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2020-11-06晋会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中职语文培养策略

晋会贞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文化也在蓬勃发展,知识也呈现越来越快的更新速度。正因社会趋势变化,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疑问,正确把握他人观点需要基于正确的思维导向的前提下,一旦缺少正确的思维导向,则无法运用较强的逻辑思维让他人承认自身观点,表达观点也不知从何谈起。因而,中职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學中应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在语文课堂中常常择取部分作为教学中探究拓展的环节,学生就文本的人物、主题进行再咀嚼,通过假设推理、对比论证等方法,反思文本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将逻辑思维训练作为专题教学,以整堂课的形式来展现,这样的课型以前很少见,因此有必要对其梳理、分析。阅读教学的逻辑思维训练的特质在哪里?如何进行语文学科的逻辑思维训练?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新时期,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只有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才更容易,他们才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作为语文教学过程,必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中职生,他们已经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很快要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有很多的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正在明显地向严密化、抽象化、概括化发展,在逻辑思维上可塑性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训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中职生逻辑思维培养现状

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中涵盖的价值体系,更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倾向于完成教学任务。即在阅读教学中只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含义,整个过程以教师思维为主,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语文读写中频繁出现逻辑思维和条理混乱的情况。虽然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新型教育理念下认识到该学科涵盖的知识价值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的重要性,但运用的教学方式依旧单一,正是这种常规化教学模式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于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为复杂,整个教学过程也要配合各个章节,因而较为漫长。正因如此,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较强的耐心,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为培养逻辑思维做好铺垫。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运用思维,指引学生文本特征与规律,借助释疑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

三、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素养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在于为学生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奠定基础。语文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课程,收录的课程内容均为名家名篇,尤其借助阅读活动能较好地体现文化内涵与素养。中职语文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帮助其深化对所学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属于自身的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阅读教学同样需要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文本兴趣,更是为培养逻辑思维做好铺垫。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素养,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促使学生站在理性角度认识、判断与评价事物,更借此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相关教育实践显示,语言和文化属于相互依从的存在,每个文本都涵盖一定的文化符号与素养。中职教师在文本解读教学中应寻找其中涵盖的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站在文化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增强文化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语文学科有着较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其中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属性,但也不能忽视人文性。尤其语文在多个领域应用越来越频繁,更凸显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充分领悟文本中涵盖的文化内涵,并对不同文化进行识别,尝试与作者沟通交流,增强文化水平。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在阅读课堂上不愿开口、不敢开口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当给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等一切不良心理,让学生轻松、愉悦、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从精神环境层面来说,教师要适当地放低自己的姿态,使自己与学生保持在同一个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平等交流。树立这样的平等观念,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这是缩短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有效路径。其次,从物质环境层面来说,教师可以引进现代教育设备,如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打造欢快、轻松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坚实可靠的物质环境基础。

(三)立足阅读文本

文本解读属于提升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语言能力,必然无法成功解读文本。对于中职语文阅读而言,信息词在语言知识和文本解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寻找其中的信息词,并围绕信息词对文本进行解读,增强学生创造意识和语言能力,更能借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尤其逻辑思维涵盖推理、分析、判断、概括、评价、解释等多方面能力,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加上语文阅读文本有着显著的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特征,因而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时要始终立足于文本。例如在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课堂提问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潜在的思考和质疑意识,充分理解文本内涵的同时明确阅读文本语言的目的。

结束语: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单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即可,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品质,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一来才能全面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基于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卢义林.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J].汉字文化,2020(15):83-84+132.

[2]王明强.逻辑思维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9):11-14.

[3]张丽娟.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途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6):185.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中职语文培养策略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