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释学视域下的原生艺术

2020-11-06谢雅茹

美与时代·上 2020年8期

谢雅茹

摘  要:阐释学是艺术研究的方法论之一。阐释学最初作为《圣经》传播的释义工具,后来成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论,逐渐融入到多种学科当中。阐释学旨在通过对作品所属时代、作者生活环境、创作者意图等方面的研究,置身于创作者的立场完成对作品阐释。原生艺术是一种边缘化的艺术类型。创作者多是社会边缘人士,如精神病患者、犯人、离群居住者。原生艺术于18世纪萌芽,20世纪正式被定义,之后受到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原生艺术进行阐释的过程中以草间弥生的艺术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原生艺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发展,并对其进行阐释。

关键词:阐释学;原生艺术;草间弥生

一、阐释学理论的梳理与解读

从字面含义来看,“阐释”的含义是叙述并解释。“阐释”这个词来自西方,最初运用于《圣经》文本的解读,后来逐渐延伸到更多学科当中,对文本和作品的内涵进行解读。

(一)阐释学的产生

最初阐释学的雏形出现于中世纪后期。由于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推崇,试图通过宗教的传播控制人们的精神,于是开始大肆推行《圣经》的传播。人们认为《圣经》可以传达上帝的旨意,而传达旨意的前提是对《圣经》的理解,因此此时阐释学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此时被称为《圣经》的阐义学或释经学。统治阶级利用《圣经》的权威性对民众起到统治作用,此时的《圣经》阐义学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倾向,对以后阐释学理论产生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二)阐释学的发展

直到17世纪末,一批阐义学家不再满足于对《圣经》文本的释义,试图将阐义学拉下神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学。这种阐释学区别于《圣经》的阐义学,不仅用于《圣经》文本的解释,还可以运用到所有的文本和作品中,从而形成系统性的阐释学。让阐释学真正成为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是18世纪实现的,此前阐义学一直作为服务于《圣经》传播的工具,直到18世纪末,阐释学开始用于对艺术文化作品的解释,探究作品的特征和创作者的个人意图,至此,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学形成了。这一时期阐释学的奠基人是德国阐释学家施莱尔马赫,用20世纪阐释学家伽达默爾的话说,“只有施莱尔马赫才使阐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一般学说而摆脱了一切教义的偶然因素”[1]。施莱尔马赫认为,要了解一件作品,首先需要了解创作者的意图以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否则我们很难还原作品本身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阐释作品的同时要将自己置身于所要阐释的对象的历史时代和生活环境当中。

(三)阐释学的存在论转向

走到20世纪,一批阐释学家对该理论进行改革,阐释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被称为“阐释学的存在论转向”,即阐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转向存在论层面。这一时期阐释学的发展不再是延续施莱尔马赫时期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将阐释学和存在论相结合,可以说存在论转向是阐释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变。阐释学的存在论转向提出者是海德格尔,他认为被研究的主体不存在意义,主体行为受到存在主义制约,在阐释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是存在本身。这一转向也是对传统阐释学的批判。

20世纪70年代,随着学术分工逐渐明晰,大量新学科出现,阐释学从原本文学和哲学领域扩展到电影学、美学、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当中。从中世纪末期至今,阐释学经历了长达六个多世纪的发展。从作为服务于《圣经》传播的工具,到独立成为一门学科,阐释学经过改革发展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运用当中,彰显了阐释学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的适应性。

二、原生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一)原生艺术的概念

最早提出“原生艺术”这一概念的是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他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给原生艺术最初的定义是“原生艺术是源于自发冲动,受到幻想甚至精神错乱的驱使,远离常规的艺术”[2]。福柯在其理论中提到“精神病人群体是社会神经的末梢”[3]。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在学术界被分为三类:精神病患者、通灵者、具有高度颠覆性和边缘性的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往往表达着创作者最纯粹的内心,关注人性,探索内在精神,以表达内心的反抗和对于外部世界的反叛,向观者展现他们的内心独白。在医学界精神康复治疗是精神病患者重要的康复治疗措施之一,是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减轻或延缓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最为普遍的康复治疗就是艺术治疗,因为该方式能够直接引导病人抒发内心情感。

原生艺术创作者往往未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他们追求一种自主性、无规律的表达方式,因受到连贯性内心活动的驱使,其作品风格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与传统艺术教育中创作者先了解绘画语言再进行创作而不同的是,原生艺术家在长期创作中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寻找迷失的自我,这既是发现创造的过程,也是治疗的过程。

(二)原生艺术的特点

在原生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一种固定风格和创作方式贯穿其中,因此很难用概述性语言从作品中提炼出一种绘画风格,也很难以西方传统艺术流派分类的方式对其进行归类。同时,原生艺术的发展伴随精神病人或社会边缘人士而产生,因此难以按照年代对其进行归纳。原生艺术的产生有着很强的随机性,其创作方法也是原始的、无经验的、实践性的,是在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不可抑制的灵感推动下完成的。在原生艺术中,其创作过程比艺术本身更为重要。

三、原生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人权的渴望,工业革命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环境坠入矛盾的境地。原生艺术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世界。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士,因此,起初这类艺术是极为个人性的,作者们表达的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感受,是一种无意识的实践类艺术。直到20世纪上半叶,原生艺术这一名词才被定义,这意味着原生艺术正式诞生。

(一)原生艺术的起源

18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原生艺术的雏形,它的出现也并非偶然。西方历史中曾多次出现文化运动,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些运动发生后人们开始强调人的个性,文化、艺术开始出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强调人性而摒弃神性崇拜。与此同时,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物质生产、工业技术空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产生物质崇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性和物性开始出现冲突,个体精神与科技建造的现代世界形成矛盾。工业革命精神的冲击使人们加剧了对纯粹精神世界的渴望,从而促使了原生艺术的出现。

20世纪40年代原生艺术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也意味着原生艺术正式诞生,其奠基人是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被称为“原生艺术之父”,他希望通过原生艺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世界。

(二)原生艺术的发展

原生艺术家让·杜布菲和布列东等人于1948年正式成立原生艺术协会,此后不断在世界各地举办原生艺术展览,随即原生艺术博物馆和相关机构也相继成立,很快“原生艺术”被世界各国所了解。1976年,第一家作为大众博物馆的原生艺术收藏馆在瑞士洛桑蟠龙城堡落地;1985年,有关原生艺术的杂志《原生视觉》在英国开始发行;1997年,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当代边缘艺术者身上的当代艺术中心在纽约的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1999年,收藏家布鲁诺德查勒沃发表了《原生艺术的欣赏与推广》,倡导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原生艺术;2002年,欧盟委员会以“创作平等权利”的名义为原生艺术提供了1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2004年,在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举办了边缘艺术展览——“另一面”;2014年,国际原生艺术大会在墨尔本召开。

至此原生艺术从最初边缘的位置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逐渐从小众走向了公众,从个人实践性行为走向了理论高度,引起了学术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原生艺术不再局限于少数边缘者和精神病患者之类。许多艺术家将这种艺术思想融入到个人艺术创作当中,其中就包含了表现主义艺术家爱德华·蒙克和波普艺术家草间弥生,他们都曾因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以及特殊的人生境遇,从而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创作灵感。

四、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原生艺术

施莱尔马赫认为,要了解一件作品,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创作者的意图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否则我们将很难还原作品本身的含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阐释作品的同时要将自己置身于对象的历史时代和生活环境当中,这样的分析方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下面也将从施莱尔马赫所提出的这几个方面对原生艺术进行分析。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原生艺术所发生的时代在18世纪以后。在16世纪至18世纪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西方文化史上两次巨大的事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们开始从中世纪对神性崇拜中解放出来,逐渐从一个宗教至上的社会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社会,开始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自由精神,这也为原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人性的解放,还带来了科学技术,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物质享受,物欲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科技、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与此前所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生艺术才开始萌芽。原生艺术一方面代表着纯粹的以个体为中心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承载着在时代的对立面所碰撞出来的火花。

其次,从生活环境来看,创作者们大多是社会边缘者,他们的生活环境更为单调,这样一群远离人群或者说被主流人群排斥的人,不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宣泄个人情感中矛盾的部分,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与人正常交流的方式排解情绪,转而利用实践的方式表达个人感受。他们绝大多数并未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因此其作品常常带有荒诞、诡异的色彩,创作手段也相对比较稚嫩,创作工具也有很强的随机性。

最后,从创作者的意图来看,虽然原生艺术的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因内心冲突难以排解而促使他们创作,但他们都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不同的经历会使他们的创作在题材、风格、材料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极小的细节都包含了创作者的个人魅力,这也是原生艺术的魅力所在。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并未受过专业技能训练,而是凭借本能随机进行情感宣泄活动,这使得原生艺术作品更多时候呈现出一种儿童画的稚嫩感。

五、以草间弥生为例阐释原生艺术

草间弥生是日本当代著名艺术家。因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在她的作品当中表现出强烈的原生艺术的倾向。她将精神世界重现于绘画中,为她的作品注入了原生艺术的元素,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语言,因此可以从她的艺术作品中窥探到边缘人士的艺术思维。她的作品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同时因为她的个人经历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在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的同时可以了解边缘地带文化——原生艺术,也为原生艺术和波普艺术的连接起到了纽带作用。

草间弥生的创作类型包括绘画、表演、小说、音乐等,她经常将不同的艺术媒介融入同一件艺术作品当中,正是原生艺术不设边界的特点,拓宽了艺术的边界,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不一样的灵感来源。在她的艺术作品中还体现出原生艺术另一大特点:创作过程重于作品本身,即原生艺术强调实践性。另外,邀请观者介入,将艺术接受者作为她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使艺术接受者与其作品进行互动,这也正是原生艺术所强调的互动性。

在草间弥生的创作中最能体现原生艺术特点的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而这一艺术表达方式与她的精神病症息息相关。她的作品常常将一些元素——眼睛、波点、触手——进行重复排列,也会时常将这些元素交叉进行创作,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充斥着一种压抑的神秘感。这些具有代表性元素的出现都与她在幼年时的痛苦和压抑有关。她的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也是她康复治疗的一部分。

探讨草间弥生艺术中的特殊性就不可忽视她童年的经历,可以说她童年的经历渗透在她一生的创作中,因此她艺术作品中每一种典型的元素都饱含意味。草间弥生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别于同一时期其他的波普艺术家,可以说,她的艺术是介于边缘与大众视觉两者之间的一种艺术,既有原生艺术的纯粹,也有波普艺术的流行性。在对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进行剖析时,不能仅仅从原生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也不能单纯的以波普艺术的风格进行界定。

眼睛作为创作元素萌生于草间弥生早年受到母亲严格的监管和控制,自由缺失,同时还伴随着视觉失调病症,使她对眼睛这一实物具有敏感的反应。草间弥生笔下的眼睛是平面的、随机的、重复的,眼睛元素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均匀排列,体现了波普艺术的创作特点。她的绘画整体营造出一种窒息感,被数百双眼睛紧紧盯著,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被窥视感和压抑感,如同置身于牢笼之中,反映出草间弥生在童年时期的真实感受。

波点元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精神分裂的并发症,严重的幻视让她的世界充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圆点,尤其在她病情严重的时期。在她的创作中,圆点经常以不同大小、颜色、明暗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在画布装置作品上还是行为作品中,将圆形的纸片贴满周围的物体,包括自己的身体上。圆点这一元素从图案上来看,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图形,可以映射出草间弥生内心的极度压抑,也许只有完全封闭的圆形才能使她有些许安全感。

触手元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草间弥生在儿童时期对性的恐惧。起初她感到厌恶,甚至恶心,在与自己交涉的过程中草间弥生开始将她厌恶的东西以绘画和软雕塑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她内心的恐惧和排斥。除此之外,触手元素的出现与草间弥生在纽约时期的恋爱经历也有关。她将男性的生殖器抽象成艺术作品中触手的形象,同样以重复和排列的形式展现。在很多作品当中草间弥生会将触手元素和波点相结合,在重复出现的触手上描绘重复排列的圆点。也许在不了解草间弥生的人看来这样的创作方式带有一种色情的意味,但正是这样的重复排列将内心的恐惧转化为视觉,反而使草间弥生的内心得到了治愈,这与精神病患的艺术治疗中情绪释放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六、结语

阐释学是艺术研究的方法论之一,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阐释学能够适用于各种艺术类型。阐释学通过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的分析,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阐释。随着阐释学的革新,出现了阐释学的转向,开始关注客观存在的作品本身。阐释学逐渐从一个独立的学科融入到更多学科当中,这也体现了阐释学普遍适用性的特点。

原生艺术是一个18世纪才开始出现的艺术种类。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大多数是社会边缘人士,这也使得原生艺术的生存环境狭窄。由于原生艺术的发生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有着重合性,这也使得一些现当代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融入了一些原生艺术的特点,亦或有着与社会边缘人士相同经历的艺术家们尝试以他们的方式进行创作。现当代艺术具有很强的传播性。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便利,在这个过程当中原生艺术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就很好地将当代艺术和原生艺术相结合,成就了艺术界的典范。用阐释学的方法论对草间弥生的艺术进行阐释,分析其所处的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创作意图,同时对客观存在的作品进行分析,以探究创作者的心理诉求和审美倾向。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梅泽尔斯.原生艺术手册[M].郭梅,沈颖,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3]福柯.精神疾病与心理学[M].王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謝雅茹,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