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2020-11-09郭桢
郭 桢
(1.山西省太原市下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省太原市纺织职工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由多种因素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甲亢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作用于全身器官和组织,造成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亢进。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慌、多汗、失眠、情绪易激动、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月经量少等,部分患者出现低热、困倦和乏力等症状[1]。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甲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手术治疗和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方法,其中以抗甲状腺药物保守治疗最为常见,但治疗时间较长,长期服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引起皮疹、肝损害等,且复发率高,具有局限性[2]。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按照消瘿散结、益气养阴原则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采用益气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气阴两虚型甲亢,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太原市下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甲亢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5~57岁,平均(38.6±0.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2.6±0.5)年。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7~59岁,平均(37.9±0.3)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5年,平均(2.5±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甲状腺、乳腺疾病诊疗学》中甲亢的诊断标准[3]。症状表现:情绪紧张,失眠多梦,心律失常,怕热,乏力,消瘦,腹泻等;B超检查和触诊检查示甲状腺弥散性肿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0.1 mIU/L,平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7.2±0.6)pmol/L,平均游离甲状腺素(FT4)(24.6±2.3)pmol/L。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诊断学应用与研究》中气阴两虚型甲亢的诊断标准[4]。主症为颈前肿大、倦怠乏力、目胀多泪、手足心热;次症为口咽干燥、心悸不宁、烦躁、少寐多梦;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苔少,脉细数。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碍者;过敏体质者;甲状腺炎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控制饮食中碘元素的摄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心率>90次/min者,加用普萘洛尔(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133)10 mg口服,每日2~3次。连续治疗4周。
2.1 对照组 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巯咪唑片(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40,5 mg/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消瘿汤治疗。方药组成:麦冬30 g,党参片15 g,白芍20 g,生地黄20 g,五味子12 g,清半夏5 g,陈皮15 g,浙贝母15 g,茯苓20 g,煅牡蛎30 g(先煎),丹参30 g,白术15 g,柴胡10 g。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治疗,乏力明显者,加黄芪30 g以补益中气;多食者,加黄连片15 g,生石膏25 g以清胃散热;咽干口燥者,加牛蒡子10 g,桔梗10 g以消肿利咽;情绪易激动者,加百合20 g,郁金20 g以疏肝解郁;失眠者,加柏子仁20 g,酸枣仁20 g以养心安神[5]。水煎,每日1剂,每次服用150 mL,每日2次,连续服用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SH、FT3、FT4水平变化。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甲状腺区震颤和血管杂音全部消失,甲状腺肿大缩小至Ⅰ度;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体质量增加,血管杂音和甲状腺区震颤消失,病理检查示较治疗前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TSH、FT3、FT4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T3、FT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气阴两虚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SH(m U/ml) FT3(pmol/L) FT4(pmol/L)观察组 43 治疗前 0.22±0.04 8.33±0.25 54.13±3.58治疗后 2.44±0.72△▲ 5.29±0.32△▲ 16.10±1.45△▲对照组 43 治疗前 0.21±0.04 8.43±0.22 52.21±3.02治疗后 2.12±0.51△ 10.37±0.34△ 21.48±1.35△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且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6例肝损害,均给予保肝治疗。
4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通常认为该病的发生和环境因素、自身易感基因有密切关联,当细菌、病毒侵袭机体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产生各类抗体,作用于甲状腺,从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此外,高碘饮食与甲亢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6]。该病发生后,体内大量甲状腺激素经由血液进入机体,对靶器官产生作用,表现为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代谢亢进为主的诸多临床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抗甲状腺药物为主,药物疗法同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手段比较,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患者依从性好,更易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甲巯咪唑是常用的一种抗甲状腺药物,对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且作用时间久,药物利用度较高,患者依从性高。研究表明,短期内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能快速降低患者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有效缓解临床症状[7]。但该药治愈率较低,远期复发率较高,整体治疗效果欠佳。少数报道显示,该药可导致血细胞减少,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8]。中医药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甲巯咪唑用量及其不良反应[9]。
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中医认为,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失治误治、感受外邪等有关。甲亢患者长期情志不遂,受精神刺激,易导致气机郁滞,气滞则痰凝、血瘀,气、痰、瘀交阻于颈前,形成瘿肿。甲亢病机虚实错杂,常见证型有气滞痰凝、阴虚阳亢、气阴两虚、瘀血内结、肾虚水停及脾虚湿滞等,治疗可从理气化痰、益气养阴、温肾利水、健脾化湿、滋阴潜阳、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在治本的基础上,兼顾活血、化痰、祛湿以治标。研究表明,益气消瘿汤治疗甲亢,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及心率等,临床疗效良好[10]。笔者临床运用益气消瘿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气阴两虚型甲亢,获得了满意疗效。
益气消瘿汤方中党参性平和,可健脾滋阴,对脾失健运、肝郁乘脾型甲亢有很好的补气作用;麦冬可生津除烦,滋养肺胃,党参、麦冬共为君药,可益气养阴。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五味子敛肺涩肠、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适用于甲亢气阴两虚、心气不足证,二者共为臣药,辅助君药发挥养阴益气的作用。陈皮调气健脾;浙贝母化痰散结;茯苓甘而能补,益心脾、安神,可明显改善甲亢下肢水肿、失眠症状;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对乏力、纳差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丹参凉血消肿;陈皮、浙贝母、茯苓、白术、丹参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养阴清热、散结消瘿之功。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党参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1];枸杞子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TSH、FT3、FT4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6例肝损害,均给予保肝治疗,提示益气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气阴两虚型甲亢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本研究观察样本量小、患者证型单一、观察时间短,后续将完善临床科研设计,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