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德育模式创新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06李亮
李亮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立德树人”就是要以德为先,兼顾智、体、美、劳,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素教育的核心理念。“德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应用它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成效,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模式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195-01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快速发展,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由于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情感、心理以及明辨是非方面都不成熟,所以会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思想扭曲、沉迷游、抑郁症甚至轻生等,存在这心理和道德上的诸多问题,很多班主任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进行手思想教育,不知道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不会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不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班级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精神涣散,纪律松散,班级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整个班级如同一盘散沙。因此,需要高中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德育模式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一、德育模式的内涵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的德育活动结构以及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多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研究德育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当代各国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来诸多的德育模式有发展模式、体验模式、还有学习模式活动模式等。这些模式可以有选择应在在班级管理。应用这个德育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班级建设。
二、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基点做法
(一)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用发展眼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要做到眼里有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教师不要高高在上,要俯下身来跟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影响成长的不良因素,掌握沟通技巧,对问题学生怀有博爱之心。在班级建设中放手让学生去管理,信赖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
(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加强品德修养学习,建立和谐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积极向上、和谐民主氛围,在充满爱心的班集体生活,会给人智慧和力量,使人感到温馨愉悦,如沐春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的大家庭中同学之间亲如兄妹,学习上你追我赶,互助共赢,生活上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巨大的凝集力,这样的班集体建设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班级建设,所以,教师要利用好班级这分肥沃土壤辛勤耕种,让每一棵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要制订良好的班规,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规由班级委员会拟定全班同学讨论修改通过,制定实施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对学生的纪律要求要有一定的高度,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文雅谈吐。班级环境以及文明就餐一系列行为训练,可以在用弟子规来指导学生道德行为。
(四)创新德育模式,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在班级中健康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把培养道德情感作为班级管理主旨,把情感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一个手段,传统式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德育教育需要,体验式教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的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应用这个模式,会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关注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终极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个生命主体,道德的产生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总和。所以高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要求学生 知行合一。在当前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在班级管理中也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实践中寻求人生的美德与真理,提升学生的道德取向,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五)创新德育模式,开展以活动为重要形式的班级管理
和谐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给学生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会给学生枯燥的学生生活带来激情,带来活力。可以利用班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比如每年的四月在“世界读书日”举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征文”、“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等系列读书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还可以开展“校园爱心志愿者活动”帮助学校有困难的学生,奉献爱心,“有你有爱,困难不在”。还可以举行班级拔河比赛,在比赛中学生感受班级团结力量,提升班级向心力。举行书法、绘画、棋类比赛,国庆节举行爱国主题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普通高中在提高教学质量前提下,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德育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礼恩.普通高中德育模式创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2019(32):29.
[2]陆英.浅谈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教研论叢,2015(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