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英文)》课程建设及反思

2020-11-06殷磊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殷磊

摘要:中国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越来越受到外语教育界的关注,不少大学开设了相关的外语课程。《中国文化(英文)》的课程实践及课程建设表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成就都应该纳入到大学外语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

在我国外语学习几乎贯穿了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各个阶段,人们也基本有着这样的共识: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语言本身,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能够表述、承载、象征文化现实。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基本是专注于目的语文化教学,也就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而很少涉及我们自己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和教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面对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中国文学失语症”。失语症(aphasia)源出医学术语,指由于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00年10月19日南京大学教授从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在该文章中,他首次提出了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是处在被忽视的状态。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和互通,只侧重一方的跨文化交际不是真正的交际和交流,是文化输入和侵染。自此之后,对在外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逐渐受到外语界有识之士的重视,也激起处在教学第一线的外语教师的共鸣。

一、《中国文化(英文)》通识选修课

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将英语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学习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用英语介绍本国文化的能力。笔者在2017年的秋季学期和2018年的春季学期为2016级本科生开设了《中国文化(英文)》通识选修课,教材选用束定芳、安琳主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教授的内容包括中国神话传说、名胜古迹、中华饮食文化、茶文化、戏剧、书画、汉语发展与演变、儒家思想、中国古典诗词和明清小说。因为是首次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选修课,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的态度和诉求等相关的数据对于今后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于是设计并发放有关这门课程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十分必要。

在回答“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吗?”这个问题中,两次课程的同学分别有高达85.92%和89.72%的同学表示很少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表示没有接触过的也分别占到了9.35%和13.15%。在回答“你认为在用英文表述中国传统文化时会遇到的困难”的问题时,不知道相关的英文词汇高居榜首,高达85.05%和82.14%,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仅占9.35%和13.15%,另外学生们不认为“不能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语句结构”是导致他们不能有效地进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这一项仅占5.61%和4.69%。这说明,学生们有非常强烈的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愿望,而且他们认为相关的英语词汇接触太少,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来进行有效的英语表达。在回答“你认为获取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资料困难吗?”问题时,两次课程分别有49.53%和46.01%的同學认为困难。在被问到“你从哪些渠道获得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资料的?”的多选题时,网络,课堂讲授占比最高,分别为89.72%和85.05%,89.2%和85.92%。这样的数据表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没有完全兼顾到学生的需要。

因为内在的兴趣指引,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比如,在讲到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时候,笔者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对于龙的理解和认识做了一些比较,学生们感到非常兴奋,表示之前并不十分了解龙在东西方文化中巨大的差别。之后要求他们在课下查找资料,找出凤凰这个在中国文化中的吉祥物的含义和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同学们主动请缨,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基于龙凤吉祥物的讨论,学生们写作了中西吉祥物对比作文。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单元中,笔者提前布置了几个思考题,茶和禅宗的关系,中国茶和英伦下午茶的制作,茶和咖啡的文化含义等,邀请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待到上课之时,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制作的英文展示图文并茂,讲解详细清晰。学生们的展示和讨论结束之后,观看了一个几分钟的小短片,从这个短片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茶叶这个英国家庭须臾离不开的东西竟然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导致英国向满清政府开炮的原因,也认识到国家贫弱就会受到别国欺压,百姓受苦受难,激发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如果说讲解西方龙和东方龙的区别,让学生们有了比较和求同存异的思想,那么这个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讨论,就是非常生动的思政教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教育更容易被青年学子主动接受。

中国文化英文课程充分利用一平三端的网络教学平台,每个单元的补充和扩展资料都上传到教学平台,供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发布讨论和作业,帮助学生检测阶段学习成效。测试包括对错判断、选词填空、匹配选择、翻译等题型,整个测试的重心是在检测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观点陈述。在测试题中采用了简答题来代替以往大学英语考试的常规作文题。简答题不仅能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够诱导学生就所学过的中国文化的知识点进行思辨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学期结束时,同学们成绩合格率达到80%,总的来说这门课还是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学生反馈不错,教师也在教学中体会了教学相长的美妙。

二、课程的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走出国门到欧美国家念书,实现教育的国际多元化,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年轻学子来到异国他乡,文化碰撞的心灵震撼是必然要面对的。在和国际友人交往的时候,中国的青年一方面在接受异国文化的浸染,另一方面也在向他们的异国朋友传递中国信息和中国文化。在这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际目标实现的质量高低或者成功与否。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和自豪感的人,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不仅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其他课程也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要素,大学英语课程要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在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迷失自我,造成盲目的崇洋媚外。

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既能欣赏多元文化、又能坚持中国立场,既能运用英语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文化思想,又能够以中国人身份用英语得体、有效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特色传播给全世界。董霄云曾指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而且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两种文化相遇,只有区别没有优劣;尽量去理解、容忍、接纳对方,而不是排斥、敌视、污蔑对方”。大学英语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的原则,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讲到中西方节日时,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中秋节和美国的感恩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做对比,看看东西方文化中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表达的异同点,增强学生的比较思维与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学会通过他国文化视角来看待文化的差异,加强不同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这个教材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四大发明”“汉字书画”“唐诗宋词”等等,或者是世人皆知的中国茶文化和饮食文化,这些当然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璀璨耀眼的部分,但是缺少了进入现代时期的中国文化。怀旧崇古可以凝聚民族心、增强民族归属感,但是缺乏当代性就不能持续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眼光,无法在年轻的心灵中引起共鸣,青年学子们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但是内容古老,不适应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现代化这一个经济和文化的潮流从欧洲生发,进而随着资本的扩张蔓延到世界各地,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成为了现代化生活中的标杆,原本是补充两餐之间空隙的英式下午茶变成了精致生活的标志,如此等等这类的现代化生活的代表都充斥着欧美西方文化的元素。中国文化则代表着传统、田园这些和人们实际的都市生活有着很大差别的意象,现实生活的悲欢喜乐只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关,这无形之间拉大了人们和中国文化的心理距离。另外,无论是中国的孔子学院还是国外的中国文化节,脸谱、灯笼、汉服这些非常中国的文化符号被张贴起来作为一种象征和广告,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文化的传播仍以浅层次的显性文化为主,包括服装等物质文化产品与包饺子等文化实践,而缺乏隐性的深层次“文化观念”的传播。孔子、老子等古代先贤当然被人们世代敬仰,他们的思想穿越千年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但是当全世界各国快步进入现代化和全球化时期后,我们是不是也應该思考一下,作为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国度,中国在现当代应该为世界贡献怎样影响深远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俞希.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国外外语教学,2003(03):6-1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7).

[3]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5):67-70.

[4]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14-18.

[5]李娅琳.我国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04):108-110.

[6]柴慧.文化主权意识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建设[J].海外英语,2019(09):15-16.

[7]赵海燕.中国英语教育与民族文化复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6(02):109-115.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软件工程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