹余粮12 g,改为五倍子12 g,续用7日。嘱患者食易消化、高蛋白、含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食物。

2019年5月29日四诊:大便次数减少,2次/日,大便基本成形,无粘液膿血便,纳眠可,精神可,小便调,舌红,苔白,脉浮。嘱患者食易消化、高蛋白、含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食物。

按:患者为直肠癌术后,其正气亏虚,脾胃受损,脾气亏虚,脾虚湿滞,津液失布,加之正气亏虚,易感外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水不下排,发为此病。证型为脾虚湿蕴;治疗上应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方选五苓散加减。选用泽泻淡渗利水,猪苓、茯苓助泽泻利水渗湿之力;白术健脾利湿,白扁豆增强健脾利湿之功;桂枝温阳化气,利小便;黄芪益气扶正;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甘草调和诸药,三诊大便基本成形,故减去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改为五倍子以免涩肠之功太过。服7剂药后,大便次数逐渐正常,2次/日,大便基本成形,无粘液脓血便,纳眠可,精神可,小便调,舌红,苔白,脉浮,说明方已对症,治疗有效。

4 小结

直肠癌术后多正气大伤,耗气伤津,易损伤脾胃,脾阳不振,运化失职,脾虚湿滞,因疲劳、情志不遂、饮食不慎、而发为泄泻、大便次数增多,即西医称之“直肠癌术后综合征”。西医认为此病是手术后直肠变短、容量变小,改变原有的生理角度所致,往往用蒙脱石散,小檗碱片,洛哌丁胺止泻。大量长时间运用止泻药,虽然短时间能改变或减少患者的大便次数,但是易伤及脾阳,使得脾气更虚。曹波教授根据此病特点,从脾胃着手,治病求本,并利用利小便实大便理论,选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方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并加以健脾、益气扶正之品,使正气得以恢复,三焦气化正常,使水液代谢平衡。正如五苓散可通行三焦、化气行湿,所以用之有效[2]。用五苓散化裁治疗直肠癌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傅传刚,高显华.大肠癌100问[M].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5:142.

[2]李奇,林洪生.五苓散治在三焦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7):1020.

(收稿日期:2020-04-30 编辑:罗苑)

猜你喜欢

五苓散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张仲景运用五苓散原义探析*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五苓散治盗汗
五苓散对颅脑外伤后脑积水预防与控制的治疗研究
茵陈五苓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
从五苓散方证辨析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