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改革探索研究

2020-11-06刘志琦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改革

刘志琦

摘要:“互联网+”的深入影响促使就业指导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和变化,本文从在“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思路,以期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路径来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并把握就职机会。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诞生的,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而“互联网+”则属于一种与知识经济相结合的新式经济形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标准的人才就业需求,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互联网+”给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一种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应用“互联网+”的模式,护士大学生可以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1]。

1 相关理论概述

1.1“互联网+”

“互联网+”这个是互联网与各个行业之间所搭建的联系,二者之间并非是简单的融合,而是有效将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结合,进而促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模式。表现为将各行各业中的传统业务利用互联网进行整合,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的现状。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

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指的是帮助大学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明确自己未来可能会就业的方向和具体的职业所具备的特征,尽可能引导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学校在辅导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另外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扶持和帮助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领域众多,因此,体现在就业指导路径上呈现出多种多样化的特征。高校常见的就业指导路径主要是课堂教学方式为主,部分学校还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招聘会以及举办相应的创业就业主题比赛等[2]。

2“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

2.1“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科技水平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能不能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与互联网产生了紧密的关联。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社会服务的开展带来更大的优势和便捷之处。

首先将就业的容量大大提升。我国的传统行业为了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因此,将自身的行业业务转移到了互联网之中进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而且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其中高技能岗位的数量的提升速度相对较快,而且容量较大,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路径;其次是为就业市场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具备着更新速度快、效率高等多种特征和优势,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市场的人才招聘方式,促使人才招聘朝着更加简洁化和便利化的方向前进;三是引导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3]。“互联网+”促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互联网所渗透,人们可以通过线上的平台来实现自身所要做的事情。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商机。更多的人投入到互联网之中进行自主创业,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财富。这也表明当下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需要在就业指导方面着重讲解有关创业方面的知识理念,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来投入到创业之中。

2.2“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

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理念发生较大转变,带动了就业指导思维模式呈现出较大的变革。“互联网+”理念是将大部分的行业业务与互联网产生关联,进而在整个社会领域中对业务流程和行业结构进行重新构造。当下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和各项能力能够发现基本上都会和网络产生较为紧密的联系,就是脱离了网络模式进行发展则会出现与时代脱节的情况。因此,在“互联网+”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于指导工作的接受能力也就更强;此外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以及岗位匹配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互联网+”理念的指導下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呈现出宏观的发展态势,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各项信息资源都会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且还可以通过利用与学生日常联系相密切的平台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云课程平台等。基本上当下高校都能够利用QQ或者是微信平台来推送信息,当下大学生也能够利用线上的传播形式来带动线上的信息数据传播;最后能让就业指导更加关注整体和反馈。互联网的存在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进而可以促进不同的主体之间交流的紧密性和有效性。在“互联网+”理念的指导下,高校不仅要将自身的指导范围不断扩大,还需要通过互联网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用户得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支撑。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的信息反馈功能,引导和服务学生向顺利就业的方向不断前进。

3“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探索

3.1 构建“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

3.1.1“互联网+体验式教学”,提高实践教育力度

由于现当代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互联网+”的较大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自身的视野,而且也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有益的求职信息。因此,学校可以将就指导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展体验式教学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模式下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自我定位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的情景面试、职业规划大赛以及职业礼仪学习等。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交流媒介来提前告知学生具体的实际操作方法、标准以及具体要求,学生在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自行准备;另外还要让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料在课堂之上自由发挥和讲解,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和环境氛围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保障学生可以面对突发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及时解决;最后根据学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要对其进行指点,促使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外部的反馈进而可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4]。

3.1.2“互联网+微客”,翻转就业指导课堂

首先要充分地将“互联网+”中存在的优势进行利用和发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微课开发力度,结合课程的标准与相关原则来对教师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学习。微课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更加具备数字化和大众化特征,相对来说教学资源比较新颖,可以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相应的价值和作用。就业指导传统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知识,而在课下布置相应的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微客”教学模式相比,缺乏较强的实践性,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二是要完善“微课”。由于互联网具有着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因此,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资料异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料的质量层次高低不齐,教师或学生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筛选。因此,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具有针对性和丰富性的资源来制作相关的课程视频;三是要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与线下交流、互动效果进行提升。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观察学生对课程的完成情况,而在微信或者是微博等可以设置交流群,促使学生能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群聊提问,而教师看到后可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些交流平台来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指导。

3.1.3“互联网+学生档案”,促使就业指导全程化

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在课堂之上进行授课而完成的,但是这一模式并没有实现全程化的教育,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就业理念、就业方向以及实际就业所产生的变化进行指导。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学生的电子档案,了解学生的未来发展动向,促使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首先在电子档案的内容方面,应当将学生的各类有效信息全都包含在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应当是专业了解情况、职业生涯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等;二是应当跟进和更新电子档案。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习的效果而进行发展变化的。因此,在每一个学期大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成绩和兴趣爱好来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在调整和更新档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或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确保学生可以根据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对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3.1.4“互联网+个性化教育”,实现线上指导

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个性化的原则,高校应当按照学生和自身的办学情况来实现个性化和线上指导模式。一是高校应当按照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来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训练;另外则是要将学生的自我测评相关标准和指标进行完善,保障学生可以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开放性的特征,因此,部分大学生会受到网络上的一些言论的影响,存在着跟风的现象,导致自身的思想和观念产生较大的动摇。因此大学生应当稳定自身的思想理念,保障自身的竞争优势,促使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大大增强,面对存在的问题能够独立和及时处理。

3.2“互联网+创新教育”,促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

为了能有效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进行发挥,就需要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尽可能将就业指导的渠道数量不断增加。将互联网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能够让创业教育和就业课程相互融合,进一步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3.2.1 搭建线上创新教育服务平台

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收集和整合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此外还应当建设具有较高搜索能力的搜索引擎,帮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查询到自己想要的数据。而且高校还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入挖掘学生就业的相关数据和动态,并在高校、企业直接搭建起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的线上平台。

3.2.2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形式

由于创业教育资源并不集中,而是分散在高校、学生以及企业中,因此就需要将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来将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需要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学任务需求,最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企业的岗位实际需要。另外在线上平台中可以将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筛选出优质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在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时更加高效[5]。

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积极地开展合作,通過利用合作来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可以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供教育资源,调整学校的课程内容和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而且也可以为学校提供资金和物资技术方面的支持,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完善“互联网+”高校就业共享信息库

首先要不断的建立健全信息库中的内容。信息库的内容应当包含现如今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招聘信息、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行业介绍等。学生也能够利用信息库中的相关信息资源来为自身的就业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数据支撑,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拓展了自身就业的视野。为了能形成相对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因此,就需要将不同层级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从班级、专业再到各个高校都需要为此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最终可以保障相关的信息得以整合;其次是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科学化和有效化的管理。由于每一年的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都在不断的积累,因此,传统的数据检索模式和数据分析方法都已经没有办法适应这些与日俱增的数据量。所以就需要引进最新的数据挖掘技术,保障学生或者是高校可以找出相对应数据资料,减少出现搜索信息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6]。

3.4 建立健全“互联网+”就业指导路径系统

3.4.1 建立可互动的就业指导平台

为了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并给予学生具有合理化和有效化的就业指导,高校必须建立多元化、全面化以及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平台。在该平台上需要开设有关该地区公司的招聘信息,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情况来个性化推送;此外应当在该平台上开设有关就业政策公告栏和解读政策的专栏,避免学生由于错看或漏看信息而导致无法就业的情况;最后应当在平台上设置问题解答渠道,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和信息通过该渠道进行解决。高校也应当针对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收集学生对这些平台信息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平台进行调整。

3.4.2 构建官方就业微信平台

大学生在“互联网+”理念的影响下,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高,而且创造力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大被激发出来。因此,需要构建官方新媒体平台,通过该平台来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合理的指导。高校应当重视官方就业微信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该平台来发布一些具有价值和真实的就业信息,并对市场上目前所存在的具体情况和变化进行分析。该平台上还应当根据不同的年级、专业来推送合适的就业信息。而且这些平台上的信息资源更新速度也必须加快,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新颖性。

4 结语

“互联网+”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它的存在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大学生可以及时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而高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相关模式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就业之中。本文主要是站在“互联网+”的理念下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除了提到“互联网+”会对大学生自己就业和高校的就业指导带来较大的益处之外,还提出具体应用“互联网+”来指导大学生就业路径和方式,例如:促使“互联网+”和微课、学生档案、体验式教学、个性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相结合;还应当建立官方的就业指导平台和共享信息数据库。通过应用这些方式可以明确在“互联网+”的理念下具体指导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可以提升就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侯辛锋)

参考文献:

[1]钱铮,蒋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优化路径探析——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31(02):80-83.

[2]唐丁方.“互聯网+”大学生智慧就业指导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123-125.

[3]陈姗姗.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就业创业课程模块化教学[J].当代职业教育,2019(05):64-70.

[4]刘解答.“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改革探索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119-120.

[5]尹兆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Z1):88-92.

[6]胡海燕.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6):92-9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