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不足
2020-11-06王政林梁大为
王政林 梁大为
摘 要:我国现今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一个需要高度注意的行业,我国可以效仿日本政府的相关举措,先将氢能加入到未来能源体系的理念之中,把发展氢能行业作为国策。
关键词:氢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行业;能源体系
1 加氢站的运作模式还待摸索
加氢站是燃料电池车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作方式为将不同来源的氢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的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的燃气站。加氢站的主要设备有储氢装置、压缩设备、加注设备、站控系统等,其中压缩机占总成本较高(约30%)。目前设备制造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速氢气压缩机的国产化进程,从而降低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当前我国氢能燃料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阻碍是加氢站的数量。截止到2019年3月,全国仅有23座加氢站投入使用,而仅在2018年的日本就有96座加氢站商业化投入使用,德国也有60座加氢站投入了使用。目前我国加氢站数量少,且存在以下问题:
加氢站没有单独的产业监管体系。加氢站建设缺乏统一的审批流程和规范,且缺少明确的安全监管措施,若按照危化品相关项目进行审批,不仅涉及土地、规划方案、消防、防雷装置、特种设备等多方面的资质审核,各行政部门也难以在许可审批过程中进行资质的评判。当前政策应该迅速制定相关行业法规,为加氢站的建设推广保驾护航。
加氢站的运作成本过高。关于对加氢站补贴的相关政策,四部委曾在2014年发布 “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对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200 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中央财政给予每站400 万元的奖励。全国各地关于加氢站补贴的规定也各不相同:佛山市规定对日加氢能力为350(含)-500(不含)公斤的固定式加氢站,地方补贴300万元。对日加氢能力达到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地方补贴500万元。对日加氢能力不低于200公斤的撬装式加氢站,地方补贴150万元;河南省规定对燃料电池加氢站按照主要设备投资总额的30%给予奖励;六安市规定对于加氢能力达到400kg/d的35MPa加氢站或加氢能力达到200kg/d的70MPa加氢站,按加氢站设备投入金额的30%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加氢能力达到1000kg/d的35MPa加氢站或加氢能力达到400kg/d的70MPa加氢站,按加氢站设备投入金额的30%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对加氢站的补贴占到加氢站投入的30%,但比起总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
加氢站的关键技术还需突破。当前加氢站的成本过高且加氢能力弱都是因为受到当前国内技术的局限,由于从事加氢站核心设备行业的企业较少,关键设备都只能依靠进口,大大提高了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当前政策应该推出鼓励企业创新,推动加氢站行业的技术变革。
2 产业政策标准未确立
一直以来,我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给予氢气的定位不明确。根据我国曾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氢气被归为“危险化学品”一类。导致与氢气相关的产业在审批过程存在着诸多制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以加氢站为例,由于氢气危化品的身份,如果要建设一座合法的加氢站,必须要同时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和气瓶充装许可证,会大大拖累其审批速度。再者,由于氢气定位不明,加氢站的安全监管也难以落实到相关部门。
我国还缺少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行业标准。截止到2018年,我国总共发布有关燃料电池国家标准40项,其中直接应用国际标准的有13项,我国自主制定的国家标准有27项,燃料电池汽车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按却按要求》《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乘用车用燃料電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等10余项标准,但在耐久性与相关细节上还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加氢站建设参考的标准主要有《加氢站技术规范 GB 50516—2010》和《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GB/T 34584—2017》,这两个标准均引用了《氢气站设计规定 GB 50177—2005》。GB 50516—2010 是在收集国内外加氢站设计、建造和运营方面资料,是结合了北京、上海三座加氢站建造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编制而来。我国加氢站安全间距数是在以往经验上推导得来,设备安全间距较大,直接增加了加氢站的建设用地面积。此外,由于我国规定加氢站内设施与站外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也较高,这就使得加氢站建设用地必须大,造成在城市建成区建设加氢站难度更大,极大地影响了加氢站推广。此外,我国现今仍缺少70 MPa 压力等级、液氢加氢站、氢气检测、管道运氢、加氢站工程投资及财务评价等相关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赓,郑津洋,蒋利军,等.中国氢能发展的思考[J].科技导报.
[2]洪虹,章斯淇.氢能源产业链现状研究与前景分析[J].氯碱工业,2019,55(09):1-9.
本文受上海电机学院课程思政校级教学团队-能源经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资助
本文受上海电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产业经济学资助,项目号:A1-0224-18-009-13
作者简介:王政林(1998-),男,贵州毕节人,本科,研究方向:能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