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案例分析及应用

2020-11-06刘波

美与时代·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标志

摘  要:基于案例分析的视角,探索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方式。通过分析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的常规型、人字型、Y字型、房屋型、圆圈型、字母型、稳重型、彩带型、树叶型等案例,并对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快速识别、正确认识、审美趣味、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方法。开展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探索也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生活出行需求。

关键词: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案例;应用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厕所革命背景下的第三卫生间设计及推广研究”(20YJC760056)研究成果。

第三卫生间也可称为家庭卫生间,是在公共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根据原国家旅游局(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12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主要是解决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无法自理,上厕所不便的问题。例如女儿协助年迈的老父亲、儿子协助腿脚不便的老母亲、母亲协助男童、父亲协助女童、夫妻间有残疾人需协助等[1]。第三卫生间的视觉标志是构建第三卫生间的重要组成要素,相比于传统的男、女卫生间视觉标志,第三卫生间的视觉标志有其独特性,那就是要包含男性、女性、儿童、残障人士等图形符号。

围绕以上内容,本课题组2020年1月至3月对目前第三卫生间常规标志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开了一系列优化设计。通过具体分析这些标志设计案例,为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一、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案例分析

从第三卫生间的常规标志设计案例分析和优化标志设计案例分析出发,探讨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表现形式,加强社会大众对第三卫生间的认可度、接纳度、满意度。

(一)常规型设计案例

当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第三卫生间标志,主要采用黑白色,以及一家三口和残疾人的组合图形。该标志设计造型比较简洁、直观(如图1)。

(二)优化型设计案例

由于常规型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形式较单一、审美感较弱,所以有必要进行第三卫生间的标志优化设计探索[2]。本次进行的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主要有人字型、Y字型、房屋型、圆圈型、字母型、稳重型、彩带型、树叶型。案例基本上都采用形象图案的设计形式。形象图案的表现形式可以不受语言的制约,通过图案就能将信息直观地传达给使用者。

1.人字型

此标志以简单的蓝白色调搭配,不仅轻快明亮、方便识别,而且天蓝色更加符合儿童心理色彩的设计。标志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内容丰富饱满。人们能轻松分辨出图中包含的男性、女性、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图案。此标志中的图案设计也向人们表达了一个男女老少相结合的大家庭,传达给人们第三卫生间的设计犹如在家一般的感觉,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解决各类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帮助他们减少生活中如厕的烦恼与尴尬(如图2)。

2.Y字型

此标志设计采用了红白二色为主的搭配,使标志的色彩碰撞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公共区域中能够快速识别,减少由于寻找带来的烦恼。标志整体的形状设计更倾向于一个温馨的小屋,屋内的轮椅形状代表着腿脚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在屋内可以感受到家的便捷、家的温馨。屋顶上的两大点和一小点分别代表着孕妇、学龄前儿童和婴儿。屋顶中间的Y字就如一双温暖的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婴儿呵护着他。房顶两边伸展出的屋檐,并没有像我们见到的屋檐一样向下倾斜而是向上设计,它代表着社会伸出的双臂拥护着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关怀,带给他们家一样的温暖(如图3)。

3.房屋型

此标志设计用白底绿图造型。绿色给人一种和谐感,彰显出安全、准确、便捷的标识形象。以绿色的整体房屋形状和多个大小完整度都不同的圆形组成,圆形单形群化的方式弥补了单形圆较为单调、空洞的外形,同时充分发挥圆形的自然形态,将多个圆自然地相扣,以大小不同的圆重复出现,形成家庭各成员和坐轮椅的行动障碍者,使标志图形既饱满又富有变化,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環环相扣的图形表现形式又赋予标志更多的内在含义,表达出对行为障碍者或行动不能自理者与家庭亲人之间团结、互助、紧密联系的情感诉求(如图4)。

4.圆圈型

此标志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三个手牵手的人物,围成一个圆圈,中间是坐轮椅的行动障碍者。整个标志图形简洁大方,色彩的运用极具辨识度,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色彩的碰撞让人视线跳跃,尽显活力。其中:男性为蓝色,女性为红色,儿童为黄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士,三原色的构成体现出第三卫生间的各类使用者,黑色的行动障碍者在整个图形的中心位置,这是重点被关爱的目标对象。圆形的手牵手布局,表达出家庭生活中圆圆满满,友爱互助,共同爱护行动障碍者的精神面貌,更加深刻体现第三卫生间的作用与意义(如图5)。

5.字母型

此标志设计采用缩写的英文字母“第三”,视觉冲击力较强,图形要素统一,符号化的设计风格,十分方便人们识别。同时标志图案的白色空隙形状有粗边、有细线,整体像儿时记忆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方块与方块间的叠加融合,就像是家庭中的亲情一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关怀备至。让整个标志设计在简单中变得更有生气、更有人情味,为环境服务,与环境协调统一,形成良性的互补与互动(如图6)。

6.稳重型

此标志的设计以稳重的灰白冷色调为主,简单的色彩搭配让人觉得很放松。标志是以家庭的温馨为主题设计,成员中的爸爸妈妈手拉着小朋友一起,围绕并保护着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残障人士,一家人其乐融融。标识的设计解决了在外出中家庭群体的如厕需求,解决了家庭中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体现了人性化关怀、社会的友爱、城市的关注,折射出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该标识设计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俗易懂,让人们能快速找到第三卫生间,解决了如厕不便利的麻烦,让“方便”事更方便。一个标志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时代的缩影,此标志的设计体现了第三卫生间的温暖(如图7)。

7.彩带型

此标志以白色为底,分布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彩带。蓝色代表男人的清爽宁静,黄色代表孩童的温和顽皮,红色代表女人的热情贤惠,绿色代表行动障碍者的和谐安全。彩带形状的分布方式形成了一个漩涡状,把四种颜色牵引融合到一起,使标志图形饱满,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流线型的丝带形象表达了对特殊群体的温柔、细心呵护,给人极强的亲和力(如图8)。

8.树叶型

此标志设计在视觉效果上使用了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绿色树叶。绿色树叶本身就具备生命、健康、成长、舒适等寓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益。整个标志图形由两部分组合而成,标志图形的上方以三片树叶按大小依次排列,来表现男人、妇女、小孩,标志图形的下方为行动障碍人士。整个标志简洁明了,使人们能够快速、正确地寻找到第三卫生间所处的位置(如图9)。

二、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的意义

第三卫生间标志是一个具有温暖家庭、关爱老年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儿童等作用的特征记号,是人文关怀精神的象征,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体现。因为第三卫生间标志折射出的是一种家庭温暖和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的抽象视觉形象。当前开展第三卫生间的视觉标识设计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一)快速识别的体现

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指引弱势群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标志找到属于自身空间的厕所,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视觉读取、大脑识别、大脑判断、身体反应。从快速识别的角度出发,这些步骤压缩的越短,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就越成功[3]。通过以上案例设计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需要直观、简洁、明快的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造型方便大家盡快识别。

(二)正确识别的体现

第三卫生间标志是运用于特定范围内的标志,其视觉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否则会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困扰。首先它要有别于传统男、女卫生间的标志,主要是为家庭中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士提供服务,同时促进家人间的感情,所以在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中应增加这部分图案,使其区别于男、女卫生间的标志。其次它又要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反映出第三卫生间最直接的使用功能[4]。

(三)趣味审美的体现

随着审美文化的不断发展,第三卫生间标志在规范化标准的基础上又加入许多有趣味创意的想法,因此更多生动、有趣、艺术化的第三卫生间标志出现在公共场所里。人们在读取标志必要信息的同时,又享受视觉上的美感[5]。这些标志也不再显得格格不入,而是富有自身的情感,与相对的厕所空间融为一体。通过以上标志设计案例分析出丰富的想象力和不俗的审美力,将更多有趣、唯美的因素添加到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中,使识别标志的人们既可以读取必要的信息,又能在视觉感官上获得美的享受。

(四)社会进步的体现

第三卫生间的设立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体现,开展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也是这个时代进步的需求。公共厕所的视觉标志已经由当年的红油漆写着“男卫生间”“女卫生间”的文字,变成了有统一规范的标志。在目前更注重文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又多了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这有利于儿童从小就培养良好的如厕习惯,也有利于老年人有一个便利的如厕环境,更有利于残疾人有一个放心的如厕空间,这都为我国社会文明快速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五)人文关怀的体现

第三卫生间的设立是人文关怀的标尺。当前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拥有众多华丽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内部的公共设施是否能够给人们带来温暖。从以上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案例分析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温暖,以及对残疾人士的关爱气息。通过进一步优化第三卫生间标志设计,从而使得厕所标志设计更加深刻直观,也更能够打造高品质生活下多样化的如厕需求,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也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正能量。

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总会经历由成长到衰老,从呱呱落地至人到暮年。如何有效解决婴儿面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妇女生理期如厕烦躁、老年人如厕不便、残疾人士如厕需人帮助等问题,这便是第三卫生间的职能所在。当前开展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体现了人们对舒适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足以代表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生活水准与形象,并具体地呈现出市民大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对第三卫生间的标志设计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在快速、正确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审美性,这也是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的真实写照。

(注:文中第三卫生间的标志优化设计案例全部来自作者创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刘志明,王彦庆.厕所革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1-20.

[3]俞晨泓.浅谈厕所标志的视觉传达效应和文化[J].大众文艺,2012(22):84.

[4]张雨晴,王娜娜,张健健.公共空间中的卫生间标识设计浅析[J].艺术科技,2019(2):213+241.

[5]陈竑,孙庆慧.公共卫生间标识系统设计的现状与应用及教学思考[J].景德镇学报,2015(3):27-29+55.

作者简介:刘波,硕士,湖北商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标志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北京冬奥组委为首批奥林匹克标志提请知识产权保护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品牌价值驱动下的品牌策略研究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