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男护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9程爱娟刘春霞刘春凤
程爱娟,田 梦,刘春霞,刘春凤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男护士因其独特的职业优势[1]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各院校男护生招生数量亦明显增多,但男护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2],且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男护士从临床一线岗位流失,造成我国男护士的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3-4]。因此,提高男护生初次临床护理岗位就业率,降低男护士离职率,已引起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密切关注。
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组对我校2014—2018届专科男护生进行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2014—2018届我校专科男护生。排除标准:通过各种途径无法取得联系者,不配合调查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就业去向、毕业时间、年龄、最高学历、婚姻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校期间班级任职情况、入学原因、入学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程度、在校期间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父母及亲人对选择护理专业的支持度等。(2)护士职业态度量表[5]和职业态度影响因素调查表。该量表为自行设计,包括目前身份类别、月收入、所在科室、医院类型、技术职称、夜班次数、是否带教或有行政职务等。
1.2.2 问卷调查 进入班级微信群或QQ群,告知毕业生调查目的,获得其知情同意,推送问卷星生成的二维码。对于在班级群但未按时完成调查的毕业生,单独联系其填写;对于不在班级群的毕业生,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同学转交等方式发放调查表。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共调查毕业生452人,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7份,有效回收率为85.62%。研究对象年龄为20~27岁,平均(24.16±1.53)岁。
结果显示,我校专科男护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者占69.51%,具体见表1。不同因素对专科男护生就业的影响见表2。
表1 专科男护生毕业后就业情况
表2 不同因素对专科男护生就业的影响[n(%)]
2.2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科男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专科男护生职业态度总分为(5.13±1.02)分。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职业态度比较见表3。以职业态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专科男护生就业去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专科男护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者占69.51%,影响毕业生初次临床护理岗位就业的因素有入学原因、入学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程度、在校期间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父母及亲人对选择护理专业的支持度。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中,44.70%的人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而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中,38.50%的人第一志愿是临床、口腔等专业,因为分数低被调剂到护理专业。有研究表明,主动选择者对护理专业更有兴趣,更愿意在工作中投入热情,遇到挫折或较大工作压力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6],而被动选择护理专业可能导致职业心态不稳定,容易产生观望、转行或离职念头。虽然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中有27.27%的人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而选择护理专业,但通过入学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程度这个因素分析得知,该人群入学前对护理专业仅听说过,并不了解者高达49.15%,有17.80%的人表示没听说过护理专业,选择护理专业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在学习中容易表现出懈怠和不满[7],进而产生转行的念头。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学校应加强招生宣传,设计男护士宣传形象,多角度展示男护士群体的风采,加深社会对男护士的了解、认识,吸引更多男生报考护理专业。
表3 不同特征专科男护生职业态度得分比较(n=269)
表4 专科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中,在校期间喜欢护理专业的占60.22%,而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中,64.41%的人表示不喜欢护理专业。可见,在校期间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毕业时是否选择护理岗位。刘泽文等[8]研究表明,当青少年选择了与兴趣一致的职业后,容易对所选职业产生长期依恋,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护理教育者应积极培养护生职业兴趣,加深其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培养职业认同感,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在校时间。近年来,我校尝试实行学业导师制,每位学业导师对所负责班级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特征,适时进行护理职业宣教,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培养,使其真正热爱护士职业。
研究显示,父母及亲人对选择护理专业的支持度,对男护生初次就业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处于职业发展探索阶段,需要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等对其职业发展给予支持。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共同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
研究显示,自主创业者的比例居第二位,其原因与当前“双创”背景下[9],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有关。作为培养基层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我校依靠专业背景,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护理专业和创新创业课程有机统一,深度融合,依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护理人才培养全程,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3.2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科男护生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护士职业态度是护士个人对护理职业的看法、情感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也是护士对本职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护士素质要求和现状,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10]。本研究中,男护生职业态度总分为(5.13±1.02)分,中立偏积极。年龄、最高学历、毕业时间、婚姻状况、夜班次数、是否带教或有行政职务为其职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毕业一年者职业态度得分最高,而毕业2~3年者职业态度得分逐渐下降,毕业4~5年者的职业态度得分又逐渐升高。大多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对护士职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如:(1)工作压力大[11]。男护士大多在ICU、急诊、手术室等科室工作,这些科室工作量大,对体力要求高,工作时间不规律,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而高强度工作使其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上承受着巨大压力。(2)专业发展空间小,无职业成就感。一方面,护士职业分工明确、自主性低、工作重复性强;另一方面,与女性相比,男性在职业成就感方面有更高要求,这使得男护士看不到发展前景,进而影响其职业态度。(3)受婚姻状况影响。年轻人可塑性强,工作机会多,未婚者不会受家庭影响,一旦有合适机会,就可能离开护理岗位。已婚者考虑的因素较多,养家责任使其希望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反而有助于提升男护士职业获益感。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结果显示,最高学历为专科的男护生职业态度得分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原因可能在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和分析能力,并且这部分人群专科毕业时之所以选择学历提升是为了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而临床大量琐碎的基础护理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不符,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态度。我们可参考台湾地区的护理进阶制度[12],每一个阶段对在职教育、学术能力、行政能力有不同要求,每级护士承担不同工作和享有不同薪酬,从而增强职业与个人发展的信心,转变护士职业态度。
夜班次数同样明显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态度[13]。护理队伍中年轻女性居多,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女护士由于怀孕、分娩、哺乳的原因可较长时间免除倒班,无形中增加了男护士倒班的频率,频繁上夜班会打乱人体生理规律,对身心健康影响大,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陪伴家人,工作、家庭难以平衡,影响家庭生活,进而使男护士产生离职意愿。管理者需调配机动护士到轮值夜班护士不足的科室,控制夜班轮值次数,让男护士有相对正常的作息。
是否参与临床带教或有行政职务者对男护生的职业态度也有明显影响,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参与临床带教或有行政职务可增加其职业成就感,再加上这部分护士能力本身较强[14],职业态度也就更积极。因此,应鼓励男护士适时临床带教或参与行政工作,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足够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专科男护生临床护理岗位就业率,降低男护士离职率,学校应加强招生宣传;父母及亲人应给予男护生更多支持;医院管理者应给予男护士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进行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各种支持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弘扬奉献和敬业精神,使其看到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产生更大的工作热情,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只要及时干预和妥善处理,仍可留住大量护理人才,促进护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