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内涵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分析

2020-11-06王玉如康皓博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小企业

王玉如 康皓博

摘要:供应链金融既使中小企业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得到解决,还为核心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从供应链金融内涵研究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分析,为深入促进供应链金融提出了保证。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核心企业;中小企业

前言: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银行将划拨更多的资金用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要想让核心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精细管理企业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初步筛选能够降低银行的潜在风险,只要核心企业自身不会出现重大的经营问题,供应链条就不会出现重大风险,一些个性风险银行还足以承受。

一、供应链金融内涵研究

近些年来,供应链金融被称为是“银行交易性业务当中最热门话题”。相关数据表明,国际性银行的供应链融资是流动资金贷款领域至关重要的业务增长点。通常情况下,特殊商品从采购原材料、中间制品、最终成品,到销售网络将产品安全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止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它把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连成整体[1]。在这条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因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较大规模、地位强势等,通常会严格要求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价格、账期、价格等其他贸易条件,进而使企业产生巨大压力。这些上下游配套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融资,导致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甚至造成供应链失衡。“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点是在众多供应链中找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不断向供应链提供资金支持。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依据研究历程能够分成四个阶段:其一,以银行为主体的阶段。专家学者们站在银行角度分析,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定义,认为供应链金融是能给中小企业提供有效融资的一种全新模式,贸易金融和物流金融是该模式的具体方式。其二,以供应链参与者为主体的阶段。专家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从单一的银行转而全部产业,具体的时间也开始从要素转成结构和流程。其三,互联网阶段。将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有机整合,使供应链金融具有丰富内涵。供应链金融和主体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建立起虚拟产业集群和金融生态圈,有机整合管理价值链。其四,智慧阶段。它能够增强金融科技的实际应用,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并且其资金来源是科技服务的提供者联盟与生态搭建者,同时全面参与到信息与数字管理的流程当中。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一)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

识别金融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基础工作。它主要是指供应链的判断、分类、所面临的风险过程。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初期阶段,必须要识别与分类潜在风险因素,从而确定风险性质。虽然供应链不会在建设阶段发生全部风险,不过解决风险因素的有效阶段是初期识别阶段。所以,在建设供应链的阶段就要务必严抓风险识别。假如在发生风险事件后再采取防控风险的措施,会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营。

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一方面能够用经验与感性知识充分判断、识别供应链风险,也就是使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等;另一方面整合、分析、归纳、整理客观会计、风险记录、统计、业务数据等也是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关键方法,也就是在风险识别中使用分析法充分把握。

比如:某企业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于及时调整银行对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的信贷;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一贯行为与发生重大项目资金周转困难时,如果核心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银行的信贷风险要转移到上游供销商或下游经销商。

(二)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最核心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它成为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2]。因为信息具有不对称性,所以资金的提供方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完全获取相关的信用信息,再加上供应链金融具有传导性,就会放大和聚集信用风险,所以要特别关注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识别和测度。比如:某企业为改变融资困难的现状,使用供应链金融,并在控制风险措施方面,采用扩宽客户群并且强化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数据库、采用风险预警制度与贷后管理制度,同时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上,还吸引高素质人才,扭转了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并提升资金运作能力。另外,企业还通过监控平台和风险管理工具,电子化完成供应链的业务评级、授信、申请、审批、放款等全部流程,同时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动计算供应链业务的风险容忍敞口,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发布预警。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主要是采用合作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企业把一些业务通过外包的形式降低风险、提前制定预防措施规避风险、使用金融产品与组合降低风险的损失。从当前形式来看,我国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与稳健的风控,从理论角度来说,处理风险管理需要按照四步走:识别、度量、控制、处理,以及风险转移与风险回避等其他五种风险管理的重要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和银行重新建立合作关系进而降低风险规避机制发生失灵的概率。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风险管理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必须要依据当前出现的新特征,从而制定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风险管理战略迎接新的挑战。一些专家学者在降低与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主体方面比较偏向于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银行需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从而降低或转移银行的贷款风险。从目前来看,结构性授信安排与现金流控制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手段。

结论:总而言之,将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并非是单向流动的金融模式,而是可以形成多方共赢局面的商业生态系统。所以在当前线上化的大趋势下,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主体需要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对供应链金融内涵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分析与管控,使我国供应链金融向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整合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红,田原.供应链金融内涵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济问题,2020(07):53-60.

[2]余新春.供应链金融之于供应链风险管理[J].纳税,2019,13(22):161-164.

作者簡介:

王玉如(2000-04-18),女,汉族,辽宁省辽中县,本科,辽宁师范大学。

康皓博(2000-09-04),男,蒙古黑龙江省巴彦县,本科,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小企业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