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2020-11-06王宣宣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能力新课标

王宣宣

◆摘  要:本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能力,对新课标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分析,分类梳理化学实验内容的一些变化,并结合案例,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激发兴趣、教会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实验能力等方面考虑,对实验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实验;学习能力;建议

学习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去学。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更多靠的是学习。学生有了学习能力,他们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有了学习能力,即使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解决新问题。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就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培养好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实践层面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

一、分析新课标化学实验的内容及变化

新课标在理念上强调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也在内容上对实验进行了分类。而且给出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建议,具体地指出了必做实验,必做实验又分为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以及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列举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③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④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⑤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⑦化学能转化成电能;⑧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二、激发兴趣,养成学习习惯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只有学生对此方法感兴趣,他们的热情才会被点燃,学习的欲望才强,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兴趣,才能有要学习的欲望,那样才会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

1.利用人的好奇心理,设置知识悬念,吸引学生参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探究心,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的这份探究心,在教学前要设置知识“悬念”,就能在教学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针对教材内容,设置让学生渴望求知的气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即学习的兴趣。

2.利用好奇心,设置矛盾,促使学生参与。这里所说的“矛盾”是指根据学生原有经验与当前面对的现实形成的矛盾。在生活实践中学生往往有些想当然的做法和想法,教师如能抓住点巧妙设置教学“矛盾”,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来。因为每当学生遇到了教师所设置的矛盾时,就会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而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才会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才会进一步深入。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熟悉的才最亲切、最具体,同时也最记忆深刻。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让学生了解多种学习方法,这样他们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方法上、速度上要照顾好各种层次上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教师可以请成绩优秀的学生现身说法讲出学习的方法、怎样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等,再通过老师的总结,使学生们都能学会运用常规的学习方法,掌握如何集分配注意,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应用知识以及科学的安排时间,从而总结学习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授方法。结合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方法,针对性强,具体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较好。让学生掌握学科学的方法,就好像教给学生打开一座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会比教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学生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他们受益终身的一把金钥匙。另外,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也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一种态度,而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一个积极的、良的学习态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更快的进步。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想主要是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课后布置学生确定小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第二天再来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交流,发表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五、给予恰当的鼓励表扬

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与他的辛勤、方法、习惯是分不开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经验,介绍一些他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拉近伟人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伟人学生时代和自己没有多少差别,自己通过努力完全有机会成为他们一样成功的人,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能力,他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也能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增长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巩固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把自主学习从我们教师的设想落实到学生们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此中获益。

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也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加以提高。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和合作发展能力,保证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相结合,培养学生自由、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这几点是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点点体会,希望在此与大家交流。

参考文獻

[1]付强.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黄美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011.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学习能力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