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推拿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损伤早产儿发育商的影响
2020-11-09杨小娟谭建平邓小夏
杨小娟,谭建平,邓小夏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525200)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作为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婴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由早产、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脑部出现发育缺陷或非进行性损伤的综合征[1]。早产儿脑损伤为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常伴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严重影响患儿正常发育[2]。由于患儿尚未发育完善,对大剂量药物及手术治疗难以耐受,因此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本研究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小儿捏脊、推拿治疗脑损伤早产儿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脑损伤早产儿,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0~3.5个月,平均(2.34±0.49)个月。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个月,平均(2.45±0.4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临床神经外科学》中脑损伤的诊断标准[3]。影像学检查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实质梗死或出血、脑细胞毒性水肿和/或脑实质水肿;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阻力指数>0.75或<0.55;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至少具备上述1项特异性改变。
1.3 纳入标准 均符上述诊断标准;纠正胎龄3~6个月;无心、肝、肾、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疾病;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皮肤破损者;不愿参与或不配合治疗者;无随访条件者;存在严重并发症,对治疗无法耐受者;存在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或脑发育畸形患儿。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小儿捏脊、推拿治疗。将患儿摆放至俯卧位,操作人员对其督脉进行1~2次推拿,依次对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风府及百会进行重点按揉;再由下及上捏脊3~5次。每次45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选择安静治疗室,采用神经肌肉刺激仪(上海仁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MSTA-100型)对患儿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先采用酒精棉球涂擦患儿局部皮肤实施脱脂处理,再分别于股四头肌、腹肌、胫骨前肌及腘绳肌等处(注意选择最丰满部位)依据标准要求放置电极,将参考电极与记录电极中心距离设置为19~21 mm,并平行于肌肉纤维的长轴方向;使用胶布将电极妥善固定,同时借助弹力绷带将电极线固定于患儿皮肤;操作人员向患儿家属做出动作示范,使其被动伸膝、屈髋及屈踝,同时密切观察显示屏上所发生的肌电信息曲线变化,尽可能使肌电信息幅度达到最高。每10个主动收缩为1组,休息1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反复进行训练。每次2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采用《儿心量表》(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方法)对患儿DQ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内容主要有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及社会适应5个方面内容[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后,两组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及社会适应的DQ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语言、大运动、个人社交的DQ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损伤早产儿治疗前后发育商比较(±s)
表1 两组脑损伤早产儿治疗前后发育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语言 大运动 精细运动观察组 50 治疗前 31.06±5.19 38.20±2.68 44.96±2.85治疗后 69.28±7.56△▲ 78.29±7.35△▲ 68.03±5.04△对照组 50 治疗前 32.78±5.23 37.66±2.73 44.82±2.94治疗后 60.87±5.39△ 71.69±9.18△ 67.16±5.18△组别 例数 时间 个人社交 社会适应观察组 50 治疗前 29.75±2.98 32.96±3.28治疗后 72.23±7.01△▲ 65.21±5.43△对照组 50 治疗前 30.29±2.97 33.10±3.14治疗后 64.15±8.26△ 64.53±5.08△
4 讨论
西医认为,早产儿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层内缺氧、脑静脉压增高、酸中毒、血压不稳,脑血流骤升或骤降、微血管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均可引起基质破裂,引发脑部损伤[5]。早产儿脑损伤与足月儿相比,存在神经发育后遗改变较多,存活早产儿有15%左右伴有不同程度伤残[6]。
中医认为,早产儿脑损伤属于“胎弱”范畴,主要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产伤造成髓海受损、脑络瘀阻,进而导致脑海空虚,化源未充,濡养不足,肾脾两虚,治疗以通督醒脑为主[7]。督脉之气入脑,能补充元阳。推拿、捏脊疗法通过督脉、膀胱经等经脉改善患儿背部气血运行,刺激神经,促进脑部功能发育,同时对相关脏腑形成刺激,从而达到调理腑脏功能的目的[8]。秦红莉等[9]采用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法治疗早产儿脑损伤,效果良好。推拿、捏脊疗法可充养髓海,醒神益智,但是单一使用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提升脑损伤早产儿生理功能、改善神经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临床近年来衍生的新型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利用电子信号设备记录患儿肌电信号,而机器内设置的阈值被电子信号触及后会发出电刺激(强度在安全范围,且对人体无害),以达到促进肌肉运动的目的[10-11]。肌电生物反馈过程能够重建患儿神经反馈回路,改善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改善患儿脑组织损伤情况。娄欣霞等[12]采用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损伤患儿,不仅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神经行为,还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及社会适应的DQ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语言、大运动、个人社交的DQ值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小儿捏脊、推拿治疗脑损伤早产儿,对提高患儿发育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研究样本数量少、研究时间较短,后续将完善临床科研设计,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