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研究
2020-11-09雷利平
【摘要】在课堂问题设置方面,高中教师要深入地分析教学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教参为参考,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摒弃低认知思维水平的问题;带着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设置对学生认知思维能力有益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建立正确的认知思维;同时还要考虑问题的新鲜度,提问方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基于此,本文笔者首先解析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发展现状,最后以此为基础论述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式,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认知思维;导向;研究
【作者简介】雷利平,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一、引言
提问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历史悠久。提问式教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便发明了“苏格拉底方法”,以问答作为授课方式,倡导由学生自己一步步找出正确的结论;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学家孔子也在同一时期左右的时间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表达了对启发式教育的推崇。
二、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现状
高中英语难度较中小学有较大的提高,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进而对英语学科产生反感,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这种不适应心理,一方面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不再觉得英语学习是“老大难”,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兴趣,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考验。从课堂问题设置方面来说,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很多时候提问只是出于习惯或者教学要求,对一些已知的、书面上的字句进行提问,让学生可以不经过思考便可直接给出答案;或者将问题设置得非常密集,让学生时刻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难以冷静地进行思考,这种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频繁的提问方式,不仅无法起到课堂提问的真正效果,还容易让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疲劳感或者麻木感,不会再认真地对待课堂问题;同时在教师的角度,他们往往将提问视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如果能回答出来则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反之则表明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有所欠缺,在评估课堂提问时没有将它与学生的认知思维联系起来。回答正确并不意味着学生真正进行了思考,可能只是死记硬背,实际上并不了解问题的解答思路,回答错误也不代表学生的思考方向出现错误,可能只是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点纰漏,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立刻找到正确的答案。
高中生是“准成年人”,已经形成了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思维模式,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处于叛逆期,对于教师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如果不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容易导致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不理想。提问便是一种有效地促进方法,具有认知思维导向的提问方式不仅是一种让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沟通的形式,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还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教学安排、教学方式进行评估,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的提问对于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具有重要性,所以对于推荐英语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以上所探讨的问题,高中英语课堂的提问模式还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1. 忽略提问的主体性地位,2. 则是教师对提问不够重视,第三则是教师无法有效把握整个提问过程。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时,应首先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在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并尊重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以及个性,充分设计好提问的坡度,由于当前英语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排斥心理。教师为什么会对提问不够重视呢?高中英语教师的授课周期较长,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无法全面考虑好课堂规划,在不了解提问对象的前提下,所提问题显得过于片面和普遍,因此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要求,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降低。因此,教师应要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自我的教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思维,重视课堂提问以及提问方式,从而引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此外,高中英语课堂还存在着无法有效把握好课堂提问时间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限制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发散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和考虑。因此,教师在做好问题提问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应考虑好提问时间,能够结合整堂课程目标而科学地设定提问环节,并且能够从学生的具体英语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背景下来设定和提出各项问题,从而以尊重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问题及解决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较为成熟,个人意识比起中小学阶段更为强烈,与之相对应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了飞跃,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对学生的教学,相反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问是從古至今最常见、最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之一,在高中阶段更是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提问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经典教育方式,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更合理、更高效的提问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让培养的学生可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1.存在的问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一方面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可以让教学活动的展开更高效,但相应的,他们往往会被经验所束缚,忽略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缺乏关注,如在课堂问题设置方面,还习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师生间的互动保持着比较轻视的态度,没有意识到它对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态度,也没有留意学生在答题时所展现的思路,这些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
课堂时间有限,高中生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在45分钟上下,因此课堂上的时间是十分紧凑的,部分教师对提问的看法是学生只要能答出正确答案可以了,对于学生的思考方式并不在意,让学生也陷入了只要答案不要过程的误区;同时,这种短时间的问答方式,会对让学生凡事不求甚解,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2.解决方式。(1)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格局,在考虑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思考如何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在哪里插入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一般过去时的教学时,以“Where did you just now”为例,让学生将这种用法运用到其他的句式上,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时态的含义,而不是只会复述课文例句,不会应用到实际中,不会思考例句所蕴含的语法知识。具体而言,不仅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师生一样要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有效改善英语课堂教学不理想的效果。此外,要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应扎实做好英语课堂备课工作,笔者根据教学纲要和教学目标科学设立提问环节的问题,在考虑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的英语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加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2)提高问题质量。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除了课堂学习,课下也面临着大量的作业,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引导学生的认知思维,因此问题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课本知识的学习本来就相对比较枯燥,趣味性有限,学生很难保持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听讲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问题质量过低,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提问的情况进行安排,综合课程内容、教学经验、学生之前的反馈情况等确定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数量、插入问题的时间,尽量让每个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设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以免让擅长英语科目的学生觉得问题太过无聊而失去兴趣,或让英语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觉得难度太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如,在讲授被动语态时,可以先以中文的“被”字句做对比,再结合课本的例句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造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IRE等各类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教师通过结合英语教学课程目标以及学生课程掌握情况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随后由学生对问题来进行回答,教师则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价。但是该类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虽然能够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但是却忽略了教学对象的真实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所以,要有效提高问题质量,促进课堂交流形式的多样化,课程教学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定位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教师应在有效把握英语课堂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并采用符合学生发展和课堂开展的交流模式,始终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而在开放性的語言教学环境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在传统的IR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但肩负着指引任务的教师,仍然应让课堂的内容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高中英语教师应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不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和学生交流,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参加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从而能够采取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设置问题,同时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时,可以做出更全面、更具有指导性的评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生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在全员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识。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指导,让教师积累更多的有效经验,从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认知思维导向是未来高中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它鼓励学生放开思维,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英语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正确和科学的提问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问题的构思和回答过程中了解英语课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爱好。总而言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同时也更应树立起学生视角,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在课堂中广泛地沟通和交流,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当前,尽管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各高中英语教师要不畏困难,积极探索,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静.对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29):104-105.
[2]李晶.从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入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110-112.
[3]卢静.高中英语学习教师与有经验教师课堂提问认知思维导向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