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2020-11-06杨颖慧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策略

杨颖慧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鉴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人生经历少,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益的影响。通过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了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以分析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合理策略作为主要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渗透 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属于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鉴于语文学科中包含了众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内容,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十分重要。而道德素质的培养属于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从当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把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非常有利。为此,系统分析与思考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显得异常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说明

第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内心情感与情绪易于产生变化,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将产生不良的干扰。通过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教会学生科学辨别外界环境当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因素,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增强德育教育的成效,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对达成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标十分有益。通过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的用法,增强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其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可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水平,增强其综合素质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依靠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达成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逐渐塑造科学的三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达到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第三,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了更多的优质素材内容。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了更多的优质素材内容,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借助对语文课本内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受到德育教育思想的熏陶,不但增强了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而且对完善自身的人格也非常有利。

二、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借助教材资源,深入挖掘其价值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其中会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内容,大部分均蕴含着一定的思想与情感。为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教材资源,深入挖掘其价值,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使其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了解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思想,以便发挥出德育教育的良好作用。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军神》这节课的过程当中,便给予学生自行讨论学习的机会,在提出相关问题以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完成阅读以后,提出下述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说自己遇到了一块能说话的钢板?”“为什么把军神的称号赋予刘伯承?”此时,学生会带着疑问,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感受刘伯承的高尚品质与坚强意志力,从而经过学习之后,受到这种高尚道德品质的影响,学会审视自己,改正身上存在的缺点。再如,小学语文教师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节课的过程当中,便围绕大年夜的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完课文以后,非常同情主人翁的不幸人生。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每一年的大年夜是如何过的?描述当时的情景。从而形成鲜明的比较,使学生们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到当前生活的美好与幸福。通过此种方式,将德育教育加以渗透,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配合教师的工作,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加大课外活动组织力度,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般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应该加大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力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当中,从而弥补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较短的不足,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十分有益,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行具体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理解问题的能力,将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意义向学生们说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所组织的活动难度需要较低,便于开展。与此同时,还应该确保课外活动的类型较为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进行具体语文课本内容的讲解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形成情境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其中蕴含的感情,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道德素质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尚未成熟,教师作为启蒙老师,其言谈举止带给学生很大的影响,学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效仿。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便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所以,从日常的教学工作入手,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应该使用规范、恰当的语言,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很多小学生由于身心不够成熟,难以对情绪进行控制。此时,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需要冷静对待,理智进行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帮助学生疏导不良的情绪,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通过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教师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与高尚道德品质吸引学生,使其受到德育教育,及时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综上,从上述的阐述与分析当中,可以获知,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施价值。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加以说明,并且制定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合理策略:充分借助教材资源,深入挖掘其价值、加大课外活动组织力度,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不断提升语文教师人员的道德素质。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能够获取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人員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与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良好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34) :1098.

[2]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4) :1756.

[3]施春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3) :1277.

[4]谢转红.探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8,(242) :1355.

[5]郑国英.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2018,(120) :147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