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0-11-06刘世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初中

刘世斌

摘  要:初中政治由“思品”变为“德法”,意味着教育理念、目标的重大调整。不仅是将法治教育明确且系统的纳入,而且形成了以“政治认同”为轴心的四大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如何将过去的灌输变为引导学生认同,就成了新教材环境下的教学策略要点。笔者认为突出综合性、学为中心、生成教育和直观感性,是落实新教育目标的策略要点。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课由“思想品德”变为了“道德与法治”,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名称变化,而是意味着教育理念、目标有了重大调整。原来的“思品”课,重心在思想意识层面。而现在,“法治”明确纳入了教育框架中,与“思品(道德)”并列。这是“依法治国”战略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呼应。另外一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列为课程的四大教育目标——即,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这不仅是给了一个内容目标框架,而且也传递了一种新教育理念:以“认同”为核心,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生硬灌输,无论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都应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而不是被动接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内容目标上,还是从教育思想上,传统教学策略必须改变,以适应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一、强调综合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静态的,其思想会随着其生活阅历、情感经历、知识积累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知识面越宽,那么其对思想价值的判断就越能接近真相。否则,就难免会存在片面理解。所以,要想让学生认同我们想要传导的理念,仅依靠教材中有限的内容是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思考辨析提供足够的素材资源和参照。

比如“宪法至上”,教师不要仅反复讲我们的宪法怎么好,怎么保障人民权益等。这种窄视野的讲授很难让学生认同。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国家的历史、时政让学生去比照。如,安倍想把日本自卫队变为军队性质,提出了修宪议案;即便是希特勒,也是先对宪法进行修改,为发动战争提供支撑。再给学生讲“海怪利维坦”理论,让学生理解宪法就是控制“利维坦”的笼子。通过带领学生综合拓展,使其认识到宪法的地位,也认识到宪法至上是所有国家的法治基础,而不是我国强加给公民的。

二、学为中心

过去的思品课,表面上说是思品教育,其实就是應试教育。教师将“正确”思想理念提炼、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不管是否认为其“正确”,但背过了,就能拿好成绩。但现在不同,就算是从“应试”角度去看,当下考卷中大量出现的主观题,根本就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也就是只有学生内心真正认同了理念,才可能完成正确解答。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知识教育和素养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知识可以传授,而素养必须是构建生成。教师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体验、辨析,即,学为中心形式下的生成性教育。

比如在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时候,教师利用学生们普遍接触过网络生活这个经验条件,针对现在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健康使用网络”等问题,并不直接向学生讲授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而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并回答三个问题,“网络的普及使我们与父辈那个年代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差异?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网络存在哪些不健康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网络?”——以初中学生的思维和思想水平,他们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他们经历对理念的归纳、梳理,自己去说服自己。

三、直观感性

最后,我们从学生的思维、认知特征上分析: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推理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不太高的水平,他们更习惯于利用经验、通过观察体验等直观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因而,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这个课程,其他的课程也是如此——应尽量采用一些比较直观、感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法、生活法、操作法、实践法等等。而且,我们从脑学科的角度上看,直观感性的学习,往往在效率和记忆深度上要比抽象的理论学习强得多。

比如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时,为了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人”,首先是要让他们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如果教师讲“战士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学生的责任是学习……”这就有些偏理论化,虽然学生也能理解,但认同度比较低,不容易转化为内在素养。而我们换个方式,给学生一个场景,让学生去分析:“汶川地震发生了,这时,谁来负责组织救援、谁来负责后勤保障、谁来实施救援,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大家在抗震中‘自选角色,换职救援——比如学生去一线救援、医生去负责后勤——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在情境思辨中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去梳理身为初中学生有哪些责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比纯理论讲授要有效得多。

综上所述,当下初中政治教学,不仅是将法治作为一个重要教育内容,而且还强调“认同”这个教育思想。要想落实新形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理念,在策略上,教师应重点关注三点: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拓展性;突出学为中心、讲究构建生成;采用直观感性方式,深化理解认知。

参考文献:

[1]马龙门.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68.

[2]唐素玲. 浅析新课改下关于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策略[J]. 新课程(中学),2015(5):197.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