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声音景观建设研究
2020-11-08刘乃超曹海婷
刘乃超 曹海婷
【摘 要】听觉遗产民俗地图是以地域为基础,依托数字录音与数字艺术设计技术理论打造的原创手绘沉浸式交互性地图。该地图完整性地展现了济南地区记录在非遗名录中但大众却了解甚微的民俗文化,包括王皮戏调、砸山东、长清落子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声音类型。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济南城市声音景观建设,打造济南声音名片,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以听觉遗产民俗地图为中心展开地域现象性声音景观建设研究,探讨声音工作者如何构建地域性声像记忆,填补声音研究与非遗文化传承推广的空白。
【关键词】声音景观;听觉遗产;民俗文化
民俗声音文化是城市声音景观建设与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在研究自然环境与人文民俗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对打造城市声音名片有独特优势。以济南地区为例,民俗声音文化的分散化与孤立化使其有效继承传播与推广获益受到阻碍,散落在济南边缘村落的民俗文化面临失传危机。此外,声音要素对文创产业发展与现代城市声音景观建设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的特色声音,分析声音景观建设的现状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构想。
一、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与局限
(一)城市名片内容单调
工业文明后的现当代城市是包括工业、住宅、商业区且具有行政管辖功能的城市聚落。每座城市都具有特色标志与人文建筑,强烈的多元性,包容性吸引更多的人走向城市。但在高楼林立、璀璨夺目、道路铺设的普遍性城市建设下,城市间的区别逐渐模糊,逐渐呈现出城市名片同一化的局面:景观建设与城市宣传都以工业色彩冲击着大众感官,但也拉开了与大众的距离,毫无感情与生活气息的城市生活使新媒体时代下本就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人”加剧了其焦虑感与疲惫感,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也随之减弱。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以泉城文化与孔孟之乡闻名。但步入济南,首先映入眼帘的依旧是每座城市大同小异的写字楼与大型商务区。属于其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的老街老巷,老景老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比例逐渐减少,强烈的现代化气息使土著居民的地域归属感减弱,包括民俗文化声音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困境。近年来,为迎合国家提出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针,政府与社会人士也意识到推广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相关研究与活动,但大多停留在书面的记录,且大多停留在视觉感官的直接感受,缺乏通过听觉感官加以传承推广的方式。从城市声景建设的视域分析,也出现了叙事内容单调,未与生产生活、传承非遗文化相结合的局限亟需解决。
(二)景观建设感官失衡
不论城市景观建设的具体内容是地标建筑还是人文美育,视觉感受效果的记录感与体验感是当下城市景观建设的首要追求目标。人类通过包括五种感官的感觉系统感受物理世界,从而达到与内心感受的共鸣。视觉感受虽是最直接最主要的感受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1]如今的城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人类上千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进步与改革中形成的。感官体验的失衡会使人类对城市自然、社会、文化的判断与运用出现偏差,在不经意间错失重要信息。
民俗声音文化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听觉元素之一,其形式内容丰富,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内在根基。但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剧场、博物馆、民俗馆等民俗文化传统载体受到冲击,长期以来感官体验的边缘化与忽略性造成了行业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大量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传承与发展受到危机。
豐富听觉等非主流感官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形式表达,能够增加人类与其他城市符号的联系,增加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城市营销与宣传中达到更为全面的城市感受,一定程度上增加当下“城市人”对所居城市的依赖感与精神寄托,实现更为立体的城市景观建设。
(三)缺乏精神寄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在景观建设中具有独特韵味的民俗文化也逐渐消失。济南从西汉建城以来,随着溪流形成独特的“山、河、湖、泉、城”风土人情与城市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现代都市建设元素的介入导致老城区特有的城市精神特质与文化沉淀面临散乱分布及失传的现状。如“老济南站的钟声”,对于老济南人来说已经从单纯的功能性声音变成能够达到群体共鸣、精神依托的“声音记忆”,在关于济南听觉遗产民俗文化的研究中,这种声音属于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城市符号。正如人类时间观念的形成更多是依托于对钟声的听觉感受,声音环境的存在更有利于人们理解不同地域独特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城市景观的改造建设,1992年老济南站的拆除,这样的声音样本也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需要满足人们心理及情感上的寄托。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关于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呼吁也提醒着我们在城市景观建设与地方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将保护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融入生产生活中,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
二、济南声音景观建设与地域特色
基于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沉淀的必要性,将时代特色声音这一动态标志渗入其中。以济南听觉遗产民俗地图为依托,全方位、聚焦化的展现出地域特色与传统民俗的声音景观。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济南及其文化,保护这个历史古城的文化精髓,纪录属于百年济南的特色声音代表,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分类。
(一)知名景点区的声音景观
从地理位置来看,众多如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大众熟知的知名景点多分布与济南市中心,围绕在豪华的商业区之间。置身其中,最先听到与看到的便是网红小吃病毒营销式的宣传以及大型豪华商场;随着小路往里走,便能听到微弱的鸟叫声,泉水声,偶尔还有民间艺术家演奏的传统曲调;最有济南特色的当属出租车司机在接到游客时的那句“老师儿,去哪儿”的问候。但作为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济南虽然比较重视对知名景点的景观建设,同时也面临资源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挑战。
现代化的打造方式使旅游景区丧失了其本身最真实的文化底蕴以及最吸引人的地域特色。我们今天很难在大明湖湖边听到老艺人讲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趵突泉泉眼间不同时间段清澈治愈的泉水声也在城市的喧闹声中难以寻觅,曲水亭街的皮影戏也越来越现代化、商业化……游客逐渐产生“全国城市都一样”的审美疲劳。而土生土长的济南本地人在对自身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随之减少。这些声音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夹缝生存,如何将它们更好的保护纪录也引起了学界的探讨与研究。
(二)日常生活区的声音景观
老济南日常生活区的文化声音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作为济南人的生活场所,留存着属于济南的听觉遗产与文化记忆,也见证了济南城的更迭与发展。如今的大多数日常生活区随着经济发展,规模,功能,设施等都充满了现代科技感与工业化。与其匹配的声音景观也更多的是公园里儿童玩闹与汽车鸣笛等城市声音,环绕在居民区的人造喷泉也取代了自然泉水的声音。但新建立的城市景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地域特色的介入,导致生活环境缺失传统文化内涵,与济南地域的特色文化语境相背离。
鞭指巷作为济南传统居民区的代表,护城河边的流水声、路边小贩的吆喝声、老手艺人的做工声以及传统孩童玩具发出的特色声响等共同构成了整个街道的声景,也是济南区域特有的声景建设与文化印记。这些声音长期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最易被忽略。随着近些年对老城区的改造,原有的地域文化风貌逐渐消失,地域特色文化面临失传危机。记录并传承特定时代代表性的声音是当今听觉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日常生活区所存留的非遗声音痕迹越来越少,加之此类声音具有分类难、隐匿性等特性,需要更针对性的制定声景建设方案进一步保护与发展。
(三)地域民俗有声文化特征
民俗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创造并传承的文化,诞生并发展于民间,是特定地域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缩影。民俗有声文化是民俗文化的声音维度,也是作为城市声音景观建设中听觉遗产保护的重要声音符号。民俗有声文化种类多、内容杂、分布广,大体可分为音乐类和生活类两种。音乐类民俗文化声音是指如曲艺、民歌、号子等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生活类民俗文化声音即伴随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环境音,可以反映一定地区生活方式或民俗文化的声音景观。
民俗有声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已有民俗文化及声音产品的研究分析中,民俗的分散化与孤立化使该类文化的有效传承传播与推广获益受到阻碍,目前济南听觉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留存工作尚未系统化效率化的开展,使得许多听觉遗产日渐丢失。例如济南的非遗民俗文化遗产砸山东和加古通,虽已被相关部门记载立项,却未受到大众广泛关注。在研究济南平阴地区的王皮戏调时,传承人也曾介绍当地居民及年轻人对此类文化也了解甚少,许多散落在济南边缘村落的民俗文化面临失传危机,需要得到有效继承保护。也此外,声音要素对文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在城市声音规划建设中处于易被忽视的分枝。多数已被发现但未被熟知的民俗文化和尚未发掘的特色声音有待进一步发现与考究。
三、未来城市声音景观建设与数字化应用
(一)立体数字化城市声音资源库
数字化声音年鉴是以声景学作为理论实践基础,综合历史、文产、艺术、传播等各学科领域内涵,采用多构建、多覆盖、交叉性的研究方式,通过前期数据调研、中期声音拾录混制、后期声音建档整理,用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手段实现项目的稀缺性与完整性,最终建立立体数字化城市声音资源库。
该资源库以声音为基本媒介传播介质,以继承非遗、传承文化传承为主要导向,实现地方声音年鉴和交互式城市声音大数据库两个部分。地方声音年鉴作为城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迁的主要记录方式,为政府提供声音文史资料研究。交互式城市声音大数据库提供技术保障,前者提供内容,后者提供技术,从不同途径实现城市声音的研究与实践。
在资源库设想初期,针对济南独特的地域特色与城市建设,历时一年实地调查与研究,证实了资源库的可行性以及对城市声音建设规划的积极作用。也创新性地将声音记录与地方史志相融合,留档城市声音大事件,为政府提供系统化、分类化、专业化的声音档案库,凸显声音对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城市变迁等重要性与唯一性,加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传统声音与城市声音博物馆
城市声音景观建设的意义更在于聆听。声音博物馆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实物展览、以声音为主要展品的新型博物馆,使即將消失的、作为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濒危声景有被保存的可能性。在声景学、声音漫步、声音地图、声音博物馆的启发下,以济南“老巷”为例,北京胡同为参考,采集并珍存巷陌特色声音,以记录声景作品的传播和收听最为高效方式的“声音地图”理念为声音采集及项目推广提供启发。
“老巷”声音博物馆的发展模式采用“七步流程法”,通过研究理论与地方史志验证声音博物馆的可行性,在考察走访中对地域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声音的频率范围与实地环境,规划录音录像图;利用Zoom系列音效录音器、罗德系列电容话筒、AKG系列话筒等录音设备,X/Y、M/S等多类录音方式对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声音,周期性不间断式进行采录,在收集采录同期声进行视频拍摄,保证声音真实性。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史志,档案馆,图书馆)等途径,寻找相同或相似声源来模仿发声方式,拟音完成录制。利用音频效果器处理技术进行声音频率分析、混响处理并添加相应声场模拟器等,最终还原部分消失的声音。
(三)民俗文化的声音地图式填充
在已有民俗文化及声音产品的研究分析中,民俗的分散化与孤立化使该类文化的有效传承传播与推广获益受到阻碍。例许多散落在济南边缘村落的民俗文化面临失传危机,需要得到有效继承保护。此外,声音要素对文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多数已被发现但未被熟知的民俗文化和尚未发掘的特色声音有待进一步发现与考究。基于以上现状以困境,在前期数字化声音资源库以及城市声音博物馆的研究前提下,“听觉遗产民俗地图”应运而生。
交互沉浸式“听觉遗产民俗地图”以人文社科学为基础查阅相关民族地方史志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访特色聚落,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绘制区域民俗地图,融合实地录音与现代数字音频技术收集声音信息,挖掘与保护民俗声音文化,打造沉浸式“听觉遗产”地图,进而衍生“听觉遗产明信片”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声音文创产品;同时借力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将民俗声音文化进行推广。项目以民俗文化与新农村旅游结合,传统核心价值与非遗文化传承结合,听觉生态与实地录音结合。在新媒体视域下通过声音的采集与应用扩大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播力与认同感。
四、结语
民俗声音文化作为一个地域听觉符号的象征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化振兴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城市化的进程与互联网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不可避免的进步。立足于时代,探索发现声音文化遗产,以“互联网+”多平台联合催生民俗文化研发,推广声音文化产品,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国家民俗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支持,形成地域特色声音文化IP,推动城乡文旅新融合。在创新中传承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也是需要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基金项目:
此论文系济南社科《数字传播下的济南城市声音景观建设研究.JJNSK20C64》的项目支撑材料。
作者简介:
刘乃超(1981~),男,山东龙口人,博士研究生,校内副教授津贴,研究方向:城市声音景观建设;曹海婷(2000~),女,课题《数字传播下的济南城市声音景观建设研究》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