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及治理

2020-11-06姚雨晨

理财·经论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会计舞弊法律意识

姚雨晨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会计舞弊问题。会计舞弊问题不仅仅是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问题,其背后还有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和道德问题。会计舞弊欺诈行为不仅损害市场经济,也有损国家和社会以及人民的利益。找出会计舞弊问题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措施,试图改善并解决对会计舞弊的治理。

关键词:会计舞弊;法律意识;监督主体

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会计舞弊的现象更是严重,导致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不信任和对会计信息所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怀疑,这给社会公众和国家带来了损害。因此对会计舞弊问题,必须从根源、治理方面两手抓,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减少会计舞弊这种不良现象,在此基础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坚决依法打击会计造假,这是想要改善会计舞弊问题所需实行的必要措施。

一、会计舞弊基本概述

(一)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

会计舞弊主要表现形式有:1.公款私用挪用资金。会计相关人员利用工作或职务上的便利窃取公司公款,并在公司会计账务的记录上隐藏这些非法活动。2.在原始凭证上巧立名目虚列支出。某些公司会计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虚构事实或虚列支出套取公司资产资金,将其用于不正当支出或是占为己有。3.设立账外账。一些公司会利用账外账获取非法利益。4.偷税漏税。利用会计制度偷税漏税,达到公司账面完美的程度,以此吸引广大投资者来该公司投资,进而获取资金。

(二)会计舞弊的危害

会计舞弊会给会计市场带来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是“奉命行事”,表面上是被迫的,但是作为掌握着一个公司重要信息的部门来说,更是道德丧失的行为,作为重要部门的财会人员,一旦丧失了道德底线,无疑是在自掘坟墓。在我国,会计造假的事情屡禁不止,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行各业对我们整个会计行业的严重质疑,让我们整个会计行业一次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失去信任,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都是大忌,如不及时加以严格治理,整个中国会计人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声誉将有可能彻底毁于一旦。任何一个人都绝对应该牢牢地坚守自己职业道德的底线,这是万万不能逾越的。

二、会计舞弊形成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会计舞弊的根源

会计舞弊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获取商业信用去银行贷款。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因为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导致公司出现了危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把目光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自我保护和企业风险,对该公司进行评估,一般只有经营效益好还得起钱,真正急需贷款的公司才是它们的首选。二是为了减少纳税。有些不良公司为了偷税漏税,就会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包装”,编制一些假的会计报表来欺骗税务局;也有的公司是为了筹集资金和操控股价,多缴税款来证明自己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而吸引公众购买公司股票,以达到筹集大量资金的目的。三是为了遮掩违法乱纪的行为。有些公司领导为了掩饰利用职位之便挪用公款或将单位资产转移到其他地方,从中谋取个人私利。

(二)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会计事件说明我国会计制度还有待加强,有效的会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公司是否可以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还是有些公司对于正确有效的会计制度并不重视,导致员工在开展会计工作时无章可循,这不仅不能对会计工作人员起到示范作用,还会引起公司账目混乱等问题,也会为某些徇私舞弊的人提供机会。我国会计制度还存在着过多形成借贷的会计分录,多借多贷会计分录会使账户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还不便于检查,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会给会计人员带来许多麻烦,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于电脑入账的人来说这一点可能还不太明显,但对于还在使用手工账的人来说就十分繁琐了。

(三)监督机构存在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监督机构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政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公司内部监督。虽然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督能力提高了很多,但在机制中还存在着监督周期长、审查方向偏移等问题,而且监督人员工作水平不一,使其监督工作只偏重于表面;在监督工作过程中有可能會出现贪污、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因此,在对外部的监督上,如果只重于表面形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抓住问题,而且会影响公司内部监督的有效执行。监督一般都是被动的,大多数都是在问题严重时才被发现,而每次出现都让人猝不及防,如何使监督时问题出现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三、治理会计舞弊的方法

(一)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造假的难度与成本

对于财务违规造假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造假的公司与会计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重罚,并对协同造假的相关公司及人员予以重罚,从根本上遏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提高造假的难度和成本,从而有效抑制会计行业舞弊和财务造假的不良发展风向。由此可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对那些敢于剑走偏锋制造财务歪风的会计管理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构成违法的追究其直接刑事责任,让会计舞弊人员行为的代价弊大于利,要让那些会计舞弊人员不敢也不能去试探法律的底线,使他们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这样就不会有人舞弊了。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使其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在当今社会经济与市场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加强法制建设,发挥法律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在法律的规范辖区分出会计舞弊与合法的界限,避免会计舞弊者与法律打擦边球或因为分不清责任从而逍遥法外;针对主从责任,尽快完善对于会计舞弊主从追究责任的法律条文并实施相关法律,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对那些已经不适应市场与社会环境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跟上市场环境的脚步是不会错的,这可以让守法者有法必依,也能够让执法者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必严。

(三)严格执法,加强会计监督主体建设

严格执法,加强社会监督与公司内部管理,可以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重要职能,并且针对会计造假造成的市场混乱加以制止,形成对于当前经济市场出现的造假现象的第一道“制止线”,这也是预防会计舞弊的强有力措施。当然,对于会计舞弊监督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加强对内部管理会计监督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包括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才可以为所有从事内部会计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会计工作管理环境,也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和确保内部会计的管理和社会监督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和会计行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这一不好的市场经济现象,必须从问题的源头上抓起,寻找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会计行业徇私舞弊的普遍性问题,争取将会计舞弊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降到最低。当然,这对于会计行业和市场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遏制这种不良现象不仅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努力,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但会计工作人员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的会计管理法律法规,争取早日改善这样的尴尬局面,使会计管理行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让我国的经济可以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宴.浅谈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其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6.

[2]李强.关于会计舞弊现象防范的若干构想[J].科技信息,2008(15):22-24.

[3]陈国忠.会计舞弊的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J].经济论坛,2007(1):7-8.

[4]陈少华.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D].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

[5]牛连果.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85-86.

[6]王珂.区块链技术下会计舞弊问题探究[J].对外经贸,2020(6):96-97.

[7]王遂昆,郑珂.试析会计舞弊的伦理根源及治理[J].财会通讯,2019(34):113-115.

[8]王艺.企业会计舞弊动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會计师,2020(2):18-19.

[9]孙琳,赵聚辉.会计舞弊的类型分析以及相应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9(20):161-162.

[10]毛心怡.基于博弈理论分析企业会计舞弊问题[J].纳税,2019(16):68-69.

猜你喜欢

会计舞弊法律意识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雇员揭发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激励机制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及防范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会计错弊和查账技巧解析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的思考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