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超声在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跟踪中的应用
2020-11-09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以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白瞳症、玻璃体混浊、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升高及斜视等体征。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早期病情隐匿,且患儿年幼无法主诉视力障碍及眼部不适,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
我们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间对26例(26只眼)通过临床检查、广域眼底成像术(RetCam)、B型超声、CT、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RB的患儿,比较分析在超声检查中RB患儿肿瘤的结构改变特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36岁,全部为单眼发病。患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白瞳征及斜视,或为患儿眼部体检时偶尔发现。
采用法国Quantel Medical公司生产型号Cine Scan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分辨率为1664点×384线×256灰阶(轴向分辨率0.04 mm) 。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部后眼睑涂适量耦合剂,采用横向、纵向及轴向多方式扫描[2]。在探查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调节仪器增益或同步进行A型超声扫描。
结 果
本组26例(26只眼)RB中,符合国际RB分期B组10例,C组9例,D组7例。其中内生型肿瘤19例,浸润型2例,其余5例瘤体弥散充满玻璃体腔无法分类。
超声图片显示不同时期大小的肿瘤超声学特征不同。小的RB肿瘤Retcam检查眼底时,表现为位于后极部隆起于玻璃体腔内的黄白色圆形占位病灶,B超显示局部球壁增厚向玻璃体腔内轻度隆起的中强回声病灶,病灶多位于视盘颞侧黄斑区附近的后极部,内回声为与球壁回声类似的中强回声,回声较均匀,较少出现钙化表现(图1)。
较大的独立内生性肿瘤表现为后极部丘状、类圆形向玻璃体腔内隆起的占位病灶,瘤体主要呈现中强回声,其内部或表面常可见散在的不均匀的钙化点或钙化斑样强回声改变,钙化灶后部相应的眶脂体内可见明显声衰减现象(图2)。
肿瘤进一步增大时玻璃体腔内可见局限或弥散瘤体播散,可表现为后极部大的母细胞瘤体,其周围可有小的种植样瘤体,合并玻璃体腔内脂状小团块样瘤体播散。RETCAM上可见脂样、团块状的黄白色玻璃体混浊以及边界不清的瘤体组织,有的B型超声表现为与球壁相连的斑片状中等强度回声病灶,病灶边界不清,其间可见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及声衰减,合并视网膜脱离者少见(图3,4)。瘤体继续生长则充满整个玻璃体腔。
RB瘤体经过化疗及局部治疗后,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回声明显增强。因肿瘤钙化,B超表现为瘤体整个表面呈明显强回声,而肿瘤内部及后部球壁因钙化阻碍了声波穿透,呈现明显的回声衰减现象(图5,6)。
讨 论
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来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成人中罕见。其确切病因不明。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其中25%为遗传突变,余为体细胞突变,亦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因素有关。从发病机制上看,位于13q14抑癌基因Rb1,双等位基因同时突变、失活,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3]。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可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白瞳症、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眼压升高及斜视等。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国际RB的分期[4-7]中肿瘤可出现视网膜下液,在各种眼科专著中也有RB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描述。我们观察的这26例超声图片中,19例内生型肿瘤均未见发现有视网膜下液的情况,即没有视网膜脱离的声像表现。2例浸润型肿瘤中一例在超声检查中发现漏斗状视网膜全脱离,脱离的视网膜增厚,视网膜层间可见点状钙化灶。另一例超声检查中肿瘤占据大部分玻璃体腔,未见明显视网膜下液,但眼球摘除后大体解剖眼球发现肿瘤沿视网膜浸润生长,导致视网膜显著增厚,呈灰白色鱼肉样增生,增生的肿瘤组织密度不均匀,其间见白色点状类钙化样斑点。瘤体组织与球壁间可见液体空腔。分析原因为我们的这批患儿,内生型肿瘤占73.08%,为大多数,浸润型RB只占7.69%,RB是来源于视网膜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内生型肿瘤其增生扩大首先是视网膜内向玻璃体腔一侧,随病情发展向玻璃体腔进一步种植扩散,后期才侵入视网膜下及球壁和球后,故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而常见于成人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或血管瘤,其来源于脉络膜层,向玻璃体腔内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周边的视网膜不能贴合在瘤体表面,形成肿瘤周边的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表现。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上,经确诊后不再一律摘除眼球,而是首先考虑保证患儿生命,在挽救生命的前提下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存患儿的眼球及视力[8-10]。我们搜集的这批患儿资料,没有发现继发性青光眼的患儿,也没有合并球后、全身转移的。可能说明就诊的这些患儿,其家属发现有眼部异常,即前往医院就诊,说明普通居民在小儿眼病的诊疗方面的健康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在全身及局部化疗,包括光凝、光动力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必须密切随访患儿的肿瘤变化,因RB具有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的特性,常危及患儿生命,一旦发现肿瘤在治疗中没有有效控制而增大,必须及时更改治疗方案,以免贻误病情,危及患儿生命。
临床上常规的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激光扫描成像系统(SLO)及最新的Retcam3眼科广角数字眼底成像系统,辅助检查包括B超、CT及MRI检查。在影像辅助检查中,眼眶CT扫描可以全面显示眼内肿瘤病灶及球后、视神经有无侵犯转移,但CT具有放射线,不适用于患儿的病灶随访;MRI与CT相比,无放射线损伤,但费用昂贵,且需要检查时全麻。B超检查具有无需麻醉,方便快捷,无放射线损伤、价格较低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患儿各类疾病的诊断及随访。为临床肿瘤的评估、治疗的选择、以及治疗过程中密切随访肿瘤大小来评价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保存患儿的视力和眼球,以及挽救患儿生命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