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相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探讨
2020-11-09卜亚军郑丽娟
卜亚军 郑丽娟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 石嘴山,75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方式,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高血压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了全面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样本选择范围确定在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群体,抽选出38例患者共计参与了956次透析,回顾性分析患者数据,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全部超过3个月,排除严重合并症。对比患者的血液透析期间血液控制的实际效果,透析前血压低于140/90mmHg,透析后血压低于130/80mmHg的患者标志为参照组,其余不符合该标准的患者标志为实验组。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9:10,年龄范围36-72岁,均数值为(51.12±4.54)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0:9,年龄范围42-71岁,均数值为(53.52±4.45)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为患者实施饮食指导、贫血控制。血液净化:应用聚矾膜透析器透析,血液流动量为500ml/min,透析液温度设置在35.5-36.5℃之间,透析液中,K+在1.5-2.5mmol/L之间,Na+为138mmol/L,Ca2+在1.25-1.5mmol/L之间。控制血压: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且合并应用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控制患者的贫血症状,结合K/DOQI指南评价患者体内铁含量。针对于血红蛋白低于10g/L的患者,则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患者实施临床治疗[1]。饮食指导:保证患者热量摄入充足,实施低磷、低钠及蛋白饮食,指导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2]。
2 结果
2.1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情况与透析时间关系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情况与透析时间关系:在956例次透析中,出现透析相关高血压例次19次,发生率为2.02%。不同年龄的患者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发生情况与透析时间关系[n(%)]
2.3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未发生透析过程相关高血压的例次与发生透析相关高血压例次的透析过程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动脉压、EPO使用情况及IDWG%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透析过程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疗(%)、PreMAP水平均有关联。
表2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高血压可能造成患者肾功能恶化,并且其它并发症发生率较健康人群来说成倍上升[3]。临床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情况控制效果一直不理想,成为影响疾病预后效果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对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9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选择实验对象38例(共实施956次透析),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和分析相关高血压影响因素。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在参与透析的956次中,高血压发生率为2.02%(19/956),分别发生在透析开始 1h(30.61%)、2h((9.18%)、3h(7.14%)、结束后(53.06%);患者年龄对高血压发生率也有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突出差异 (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相关高血压影响要素包括平均心率、IDWG%、接受ESA治疗(%)、PreMAP水平等。
综上,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治疗中需要保持患者心率平稳、通过降低IDWG%水平和提高PreMAP水平来有效减少高血压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