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11-09周晓梅贾仁增谢照

甘肃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空车救护车报警

周晓梅 贾仁增谢照

天祝县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299

天祝藏族自治县“120”急救中心成立于2015 年9月,挂靠于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自成立以来,发现空车现象普遍、空车次数较多,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占用了有限的急救资源,造成急救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急救中心2016~2019 年调度室的工作统计表,统计分析出车量、空车量和空车原因。

1.2 方法 数据通过输入EXCEL 进行整理计算形成统计表,对救护车空车原因进行分类和统计。

2 结果

2.1 2016~2019 年出诊量、空车量与空车率情况 2016年空返率为20.60%;2017 年空返率为23.70%;2018年空返率为22.70%;2019 年空返率为23.10%,2016~2019 年急救出车4035 次,其中空返909 车次,总空返率为22.50%。见表1。

表1 2016~2019 年出诊量、空车量、空车率统计

2.2 空车原因分析 院前空车率最高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病情已缓解(26.73%)、病情轻(19.47%)、自行入院(17.93%)、院前死亡(13.64%)、未找到患者(11.44%)、纠纷未解决(9.57%)。见表2。

2.3 空车病种分析 院前空车率最高的主要病种依次为晕倒或意识不清(21.67%)、头、胸、腹等疼痛(18.70%)、醉酒(16.72%)、车祸(15.73%)、打架斗殴(10.56%)、猝死(9.79%)。见表3。

表2 2016~2019 年空车原因统计

表3 2016~2019 年空车病种统计

3 讨论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最前沿的阵地,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要环节,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专业医疗服务,它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1]。院前急救高空返现象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通过本次对我急救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空车率为22.50%,高于发达地区广东东莞陈平等[2]、上海奉贤区肖维春[3]、深圳罗学斌等[4]报告的 20.53%、19.79%、17.84%的空返率。另外,本数据显示因醉酒导致的空车率高达16.72%,明显高于广东佛山林育林等[5]、四川德阳鄢涛等[6]报告的9.49%、11.00%的空返率。

3.1 空返原因分析 ①天祝藏族自治县急救中心的“120”调度原则是“有求必应、有警必接、有诊必派”。患者及呼救者不知何种情况应急救,茫然拨打“120”急救电话,有时因病情缓解、病情轻或不等救护车到达而离去,使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既无患者也无事发现场,只能空车返回。个别患者在公共场合(如马路边)发病或发生事故时,目击者呼叫“120”,当事者不懂或忽视了正规抢救的必要性,一味求快,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拦车自行送走导致救护车空返。天祝县境内共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平均海拔3457 米,因为气候、地理条件及风俗的因素,天祝县居民喝酒的现象普遍。统计发现,路人拨打的120 电话中多为醉酒情况。②纠纷、斗殴的现场,急救车到达现场后纠纷未解决,患者不愿意被急救处理,拒绝治疗而造成空车返回。③有些是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有些是猝死的患者;有些是车祸现场,由于家属或“第一目击者”缺乏呼救、急救的常识,等到急救车到达现场时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而院前死亡,从而导致空车返回。本文资料显示,13.64%的空车返回因此原因导致。④由于120 调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沟通技巧存在差别,从而造成派车后没有与报警者及时沟通,这样呼救者在等车过程中出现病人病情加重或时间过久会选择自行送院。派车后发现呼救者地址报错,报警后未挂断电话或占线,手机关机,呼救后离开呼救电话等,使急救中心无法与现场联络,造成无法接车、半路返回或延误到达时间。有些院前急救人员对院前急救的时效性没充分的认识,没意识到3min 内出车是院前急救的生命通道,有时产生出车时间超过3min 的情况。⑤院前急救区域范围大,我急救中心主要担负县城及全县19个乡镇范围内的院前急救调度。急救路程较广,救护车到达急救现场最长时间达30min。部分呼救地点急救半径过大,15min 到达率63.00%,20min 到达率81.00%,这些数据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7]。

3.2 对策 ①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急救事业的发展应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院前急救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对广大群众进行报警、呼救和救护车使用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120”的认识,强化“120”报警的严肃性,杜绝随意报警不负责任的行为[8]。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等形式的急救培训及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尽可能地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在美国,政府规定大中学校师生、警察、消防人员、司机都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自救、互救的培训,每3 人当中就有1 人掌握急救技术[9],2000年北京为了迎接奥运会做过一些努力,培训了大批的志愿者,也仅仅只达到了150 人里有1 人掌握急救技术[10]。我急救中心根据甘肃省急救中心的要求每季度开展公益活动,深入学校、广场、社区等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发挥了“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但广大群众对急救技能的知晓率和掌握率还比较低,仍需加大宣传、培训。②建设和完善布局合理、急救半径适宜的急救网络,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因此院前急救要突出“急”字,一般认为,急救半径市区应控制在5km 左右,反应时间平均15min 以内;郊区10~15km,反应时间为30min 以内。急救中心必须做到呼入来电3 秒内接听,1min 内受理完成并派车,急救车2min 内及时出车,急救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缩短患者等待救护车的时间,从而减少自行送院的现象,降低救护车的空车率。③急救从调度开始,调度是公共安全事业的重要环节!“120”调度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吸收和更新知识,提高沟通、调度技巧,做到用语规范,能够听懂并熟练运用本地方言,避免因语言问题导致误听、漏听一些重要信息,时时把握接警四要素(详细地址、基本病情、有效电话号码、呼救类型),要求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报诊区域和方位,根据报诊主诉做出疾病分类,迅速向急救分站发出派诊指令,严格按照就近、就急、就能力的派诊原则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派诊,力求做到派诊规范,指挥准确。派车后对每个派诊单必须做到:1)监督急救站是否收到派车指令,是否在2min 内出车;2)跟踪车辆行驶方向及路段,保证其行驶方向的准确性,以及车载系统正常运转;3)与病人联系告知车辆动态信息及了解病人病情,给予医学咨询及专业性指导。④调度人员和驾驶员必须熟悉地理信息知识,要求熟悉本地区交通、道路、医疗机构等情况,并且迅速、准确。驾驶员要反应敏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对道路的熟悉程度和驾驶水平。联动报警互助,110、120、122 联动,相互传递信息,共同携手为患者服务,以减少伤残率,降低空车现象的发生。

总之,对于空车现象必须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媒体对呼救、报警和有关救护车知识的宣教,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完善急救网络,要不断加强急救中心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培养高素质的调度员和驾驶员,造就一支技术过硬、反应迅速、救治有力院前急救队伍,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急救资源,减少空车现象。

猜你喜欢

空车救护车报警
铁路枢纽空车调配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时隙铁路空车实时调配研究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救护车
以翻车机空车线为例对自动防溜系统的分析和思考
送创可贴的救护车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多阶段空车调整方法在车流推算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