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二维视角下中小学体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2020-11-06刘俊千

体育师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学校体育

摘 要:通过回忆中小学时代的学校体育生活,论证制约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发展受制于学校体育空间与时间环境及社会值观念的影响,社会功利主义思想又加重社会固有价值观念对个体的影响,从社会环境上限制了学校体育发展。另外,学校体育发展还受制于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如何扩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转变社会体育价值观念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空间;价值文化;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4.003

作者简介:刘俊千(1975-),男,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竞技体育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较强的竞技体育实力,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但是,中國学校体育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体育一直在改革。

1 学校体育历史回忆

1.1 农村学校体育的快乐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方的农村地域辽阔,环境淳朴而优美,回忆一下小学体育生活,印象中没有专门的体育课程,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以课余的运动代替。课间十分钟,整个校园跑满了学生,有的踢毽子,有的投沙包,有的捉迷藏……放学后,整个村庄和田野都成为同学们的体育运动场所。运动内容丰富多样,主要以跑、跳、投、爬等为主要运动形式。在乡镇读了初中后,才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的体育课。那个年代的体育课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没有专业体育教师,体育课主要以基本的军事体操内容为主。记忆中,体育课大部分时间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后只留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自由活动时间,甚至更短。而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时间段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从体育课的角度看待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中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认知态度。从现在的角度回忆,与现在的中小学生比较,那个年代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更好些。

1.2 丰富的校外体育活动在中学时代的上学、放学路上,从家到学校有三公里左右的路程,要经过村庄、田野、河流及树林。儿童时代的他们喜欢跳跃,每每经过树林时,就会通过助跑的方式跳起来够树叶,并且,几个同路的伙伴进行比赛。那个时候的比赛只是一种内心求胜的外在表现,没有外在的精神奖励,更没有物质奖励,可小伙伴们进行的不亦乐乎。他们只享受跳起后的“运动高峰”体验,追求谁跳的更高、跑的更快。每到田野,就会在松软的田地里进行跳远比赛,也把比赛当作一种“玩耍”的仪式,内心不服输的心理才是最强的动机,他们享受腾空后在空中的滞留感。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的他们选择在松软的田地跳远,才是一种最自然、本真的伤病预防意识。每到一段平坦道路的时候,他们的赛跑比赛如期进行,不管输赢,他们都乐在其中,而内心最强烈的想法是下一次一定赢他,在这种强烈的动机促使下,小伙伴们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疯狂地练习跑步。回忆童年时代,学校体育开展比较简单,场地器材条件对比现在来讲要差很多。学校体育环境的简陋丝毫没有影响那个年代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学生自发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采取了另外一种更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寻找体育。课间十分钟、放学路上、田间地头、树林中……学校的角落,村庄的空地,宽阔的田野都可以成为体育活动的场所。踢毽子、捉迷藏、打土仗、爬树掏鸟蛋、河中捉鱼、跳方格……很多活动至今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这些形变不离其宗的体育活动中,他们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也在自然发展。

1.3 高中学校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活动在自然环境下自然地进行,没有要求和强迫,更没有中考体育测试,也没有过多的作业,这留给学生充足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后来考取高中,来到了各方面“更发达”的县城读书,反而感觉没有了空间,没有了时间锻炼,他们的目标变得更明确了,考取大学。班级之间要评比,学校之间要评比,升学率成了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试卷,即使有时间锻炼,却找不到儿时的体育活动内容了,更找不到活动的空间了。他们所有的体育活动被体育课“包揽”,而体育课的内容却不受学生欢迎,只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体育技术的学习。现在回忆起来,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学校体育条件极其简陋的中小学能够不亦乐乎地参与体育活动,而到了体育课更规范的高中阶段却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这仅仅是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的责任吗?

2 中国学校体育现状

现在学校体育需要重新换一个角度认识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条件真的比原来优化了吗?我国学校体育设施真的比原来强了吗?我国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真的比原来丰富了吗?

2.1 学生体育活动时空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水平提高,城镇化建设促使更多的人走进了城里,城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相比改革开放以前确实改善了很多。而这种改善相比四十年前的田野、山谷、河流、村庄等到底是变得更优越了,还是变得更简陋了?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了城区,而城镇化的发展实际上让学校体育空间变窄了。从前文对儿童时代的体育活动回忆中可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现有的学校体育场无法满足学生自由体育活动的要求。而学校外的环境,因为交通、安全、环境等因素,也不能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要求。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校内体育场地器材比原来完善了,而从整个社会发展视角看,体育活动场所被时代的发展剥夺了,学生的实际体育活动空间却缩小了。再看现在的体育活动内容,技术项目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流,至少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是这样。事实证明,项目锻炼效果不佳。学校体育一直在改革,但是缺少宏观认知,只在体育圈子内改革。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田径等等,确实比四十年前丰富了很多,可是,学生却找不到一项可以用来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技能主导类项目成为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手段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技能水平才可以参与该项目,而项目技能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时间和场地作为保证。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当今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根本满足不了学生技能进步的要求。反而,原来没有诸多体育项目的时候,学生们却找到了很多合适的运动项目锻炼。原因何在?除了场地受限,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应该还有其他原因。相比几十年前的学校体育状况,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活动内容并没有得到完善和提高,而是更狭窄和贫乏了。

2.2 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社会对中考和高考的功利认知——一切为考试让路的社会文化特征。这种社会认知看起来与学校体育关系不大,但它确实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课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占用,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对体育课的认知,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学生课下时间被各科作业占满,剥夺了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因为学业压力,学生缺少了自由体育活动的环境。即使在中考中加入体育项目考试,社会、学校也会针对考试内容进行短期培训,甚至采取更多途径获取体育考试成绩。在这种精明——趋利主义文化指引下,中考的体育测试形同虚设。在改革开放趨势下,经济发展的思想严重影响着教育领域。快出成绩,出好成绩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严重存在,造就了填鸭式教学、题海式战术等现象。学习的目的性较强,学习就是为了考取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获取好工作,一切为学习让路,这种思想严重植根于社会之中。在这种思想指引下,体育很难突破社会认知观念的重围。

3 中国学校体育突破

3.1 中考体育的弊端当今体育中考考核标准的片面化,在人类趋利本能指挥下,评价对象采取“精明”的办法应付体育中考,造成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中考内容为主,社会体育培训机构也以体育考核内容为目标进行专项培训,势必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片面发展,体质下降。高考没有体育考试,学生则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阻碍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学校和学生家长群体因为功利目标化,只要有利于考试成绩,一切为高考让路的价值观念根深蒂固,体育锻炼自然让位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事实证明,体育中考并没有解决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问题,而在高考中加入体育考试,理论推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高中生的体育锻炼问题。

3.2 学校体育体制改革中国精明——趋利主义文化特点与教育体制决定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由体制提供政策支持,实施能够躲避中国精明——趋利主义文化特点的教育模式才具有可行性。中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必须加强体制管理,在体制主导下,以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为目标,引导学校和社会积极趋向目标管理模式才能让学校体育良性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可以引导社会良性发展。而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是目标设置的重点依据,加强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评价机构,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树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意识。

3.3 拓展校内外体育时间、空间当今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决定了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绝对空间延伸的难度。学校体育发展可以从二维空间来扩展现实中的学校体育空间,学校体育场地空间的受限可以通过时间的延伸进行弥补。校内体育场地受限,可以拓展校外体育场地资源。在很多城市中小学已经开始了课后延时教学模式。因为学校体育价值主体的利益问题,一般教学的延时服务在校内进行,但是,校内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全校学生的体育需求。可以利用校外场地器材资源,通过学校购买体育服务,或者校企共建学校体育的模式发展学校体育。国家教育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部分地区的部分学校逐渐实施延长学校体育时间,辅助以合适的体育活动开展模式,作为学校体育改革试点,在社会、学校、学生之间谋求一种利益均衡的发展模式。

3.4 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坚持转变社会对体育锻炼的观念认知,只有社会接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经常运动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等社会理念,全社会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问题。 2019年末,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这次疫情防疫战中,有一种社会观念被社会认可,增强免疫力才是人类生存的关键。作者认为,体育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引导社会价值观念,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体育功能宣传——体育锻炼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方式,积极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朝向体育锻炼发展。全国各级体育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赛,通过实践活动转变社会体育价值认知。只有转变社会认知,学校体育才有发展的社会动力,才能得到社会支持。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学校体育
严宽有度促合力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浅析魏晋南北朝书法教育
“以县为主”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