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教学思考

2020-11-06王茹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教学

王茹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不断推进。然而,高校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明显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本文在阐述该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在改革背景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进措施

一、引言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部署及政策安排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2016年财政部出台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不仅为新时期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见,随着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准则制度的不断推陈出新,社会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会计人才的重任,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也对该门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意义、加深对改革的内容认识及毕业后顺利地适应相关岗位工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需进行相关改革。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融合性较强

根据现代会计理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属于会计学两大分支之一。与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会计政策性更强,很多问题不仅涉及会计工作本身,而且与财政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公共管理理论、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密切相关[2]。所以,该门课程不仅涵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还会涉及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公共事业管理等财政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知识。课程涉及领域广,具有一定的交叉融合性。学生在学习时要与已学习的企业财务会计进行明确区分,需建立新的知识框架。

(二)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并陆续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2012至2014年间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但是,传统的预算会计标准体系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难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建立能够真实反映政府“家底”、绩效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政府会计体系[3],2015年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10项具体准则、《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及两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公告等有关制度文件。因此,随着相关文件制度密集的颁布,切实需要该课程授课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任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吸收中央最新文件精神、理解理解政府会计改革本质,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课程内容较丰富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即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由于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核算时已将其纳入政府会计核算部分,课程非营利组织会计部分主要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其占比较少。课程政府会计部分占授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政府会计的核算主体主要是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政府会计改革后,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由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系统”构成,二者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相对于实施多年的预算会计体系,此次改革更强化了财务会计核算。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讲授政府预算会计知识和政府财务会计知识,还要讲授如何进行平行记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由于改革后的政府会计确立了“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即3个预算会计要素和5个财务会计要素,导致政府会计学习时会涉及103个会計科目。所以,该门课程会涉及不同核算主体和准则制度,故会计科目较多,账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课程内容较丰富,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各会计核算体系架构。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课时较少、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教育是以企业会计为主,较少关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三甚至是大四学年开设,学时设置较少,有的高校该门课程仅有32学时。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是学习企业会计准则及实务,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会计类考试时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内容占比不高,毕业后更进入企业工作的概率会更高,所以,对于这门课程无论是从学习热情、精力投入、重视程度以及学习效果都不及企业会计准则和实务的学习。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内容较丰富,“双基础”、“双功能”和“双报告”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其传授给学生是十分困难的,更不用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讨论、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了。有限的课时极大程度的限制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无形中增加了授课的难度。

(二)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首先,高校从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的老师较少,多数教师从事企业会计理论及教学研究,从事研究的教师数量较少是制约政府会计人才培养的瓶颈。其次,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任课教师不仅需具备会计类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政府预算管理》等有关课程知识。该门课程多数任课教师仅擅长会计类专业知识,缺乏该课程所涉领域其他专业知识储备,所以导致教师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精神实质的理解有差距。第三,多数会计学专任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参与教学工作,参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受到课时量的限制,任课教师为了能够及时完成授课任务,多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授课。在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对课程知识点的大量输入导致学生更多被动接受知识,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加之政府会计改革后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知识点多内容复杂,核算过程中还涉及103个会计科目,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又极易产生混淆,因此,课堂教学授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学生也会感受到该课程学习的枯燥,进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四)课程实践教学缺少实践性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实习比较困难,实践教学的实践性较差。主要原因在于该课程主要介绍的是政府会计内容,而政府会计主体相对较少,并且政府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极有可能涉及机密信息,所以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政府会计实地实践机会较少。所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践更多依靠校内实训,但是校内实训缺乏能够支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后有关实践教学资料和实操性训练,极大限制了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且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最终,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无法达到社会需求,与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

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财税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自身不断发展,社会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所以提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是积极顺应改革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需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逐步由专业选修课向专业必修课转变;需重塑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理念,修改教学大纲,大力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加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能够有时间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和精神以及今后改革方向等教材中未体现的内容进行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让课程不断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才。此外,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以及会计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政府与非营利会计分数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该课程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才的关键是该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及教学水平也决定着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该课程交叉融合性较强,所以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授该课程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政府会计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课余还要对财政学、公共管理专业的有关课程有所涉及,不断自身知识结构,能够对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高校可以出台鼓励措施,积极引导会计学教师申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关的研究课题,促使其能够及时关注该门课程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改革热点,积极参与有关研究中去,进而提高授课内容的有用性和时效性。此外,高校会计类专业所在学院应积极与本校财务部门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选派该课程授课教师到政府会计有关主体进行实践,教师也应通过社会培训、实地调研及访谈等形式积累该课程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进一步丰富授课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满足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的需求。教师应紧跟改革步伐,将对比教学法贯穿课程教学始终。通过对比法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点,例如在授课时通过与企业会计对比,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开始就能明确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异同点,使其对会计学体系有整体认识。在讲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时,由于二者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履行的社会职能有所不同,事业单位核算所用的收入和费用科目要比行政单位多,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对比学习,找出二者异同,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此外,通过对比政府财务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使学生可以更好理解“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内涵。授课时教师也可以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平行记账运行机理时,结合基本理论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平行记账的原理以及操作条件,让学生能够理解政府会计改革中推行平行记账的意义,并在实践中能够判断哪些情形需要进行平行记账。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编写案例或例题,将政府会计改革中的社會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力争将教材内容融入到教学案例当中,借助图表深度分析讲授政府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思考,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及判断力。由于会计专业学生到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实践的机会较少,所以,教师更应注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践。首先,应对现有实践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具有实践性仿真性实践资料。其次,以原有实验平台为依托,建立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模块,使学生通过此模块模拟实践政府会计“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核算体系。第三,引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或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实务专家。在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可以引进相关领域专家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指导毕业论文、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弥补实践教学实践性不足的情形。

参考文献:

[1] 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二[J].财务与会计,2017,(1):6-10.

[2] 初宜红.高校政府会计学科建设刍议[J].财务与会计,2017,(07):74-75.

[3] 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夯实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问题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5,(12):13-16.

[4] 江书军.政府会计改革视角下的预算会计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17,(24):115-118.

[5] 李志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75-80.

[6] 周曙光.高校政府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86-87.

[7] 晋晓琴.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政府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4):86-87.

[8] 朱义令.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政府会计课程教学思路与教学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20,(3):113-116.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