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贵州茂兰自然保户区民俗文化的保护
2021-10-15何叁高
何叁高
茂兰自然保护区民俗文化是当地特别的自然景观结合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民俗文化。茂兰自然保护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虽然依托民俗文化旅游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影响,保护形势仍很严峻。保护好当地的民俗文化,应抓住其特征,充分展示当地民俗旅游文化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办法,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活力,扩大影响,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保护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当地民俗文化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保护而剥夺发展权,主张原封不动地封闭式保护;另一种是强调发展而剥夺文化权,为追求“现代化”而不惜抛弃或破坏文化遗产。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消极封闭即不现实,也不能有效的保护文化;盲目发展既破坏文化,又不能持续发展。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活用文化遗产,特别是通过发展旅游业用活文化资源,应是一种对文化遗产实施积极保护的有效办法。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利于保护当地各少数民族生息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当地民俗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反过来,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也利于当地各族居民从传统文化的习得中认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真正意义所在。所以我们要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促进保护区的保护;借保护当地民俗旅游资源来加强民俗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使茂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谐共赢。
二、利用高科技记录民俗文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民俗文化地不断发展或消失,仅依靠传统手工文字记录民俗文化的每个变化,已经变得困难重重。因此,将民俗文化的每一项,包括:参与民俗活动的人,民俗活动的图像、声音、活动全过程,以及背景、场地、道具等细致的、全面的地运用数据记录下来,再通过高科技手段加工长期保存,更好的完成了民俗文化记录工作。當今社会各国传承保护民俗文化的新兴手段之一就是文化遗产数字化,我们可以采用数字化手段来抢救和保存民俗文化。记录好民俗文化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变化,为我们更好掌握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更深入地研究,保存和展示民俗文化提供重要依据。
对茂兰自然保护区所拥有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形态建设方式,对当地丰富、原生态的民俗旅文化源进行数字化创作,可使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广泛传播,并对世界产生影响,提高自身的城市竞争力,与此同时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得到了长远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且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传承保护方式可以推广到更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三、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民俗文化
在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过往仅靠简单口头或文字传承,但当今社会年轻人受现在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被有渐渐淡化了。因此,教育工作应义不容辞地将族群中保存民族风俗及其文化底蕴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通过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再加上学术研究提炼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持续投入必要资金和人力就必不可少了。除此还需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切实规范民俗文化保护,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制定政策法律法规,使得保护制度化、科学化。因此在保护区内建立生态博物馆,可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保存记录。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造就了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区内的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他们所生活社区的自然风貌、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等通通列入保护内容,纳入到建立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的范畴内。这样,茂兰的民俗文化就能通过生态博物馆这一手段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并能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生态博物馆也成文民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业。
四、建立自觉保护民俗文化的激励机制
作为茂兰民俗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是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保护者,是茂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利用者和受益者,但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者的角色。当地民众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茂兰民俗文化资源能否得到较好的传承保护,同时也关系着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如果当地民众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励,便会主动投身到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去,积极传承保护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釆取“分红制”的办法实施激励机制,每年拿出门票收入的大部分,按照村寨民居建筑保存的完好程度对村民实施等级不同的奖励,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俗文化环境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茂兰保护区应建立一种有效的、长效的激励机制,让当地民众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保护民俗文化资源为目的,并从中获得集体利益的。这样的话,由民众主动参与传承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热情被大力激发,并产生的民俗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终将推动此项工作的跨越式进步,从而促进茂兰民俗文化旅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