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公共产品供给探析
2020-11-09章晓雯
[摘要]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在随之而改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了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围绕基于乡村振兴的公共产品供给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与国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鄉村发展缓慢是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速度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总量少、效率低、结构不合理等。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1 农民对于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变化
1.1 “生活型”公共产品更符合当下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的不断递增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传统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是针对农村生产方面的供给,而对于农村生活方面的供给非常少,不符合当下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渴望更加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对生活保障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所以,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时,要加大围绕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生活型”公共产品的供给,更要保障供给的效率及质量。
1.2“发展型”公共产品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群众普遍存在知识储备有限、技术能力缺乏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农村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农民的队伍也得到了迅速扩大,他们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术,对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迫切。所以,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发展型”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了农村地区迫切需要的供给,只有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1.3“科技型”公共产品的需求突飞猛进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成熟以及信息设备的大众化,促使了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及深度的发展,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速度,农村群众对于电子商务、通信网络等“科技型”公共产品表现出极大的需求量,所以,针对农村群众渴望“科技型”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科技型”公共产品的质量,在供给效率提升的同时,对供给渠道进行拓宽与完善, “科技型”公共产品可以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现状,帮助他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速度。
2基于乡村振兴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2.1 从供给量来看,表现出供给量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我国不仅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就是在农村地区,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别,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拥有相对全面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由当地政府及农民完成,国家会给予部分财政支持。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农村地区相关的事业单位的事业费用占比很大,但是用于农村地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费用占比很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水利设施、供电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落后的问题。
2.2 从供给结构来看.表现出供给结构不符合实际需要的问题
只有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才能确保供给产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供给结构来看,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农村地区迫切需要的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产品并没有得到充足的供应,甚至表现出供给短缺严重的问题,而有些公共产品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却存在供给量大,甚至表现出无效供给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供给并没有充分结合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凭借自己的态度、认识、意志来决定供给的结构及数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绩观、经济利益对政府部门产生的影响。
2.3 从供给平衡来看.表现出城乡供给严重不平衡的问题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来恢复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重城轻乡”发展策略。到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走过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但是城乡二元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所以,从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来看,存在明显的城乡“双轨制”。国家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从财政支持上,都表现出倾斜城市的态度,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城乡之间的差异巨大,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比如说,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等多个方面的供给都优于农村群众,而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从数量到质量都表现出严重的滞后,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看,城乡之间的差距职能是不断加大。
2.4 从供给效率来看,表现出效率低且公共资源浪费的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这样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还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农民的实际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农民的内心想法也没有机会表达,公共产品的供给偏离了农民的真实需要。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意志、喜好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数量、种类、质量等,这样的供给结构效率低下,无益于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供给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有些官员办事拖沓敷衍,效率低下,在政府机关内部,存在很多职能重叠的部门,职能的不明确也是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2.5 从供给主体来看,表现出主体单一且权责不明确的问题
我国政府现阶段仍处于“全能政府”阶段,距离简政放权的阶段还很远。政府部门存在明显的本位思想,目前,在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单一,只有政府是唯一主体,其他希望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甚至被排斥。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本来应该是市场,但是却被政府取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政府被本位思想影响严重,二是市场与政府没有清晰的供给权责划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提供产品供给过程中,不同部门之前也存在权利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供给效率大大降低。
3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分析
3.1 增加针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数量,保障农业农村得到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实力来增加针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数量。国家应稳定、持续的提高针对农村和农业的国家财政支出。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财政制度,比如转移支付制度、定额补助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专项拨款制度等,确保基层政府掌握更多的财政权利。县乡政府是農民可以直接接触到的基层政府部门,要致力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增加提供保障,进而不断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的数量及质量。此外,政府应拓宽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鼓励更多的供给主体参与到供给活动中来,分担政府的资金投入量。
3.2 为农民提供更多表达内心需求的渠道,创新决策机制
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的意志、喜好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结构、形式、质量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没有充分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所以政府所供给的公共产品偏离农民的实际需求是十分明显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决策机制上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必须要创建“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取代“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应用新的决策机制,首先要为农民提供更多表达内心需求的渠道,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见,为农民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符合农民的需求, “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更具有科学性。
3.3 突破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城市农村均衡发展
在历史原因的影响下, “重城轻乡”发展战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形成了牢固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政府在公共产品上也是按照双轨制的模式来供给,农村地区享有的公共产品与城市居民享有公共产品存在明显差距,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失衡,拉大了城乡发展的水平。我国经济步人新常态,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振兴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而公共产品供给的失衡会阻碍农村的发展,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所以,突破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十分紧迫的,特别是要从根本上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确保国民不因所处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身份地位的差别。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保持均衡,国家从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等方面倾斜与农村地区。促进城乡之间享受基本相同的公共产品供给。
3.4 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监督机制,制定有效的政府供给激励机制
在供给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这就直接影响了供给的效率,国家利益及农民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家要针对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用法律手段来约束供给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此外,国家还要加大监督力度,针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鼓励网络媒体、社会大众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活动中来,建立有效的监督网络。与此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官员进行阶段性评价时,要重视农民对其政绩的评价,实施官员永久问责机制,促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开展公共产品供给工作,为农民办实事。
3.5 鼓励更多的供给主体参与供给工作,不断提高治理理念及治理能力
政府作为唯一的供给主体,导致了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而其他组织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灵活性,可以有效的来填补政府在供给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因此,政府要鼓励更多的供给主体参与供给工作。公共产品供给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多元主体的供给体制,实现了更多的市场或者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政府部门要转变思想,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立体的治理框架下,不断提高管理理念及管理能力。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与公共产品供给具有紧密联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农民对于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改变,分析了现阶段在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博,刘伟伟,黄英龙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 (11).
[2]张学升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
[3]刘会会,吕云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理路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8 (03).
[作者简介]章晓雯(1981-),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