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1-06曾令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曾令军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终生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做了具体的阐述说明。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又主要分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四个大的板块。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实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本文即对此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004-01

引言

古诗词意蕴深远、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哲思性,学习古诗词对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比较分析古诗词运用的奥秘即是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思维的过程;品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中“字”的运用,即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的能力;欣赏古诗词的构造语言、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即是锻炼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从古诗词中感受情感、学习社会风俗、文本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一、古诗词教学中锻炼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

《言语教学论》中曾提到过“学文章即是学言语作品,学言语心智技能和言语智慧”。这两者都是需要关注言语的形式,从言语的主体和言语的环境出发,探究言语文字背后的精髓奥秘。而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学习古诗词背后的言语文字,联系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进而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二《归园田居(其一)》中,语文教师即可借助言语的主题和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归园田居”的题眼是什么。学生读诗过程中回答“归”。教师即可再继续追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的感受如何?从诗词中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而就能领悟到教师的问题。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其比喻着什么?喻指官场。

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

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去感受——“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进而“返自然”。

学生们通过结合古诗词言语主体和环境,进而就能品读“归”的奥秘。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深刻理解到言语运用的准确深刻、生动形象,能在品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律美、意境美,能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进而也能锻炼学生的言语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二、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到过“言语的准确在于思维的正确。锻炼思维十分重要”。所以语文教师要多加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而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古诗词的言语归纳、概括古诗词的观点态度就能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进而在辨析比较中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比较《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三首詩。在分析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即可就三首诗做对比:

即《杜甫诗三首》中,都写景,运用了哪些意象?

《秋兴八首》中的“枫树林”、“巫山巫峡”、“丛菊”、“孤舟”等等;《咏怀古迹》中的“群山万壑”、“紫台”、“朔漠”、“青冢”等等;《登高》中的“秋风”、“猿猴”、“清沙白鸟”、“落木”、“长江”等等。

当学生找出三首诗中的意象后,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就诗词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创作背景、章法结构、表现手法等等方面去总结归纳,辨析三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在分析中就能极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内容、主旨、表现手法等基础之上,通过评价古诗词、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评价练习中能有效表现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等,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出纸笔,闭眼想象一下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时的脑海里呈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联想到了什么?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古诗词原文和自己衍生的词汇,比较两者间的情感、主题、语言等等。而通过想象思考得来的衍生品即是学生的创造产物。教师可趁学生在兴头上时,布置仿写、半命题、命题练习等等。还可以通过撰写短小的评论文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古诗词教学中强化学生文化传承理解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瑰宝。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诗词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等知识的讲解上,我们更要通过教材中的优秀篇目来让学生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词情感主旨,把握艺术手法,更要渗透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官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一道诗歌鉴赏题为例[J].学语文,2018(3):38-40.

[2]吕莉春.浅谈高中诗词教学中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运用——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J].科教文汇,2020(1):146-148.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