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建构探析

2020-11-06史玲燕代斐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

史玲燕?代斐

摘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在其发展背景下,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构建。本文首先对红色文化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以及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进行构建的重要意义,最后建设性提出了在红色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构建途径,希望能够为从事党政方面工作的人员带来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红色文化;概念;价值;马克思主义;构建方法

红色文化是我党在带领我国人民长时间努力拼搏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它的内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如何基于红色文化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所有党政工作人员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底色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一种理性精神文化,具体而言是指党领导下的我国人民在长时间拼搏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当中形成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一种文化。红色文化也包含对外来优秀思想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第一,从时空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红色文化在近代开始形成,它孕育在无数为新中国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当中;红色文化正式起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赋予了红色文化生命,并且在近一百年的历史中发挥着自身巨大的价值,最终形成了对应的文化意识形态。

第二,从形成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红色文化背景之下,是五千年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正是因为这些优秀且多元的文化,给红色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沃土;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核为马克思主义,它给红色文化的发源与延伸进行了方向指导,是红色文化的核心;红色文化的群众基础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红色文化长盛不衰的推动者;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为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所开展的各类实践性活动,虽然这些活动最终效果存在差异,但是给红色文化的推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三,从红色文化构成的角度开展分析,红色文化包含有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三大构成要素。其中物质文化为红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各类经典文艺作品;制度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所制定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纲领的理论、方针、政策等。精神文化是指红色文化对大众精神上的引领,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坚定的信念。

时至今日,红色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形式多元化的积极文化形态,是共产党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让中国成为一个具有超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文化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立场高度认同并追求,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作为自身行动纲领。它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更包括了相关理论当中所涉及到的现实追求(如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朝着新的目标开展建设、实现宏伟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而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这一时间节点上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含义。

当前,我国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因为构建主体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即年轻人今后将成为各行各业赖以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排头兵,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建设和稳定,不仅可以让年轻人群体拥有正确的精神追求,也为青年人在今后奋斗过程中提出了明确目标。

三、红色文化视域下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红色文化的情感号召力

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信仰体系,因为从该信仰的自身性质进行分析,它是为我国人民群众以及年轻人所接受并高度认同的,但是从笔者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仍然存在大量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只停留在理论的粗浅了解和基本信任层面,没有对其形成有效的情感认同。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因为传播方法的单一和落后,致使青年人在学习相关理论的过程中感觉空洞、乏味,不能与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最终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传播过程中对青年人群体的吸引力越来越低,由此妨碍了青年群体对其的信奉。

而在红色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得到丰富,红色文化中所传承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对于强化青年人群体的思政教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为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就是无数真实的故事,一个个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而毅然选择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成为了青年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鲜活教材,能够唤醒青年人对那一段历史的兴趣,给青年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打下良好基础。

基于这一前提,党政工作人员必须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构建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把红色文化的诞生、传承以及发扬和信仰的建立进行有效结合。让广大青年群体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要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高度融合,提高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习热情。

(二)发挥红色文化的熏陶功能

实践证明,社会环境对人类个人思想和实践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长远的。因此若想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长期处于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当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而在此当中,需要充分利用该信仰和红色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就是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熏陶功能以及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多种文化载体形式,让人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被红色文化所感染熏陶,最大限度地發挥红色文化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政府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在管辖区域内建造红色文化景观,将红色文化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度融合。例如:在青年群体当中,大学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可以在大学校园内构建红色文化景观,并构建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氛围,在校园内设置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在我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题词和相关背景故事等。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陶冶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怀,同时也强化了青年人对正确信仰的了解,为今后青年人信奉正确的信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因为青年人是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群体,因此在基于红色文化来构建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也必须要充分考虑青年群体的身心发育特征,通过以下形式,开展有效教育。

第一,把红色文化引入国民的信仰教育活动中。红色文化的内容全面,包含有物质、制度以及精神层面的内容,因此在针对青年群体的信仰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让青年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解。

第二,对青年信仰教育的组织方法进行创新。红色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若想要得到青年群体的普遍认同,必须要改变原来单调乏味的宣讲形式,创新信仰教育的组织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依靠建立红色课堂、开展红色文化大讨论、播放红色电影等方式,把红色文化和青年人的信仰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青年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为青年人树立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榜样的力量可以对青年群体进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指导,这对于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将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宣传模式下,广大人民群众是不能充分全面了解到思政教育的真正内核的,必须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才能让思政教育的效果得以最大化,也让更多人接受到信仰教育。

四、結束语

整体来讲,我国青年群体信仰缺失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为了能够有效逆转这一局面,基于红色文化开展针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党政岗位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红色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让全体人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丰富,并且精神生活也得到有效地满足。

参考文献:

[1]朱觉萍,李云.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与进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1):111-114.

[2]戴青兰.红色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价值及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2018(03):89-92.

[3]邓鹏.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5):124-127.

课题信息:

2018保定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红色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建构探析,编号2018022。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