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基于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

2020-11-08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行山红色旅游旅游

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办公室;b.党群工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2.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中心 管理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1)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函》,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太行精神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太行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太行山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1]。

太行山地区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从旧石器时期人类就在此活动,留下了许多遗迹、遗址。近代以来,太行山地区更是英雄辈出。抗日战争时期,依靠巨大的天然屏障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太行山地区成为抗日前沿阵地,许多重要机关都设在这一地带,许多重要战役也在太行山一带展开。太行山的光荣历史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记录了太行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太行山高速将这些散落在太行山上的红色文化资源联接起来,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着力分析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资源,通过阐述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找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入分析高速沿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太行山地区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以期实现以社会财富反哺太行山,以太行山文化滋养社会的目标。

一、太行山高速及周边旅游与文化资源总体情况

2018年底,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并实现通车,该公路从张家口市涿鹿县到邯郸市涉县,全长651 km。途经涞源、阜平、唐县、曲阳、灵寿、行唐、平山、赞皇、内丘、邢台、沙河、武安、涉县等地,通车后进一步提升了河北与山西、河南的交通效率。太行山高速走向见图1。

(一)太行山高速具体情况

太行山高速沿线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太行山高速公路的通车缩短了京冀之间和省内多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为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图1 太行山高速示意图

太行山高速石家庄段包括从西柏坡到阜平段的西阜高速,以及从石太高速至邢台的平赞高速。石家庄段是整个太行山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河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重点项目,该段高速公路与京昆高速、青银高速、西柏坡高速和南绕城高速实现互通,形成高速公路网。公路网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相关公路的通行效率,对石家庄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平赞高速总建设里程约148.0 km,从井陉县小作镇至赞皇县南峪村,途经井陉矿区、井陉县、元氏县,并建设井陉、苍岩山、赞皇、元氏4条连接线,长42.0 km,设计时速80~120 km/h,终点到达邢台界。西阜高速公路石家庄段长33.8 km,起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经灵寿县到达保定市。西阜高速全线位于太行山西部山区,设计时速80 km/h。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西柏坡”的总体要求,西阜高速公路成为构建“大西柏坡”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太行山高速通车,对推动河北省西部山区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继承和发扬太行山地区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资源

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太行山高速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涵盖多种旅游产品类型,如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一二九司令部旧址、阜平县晋察冀烈士陵园、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邢台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唐县白求恩和柯棣华纪念馆等。这些红色旅游景区有重要机构旧址、重大事件发生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各类旅游资源的历史跨度长,记录了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成为传承太行山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太行山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形成系统完备的太行山红色旅游文化体系提供了资源基础。太行山高速沿线主要红色旅游资源见表1。

表1 太行山高速沿线主要红色旅游资源

太行山高速沿线旅游资源在河北省旅游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2016年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共有800个重要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太行山高速沿线旅游资源共有254处,占河北省旅游资源总量的31.75%。以石家庄市的两条段高速公路为例,其途径石家庄市7个县(区)共计87处景点,其中,有些景点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比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平山县沕沕水发电厂、平山县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灵寿县陈庄歼灭战旧址等[3]。太行山高速沿线文化资源丰富,与众多红色旅游项目联系紧密,太行山高速的通车,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汇集起来,更加有利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太行山高速沿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公民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价值导向。

(三)太行山高速沿线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太行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带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记录了这一地带的历史沧桑,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早期人类在此活动留下了许多遗迹、遗址,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小长梁与东谷坨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太行山文化不仅包括诸如始祖文化、古都文化、陶瓷文化、医药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充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坚守着当代社会的精神家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依靠巨大的天然屏障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太行山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战争的前沿阵地,太行山的光荣历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体现国际主义精神的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保定市阜平县晋察冀烈士陵园,体现艰苦奋斗和“赶考”精神的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体现“太行山新愚公”精神的李保国纪念馆等。太行山高速沿线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记录了太行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太行山革命精神和太行山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太行山又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这是对太行山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太行山精神更深层次的诠释,也是对太行山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教授,投入毕生精力,扎根太行山,使万亩荒山变绿,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体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心系百姓,依靠科技利民富民的时代精神。李保国教授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体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是对新时代太行山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诠释和补充。井陉“天路精神”,井陉县在修建“天路”时,财政收入只有6亿多元,作为一个贫困县,在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克服缺少资金,缺乏劳动力,工程难度大等困难,提前14个月修建完成“天路”,把人民群众的向往变成了现实。井陉“天路”将沿途2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串联在一起,使太行山深处的自然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变成了当地群众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这一地区客流量明显增长,餐饮、住宿、农家乐、农产品等收入实现大幅提升。

太行山下的井陉人从1958年修建绵右渠,到2016年井陉县洪灾后建设,以及2016年到2018年修建“天路”,都体现着太行山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和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这个新时代的英雄群体,为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发展红色旅游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太行山高速沿线有53个4A级旅游景区,集中了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太行山高速公路的贯通,对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尤其是红色旅游产业,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助力脱贫攻坚,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助力扶贫工作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做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工作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5]。2018年,国家旅游局要求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旅游脱贫质量和成效,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打好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战[6]。太行山高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实现全线通车,回应了当地群众的热切企盼,也符合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时代要求。

太行山高速沿线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红色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又能够将太行山高速沿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太行山高速通车前,这一地区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县的特困人口都处于太行山深处,由于交通闭塞,物资运输和出行都比较困难,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陈旧,简陋。这些地区的农村多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劳动力匮乏,许多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修缮,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当地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农业灌溉设施,加之降雨量少,作物收成低。这些因素导致当地农民收入低、脱贫难度大、贫困区域广,传统的扶贫方式对于这一地带贫困区的脱贫成效并不明显。

太行山高速途经的10个国家级贫困县,可以利用高速公路的经济效应,发展红色旅游,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进而实现河北省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平山县东王坡乡织纺沟村为例,扶贫工作组分析当地气候和环境,认为这一地区适宜水果种植,可发展寿桃种植产业,依靠太行山高速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寿桃种植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出售寿桃增加收入的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采摘体验、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农民经济增长渠道。2018年9月,平山县被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促进文化传承

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7]。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全面发展。

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太行山高速沿线贫困地区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能够对太行山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宣传推广作用,使革命老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公民普遍认同的思想道德标准,也是民族得以维系的精神纽带[7]。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

太行山高速沿线有很多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这一地区作为战争记忆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更有燕赵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历史见证。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能自觉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在太行山历史基础上形成的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提炼和丰富。通过不断融入时代精神,传承和发扬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更加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三、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目前太行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同质化、层次低、服务差等问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同处太行山沿线,大多景区的风景以山水为主,再配合人工造景,如台阶、亭阁、人工河道等,以致于各景点的景观相似度高,景区特色不明显。开发过程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容易引起游客的审美疲劳,吸引力和体验感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缺乏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很多红色旅游资源都是单独规划和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单纯为经济效益而上项目,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建设资金浪费,景区类型单一,特色不明显,难以形成系统的旅游资源体系。

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资源主题相对单一、形式相似、特色模糊,不利于体现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也无法使游客充分感受和认同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太行山精神。寻求特色化、差异化是新时代优秀红色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要想使游客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太行山文化,就必须深入挖掘和提炼当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并突出其特色,提高景点的吸引力和游客的认同感。

(二)文化层次较低

太行山高速沿线多数旅游景点过于注重景观打造,适当融入当地的文化和民俗有所欠缺,对文化的解读深度不够,游客的文化体验不足。一些当地特色产业也没有很好进行包装,红色旅游主题不够鲜明,景点内容单调,文化层次偏低。旅游产品设计形式缺乏新意,内容大多以图片、书籍、物品、建筑等具体形式进行展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较少。同时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思想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以激发游客的观览兴趣。这一地带的景点能够使游客亲身参与和体验的项目较少,尤其对广大青年人的吸引力不足,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部分旅游产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弱化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应。旅游产品和项目设计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多旅游项目还停留在直观层次,缺乏与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的合理导入不足,深层次的内涵表达有所欠缺。在对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过多的经济考量会从一定程度上削弱其社会效益和文化传承功能。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根本目的还是要传播红色文化和太行山精神,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

(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处在偏远地区,部分景区基础设施较差, 餐饮住宿、停车场建设、无线网络、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景点注重增加硬件投入,文化、服务等软实力没有随之跟进,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与当下提倡的建设智慧景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又过于强化红色教育功能,弱化了旅游产品的消费和休闲属性,旅游产品受众群体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些都与当地较为封闭的环境和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有关,要以太行山高速的通车为契机,全力提升景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资源融合不足

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风景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温泉度假等多种旅游资源,目前这些旅游产品之间还缺乏有效整合。旅游资源融合需要文化与景区的融合,这一地区很多旅游项目或单一体现对具体历史内容的回顾,或单纯以观光型的产品为主,与交通物流、餐饮住宿、衍生产品、互联网等要素的融合程度不高,产品老化、缺乏创新,旅游产品缺乏体验性、休闲性和科技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8]。此外,太行山附近地区大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旅游业的要素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项目开发缺乏高效的投融资渠道,这些因素对旅游资源和其他要素的融合都有不利影响。

石家庄市的标志性旅游资源西柏坡纪念馆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但景区与石家庄周边的驼梁、五岳寨、天桂山、温塘等旅游资源缺少呼应[3],没有形成一条龙式的旅游路线,缺乏优势互补、统筹开放的整体发展思路,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总体项目板块进行打造,以西柏坡为核心的精品旅游线路尚待完善。河北省委、省政府针对西柏坡地区存在的风貌破坏、交通瓶颈、产业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以一流的规划引领西柏坡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大西柏坡”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通过“红色引领、交通优化、环境提升、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五大战略,以西柏坡风貌保护为重点,充分发挥红色革命圣地的政治影响和品牌效应,通过优化交通、提升环境实现突破,提升整体环境风貌[9]。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形成包含红色教育、休闲旅游、度假消费的产业体系,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带动西柏坡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成为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范例。

四、太行山高速沿线发展红色旅游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太行山高速的建设开通,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发展和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要从多方面入手,发展红色旅游,实现文化传承。太行山高速的开通是沿线地区发展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契机,相关地区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挖掘当地优秀文化和特色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红色旅游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参见图2。

图2 红色旅游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一)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统筹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涉及面广,关联方多,综合性强,太行山旅游具有跨区域、多层次的特点,需要由政府主导,改革创新旅游发展管理机制。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的发展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以及行业、部门等方面的壁垒,建立统一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资源整体布局,推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实现综合效益。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太行山高速沿线区域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注重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相关工作责任制,形成全民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全社会宣传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格局。

目前太行山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各地应当围绕太行山秀美壮丽风光和优秀历史文化积淀,在树立太行山旅游和文化大品牌方面加强合作,这是当前实现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当地各类资源,认真调查、登记并对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各地旅游资源特色,统筹规划,整体发展, 实现协同发展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认真分析当地资源类型,对于具有相似历史背景的红色旅游资源,各相关行政区域要加强协调联动,做好顶层设计,联合制定规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对于时代不同、类型不同的红色旅游资源,要按照历史顺序做好衔接和延伸,分析旅游产品的相关性,丰富资源内涵,拓展游客视野,避免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相互割裂,形成具有连贯性的红色旅游资源体系。

(二)深挖当地文化资源,提升景区文化层次

在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要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内涵,提升当地景观的文化层次。通过查询、收集、梳理各种史料,对太行山高速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整合和提升,同时运用先进手段加以创新和深度开发,丰富太行山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高其吸引力。比如建设村史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整理相关文献、典籍、实物等,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游客,提升文化的耐读性和可传播性。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宣讲形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红色旅游资源品位。让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收藏的历史、文物和书籍都活起来,使其成为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景观。

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资源品位方面,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基地在太行山高速沿线的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包括李保国陵园、李保国纪念馆、李保国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河北太行植物科技馆四个部分,其中河北太行植物科技馆是河北省首家以介绍植物为主的科技展馆,展馆充分利用动漫、实景沙盘和3D打印等现代手段,充分展示了太行山种类丰富的珍贵植物资源。采用声、光、电、实物模型等现代手段,充分展现了李保国教授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扎根太行、无私奉献的爱党爱国情怀,使游客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整体设计理念新颖,建筑及内部装饰风格典雅质朴,展示形式丰富,容易引起游客的共鸣。游客在学习李保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太行山的自然资源知识,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思想境界也得到提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各景区在现有的基础上,应当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做好服务工作,提升景区软实力。比如在景区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建设与游客规模数量相适应的停车场,提升餐饮和住宿服务水平。既要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又要提升服务水平,比如餐饮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酒店的卫生状况、讲解员的知识储备等。要加强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

在旅游资源项目建设中,要发挥政府在协调、规划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融资模式运营红色旅游产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和社会主体参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项目,利用政策和资金优势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采取景区收入股份化、合作化等模式,充分调动景区周边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科学引导当地群众投资餐饮、住宿、商超、农家乐等项目。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礼仪和安全培训,强化监督管理,保障规范经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托太行山高速公路的便利条件,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周边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卫生、无线网络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互联网+旅游”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红色智慧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票务系统、客流量监测系统、三维导览系统、虚拟体验、在线支付等设施设备,优化游客体验。围绕太行山高速,加强支线道路和交通体系建设,打通太行山高速与红色旅游景区的“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资源融合,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

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可将遗址、物品、影像资料等红色资源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有效融合,回应游客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需求,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实现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共鸣,通过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形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其他旅游业态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比如,井陉“天路”沿线的吕家村,把独特的理念运用到传统村落的开发中,使吕家村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与活力,成为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在太行山高速沿线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将红色旅游资源同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联系起来,加强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建立红色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相互补充的综合旅游区,打造综合性旅游产品。比如,位于太行山高速沿线的邢台市前南峪抗大旧址和李保国纪念馆,将前南峪抗大精神和李保国“太行新愚公”精神有机融合,结合李保国带领太行山群众艰苦奋斗事迹和太行山绿色发展历程,以及抗大革命斗争和建设历史,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利用富岗苹果品牌资源优势建设农业旅游特色小镇,利用邢台绿岭核桃品牌建设绿岭农业小镇,通过旅游消费有效提升当地经济收入水平,成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范例。

(五)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文化传播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红色旅游景区在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是太行山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在实现文化传承过程中,要对照时代要求,利用现代手段,对那些具有传承意义的优秀文化进行创新和再加工,按照时代特点合理融入现代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运用现代表现方式,使之与现实文化融合,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部分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更希望了解当地文化。以井陉“天路”为例,“天路精神”表现了太行山群众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依靠自己的双手,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这是太行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建设“天路”,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将沿途2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串联在一起,将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有效融合,使这一区域成为井陉全域旅游的先行示范区,游客在观赏“天路”景色的同时,深切感受到艰苦奋斗的“天路精神”。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天路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也得以传承,实现了文化传播功能。

(六)丰富宣传手段,拓展文化传播视野

要拓宽文化传播范围,挖掘文化传播深度,必须丰富宣传手段,拓展传播视野,提高传播质量。一是建立专业的讲解员和导游队伍。作为最直接的文化传播者, 讲解员和导游是宣传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他们要具有端庄的仪容仪表、清晰的表达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讲解员要加强学习,丰富文化知识积累,要在了解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准确、客观地介绍当地的革命和发展历史,使讲解的内容更加丰满,富有内涵和感染力。二是制作宣传材料。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要做好旅游文化宣传材料的编制工作,采用绘本、导览图、导游客户端等形式,让游客在游览结束后仍然可以有回顾景区风貌的凭借,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全社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进一步拓宽向社会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三是创新红色旅游宣传手段。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项目营销与宣传,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等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影响力,利用VR技术、3D技术等对传统文化场景加以再现,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结合,增强红色旅游宣传效果,打造红色旅游知名品牌,努力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结语

太行山高速沿线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资源形式多样,历史跨度大,特别是承载和记录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的重要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太行山精神,对于当前助力扶贫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太行山高速沿线区域的红色旅游项目和文化传承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以太行山高速的开通为契机,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景观资源和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增强红色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性。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业,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发展红色旅游业,能够使太行山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范围内传播,实现弘扬良好社会风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太行山红色旅游旅游
《太行山写生》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太行山(外二首)
旅游
太行山上忆当年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