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血液和胸腔积液IL-35的表达
2020-11-06周敏邱粤勇郑燕贤
周敏 邱粤勇 郑燕贤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液和胸腔积液IL-35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6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患者和健康志愿者IL-35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较健康者的胸腔积液及血液IL-35表达水平升高,治疗后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具有诊断参考意义。
【关键词】 肺结核 血液 胸腔积液 IL-35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5.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25-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blood and pleural effusion IL-35 in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60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groups, and 60 healthy patients were used as a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35 in patients and health volunteers. Result: The level of IL-35 expres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and chest cavity flui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pre-treatment (P< 0.05);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IL-35 expression level of peripheral blood and chest flui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absolute value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neutrophils cell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IL-35 in pleural effusion and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patient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after treatment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which is of diagnostic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uberculosis Blood Pleural effusion IL-35
First-authors address: Hu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uidong 516300, China
肺結核是呼吸道的一种慢性疾病,同时也是我国国内进行重点防治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之一[1]。该疾病大多是由结核杆菌引发,并与患者的变态反应及免疫力的具有密切的联系[2]。IL-35是一种负向免疫调节因子,属于少数几种具有抑制免疫活性的信号分子之一,主要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3]。本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受试者血液及胸腔积液中IL-35的具体表达情况,探讨IL-35在肺结核免疫抑制调节中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6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均符合《WS-288-2008肺结核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经CT、X线、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患者;无免疫及免疫相关疾病;既往5个月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大脏器疾病者;存在意识或精神障碍不能与患者取得良好配合者。研究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5~88岁,平均(47.3±3.2)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5~87岁,平均(46.3±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研究进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实施。
1.2 方法
肺结核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抗结核治疗,若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需将抗结核治疗暂时停止,增加护肝治疗。
血液检测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的24 h以内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2 ml肘静脉血仔细置于血常规管内,肝素抗凝,静置5 min,控制温度为4 ℃,以2 5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0 min,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重复以上步骤。
采用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及Biotek有限公司生产的酶标仪进行,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所标注的内容严格进行,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采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以对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应用Graphpad prism 5.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L-35表达水平对比
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其百分比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指出,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發病,当机体抵抗力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能引起临床发病[5]。有研究报道感染MTB(结核分枝杆菌)后,Th1型免疫反应被抑制,或者Th2反应性增加,Th1/Th2失衡,最终导致结核病;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不同转归的患者体内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不同,Th1/Th2的失衡可能是影响结核病发病和转归的一个重要因素[6]。机体Th1、Th2平衡失调,与肿瘤免疫逃逸、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并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与传统的临床检验项目不同,检测Th1、Th2相关因子的意义,并不着重于辅助疾病的诊断,而更注意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状况,为临床调整Th1、Th2失衡提供正确的治疗措施,在抗结核的免疫反应中不同细胞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活动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不同转归的患者体内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不同[7]。因此,Th1型、Th2型免疫水平过低或者Th1/Th2的失衡可能是影响结核病发病和转归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免疫治疗的目的是提高Th1的免疫反应水平,维持Th1/Th2的再平衡[8]。
本文研究的IL-35是一种负向免疫调节因子,在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Th17细胞分化和IL-17的合成中发挥作用,IL-35在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Th17细胞分化和IL-17的合成、维持机体内环境免疫平衡和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因此,检测肺结核患者IL-35的表达水平,可能对观察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帮助,实现Th1/Th2的再平衡。同时IL-35是由调节性T细胞(Tregs)分泌的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且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0]。IL-35生物学作用不同于IL-12家族的其他成员,它可以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抑制能力,属于少数几种具有抑制免疫活性的信号分子之一,主要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11]。B细胞可通过提供IL-35限制EAE发病,从EAE恢复需要B细胞的IL-35表达,B细胞可以通过产生IL-35抑制抗微生物免疫,IL-35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的关键调节剂[12]。在结核病的潜伏期、发病、治疗及转归的过程中,Th1、Th2、Th17和Treg型免疫细胞和因子均参与反应,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结核病患者中显著不同[13]。
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3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IL-35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临床检查中可参照患者IL-35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结核;研究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P<0.05),提示肺结核患者对于病原菌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大的反应度,机体难以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
本研究对前期收集的符合本研究观察条件的病例按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血液和胸腔积液IL-35的检测发现其在不同的结核病患者及不同的治疗疗程中的表达和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关于IL-35在肺结核患者血液和胸腔积液的表达,尚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相较于健康患者来说,胸腔积液及血液IL-35表达水平出现升高,治疗后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具有诊断辅助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鹏飞,廖少凤,仲华.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8,40(10):124-126.
[2]宋晓东,路希维,徐齐峰,等.白细胞介素-27、腺苷脱氨酶及结核抗体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6):514-517.
[3]巫艳彬,罗湘,李志峰,等.白介素-35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浓度和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4(8):1246-1249.
[4] Song Z.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L-35 In tuberculosis patients[J].Beijing Medical Journal,2019,45(24):134-135.
[5]陈晨,张俊爱,刘雨晴,等.BCG感染小鼠模型中产IL-35单核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2):172-176.
[6] Li S,Huang H,Xu K,et al.Respiratory manifestations of yellow nail syndrome: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J].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 Respiratory Diseases,2018,41(3):201-206.
[7]李丽,刘燕,张羽,等.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组织中IL-17、IL-35的表達[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4):88-91.
[8]刘景珍,葛一蓉,饶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IL-35表达水平及其与Tregs细胞的关系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34(5):73-76.
[9]杨宇杰,陈大兴,潘华锋,等.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与肺部感染、胸水葡糖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7):95-99.
[10] Giacomelli I L,Schuhmacher Neto R,Marchiori E,et al.Chest X-ray and chest CT findings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following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Jornal Brasileiro De Pneumologia,2018,44(2):161-166.
[11]宋新宇,黄慧,刘永哲,等.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5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34(1):32-36.
[12] You-Chao Dai A C,Wan-Dang Wang B,Jun-Ai Zhang A,et al.MTB driven B cells producing IL-35 and secreting high level of IL-10 in the patients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J].Molecular Immunology,2019,112:175-181.
[13]王惟,张达容,黄煜琪,等.甲状腺癌患者血清IL-17、IL-35、SIL-2R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4):729-732.
(收稿日期:2020-06-29) (本文编辑:郎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