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观察为前提对建构区的幼儿进行有效的回应

2020-11-06计殷娟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观察幼儿教育

计殷娟

【摘 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有效地回应幼儿的提问,而有效的回应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来获取幼儿的发展信息是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通过观察能及时地对建构区的幼儿进行有效的回应。

【关键词】观察;建构区;幼儿教育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惟有观察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才能发挥好教师的作用。

一、问题的发现

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一次次的搭建过程中,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和经验都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最近,幼儿对自己居住的地方颇感兴趣,纷纷提出想要建构美丽的老街。但笔者在观察的时候发现,幼儿对建构的技巧、建构的分工合作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笔者通过近几次的观察来探讨有效的回应策略,以促进幼儿建构能力的发展。

二、以观察为前提的三次回应

观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以及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以观察为前提对建构区的幼儿进行有效的回应,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能脱离观察,也不能止步于观察,而是应该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回应。以下是三次活动的观察与分析,以及教师对幼儿及时的回应。

【第一次活动】

在活动前,幼儿纷纷想好并选好自己想要搭建的部分,对自己将要搭建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与设计,幼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使整个活动准备得如火如荼。期待已久的建构游戏开始了,幼儿在商讨的过程中分好小组,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搭建。笔者在搭建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只在乎积木的外观与造型,随心地摆弄,有的幼儿将积木当作玩战争游戏的武器到处乱丢,使得整个场面成为一个松散而无目的的建构工厂。

笔者的思考与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投放建构材料时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各种材料的建构功能,而幼儿对搭建技巧掌握的还不够,造成了整个活动最终并未呈现出他们心中的老街,反而变成了一场“积木大作战”的现场。笔者通过谈话发现,幼儿对老街有一定的了解,但却无法通过搭建把自己所看到的展现出来。幼儿对建构是喜欢的,基本能说出自己搭建的是什么,但这仅仅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中,因为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没有什么技巧性,搭建出来的就会过于抽象。从投放积木的使用来看,大多数幼儿都选择简单的单元积木,而比较复杂的积木大都被搁置,因为幼儿不知道该怎样组合搭建。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思考并回应。

笔者的回应: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关键,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较细致的了解,并有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例如,在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城市时,笔者先提出了要求:不仅要观察我们城市里面和周围有哪些东西,它们有什么用处,还要细致观察一些建筑物,如高楼、塔、桥等,并能说出它们的结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笔者经常引导幼儿对多种多样的物体及建筑物进行实地观察。

2.组织幼儿学习并掌握一些建构的技能技巧。建构游戏是在掌握建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前,教师可通过示范、范例、讲解、练习、语言指示和启发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能及建造的基本知识。一开始,先让幼儿熟识材料的特性,进而掌握一些建构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创造性地建造立体模型或组成各种建筑群。

【第二次活动】

今天的建构区可热闹了,大家都想一起搭建一个漂亮的老街,都在为这个老街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宝和他的伙伴开始进行停车场的搭建,没一会儿,大宝就把停车场的雏形搭建好了,然后准备把自己在停车场见到的设施都搬到这里来。大宝把停车场搭建好之后,他走到旁边去看看老街里的亭子的完成情况。他走到熙熙那里,蹲下来问他们:我们已经把停车场建好了,你们的亭子建的怎么样了?熙熙说:我们马上就要好了,把这一面搭完就完工了。大宝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大宝在各个地方都转了转,被一个未完成的房子吸引住了,他赶紧问嘉怡这是什么?嘉怡说这是我们搭的房子,可以住人的。大宝一听可激动了,就问:那这个房子为什么没有屋顶?嘉怡指着屋顶上的积木说: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样的积木。大宝说:那我帮你找找看吧。大宝看到这个积木在搭桥的小朋友那里,就跑过来跟笔者说:嘉怡的房子缺了这个积木,就不能搭屋顶了,老师你能帮我去拿吗?笔者说:你看这个积木搭在桥上可以变成围栏,保护你们的安全,也是不可缺少的,要不你去找找其它可以替代的积木,再去和他们商量商量,问问看愿不愿意交换。

笔者的分析与思考:

从今天的游戏中可以发现,幼儿的建构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房子是之前在渗透建构技巧的时候示范给幼儿看的,幼儿对这个房子很感兴趣,但这么多积木却只能搭建一个完整的房子,如果所需要的积木被别的幼儿先拿走,那么房子可能就完不成,这时候就需要幼儿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的回应:

寻找可以替代的积木类型或用可替代的积木与特定积木进行交换。

【第三次活动】

快乐的建构时间又到了,幼儿纷纷选择自己想要的材料进行搭建。楠楠今天负责搭建老街的桥,她喊来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建构,可是过了一会,桥还是没有搭建起来,大家都很着急,于是让楠楠来找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楠楠:老师,我们不会搭桥,之前我玩的是搭亭子。笔者说:那你见过老街的桥吗,有什么特点?楠楠想了想说:我觉得桥像个三角形,人和车都可以过。笔者说:那你有没有办法搭成你见过的桥呢?楠楠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刚刚试过都失败了。笔者说:那好吧,我来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建构桥吧。于是,笔者加入了搭建桥的队伍。小朋友们都帮忙拿各种需要的材料,帮忙一起扶好积木,与笔者一起合作建构。笔者和他们一起建构好桥的一部分,然后跟他们说:我今天的工作完成啦,我下班了,剩下的桥就交给你们吧。于是笔者就走到一旁观察他们接下来的活动,但直到游戏结束整理材料时,他们还只是完成笔者和他们一起搭建的那一部分。

在活动结束后,笔者和幼儿展开了讨论。

师:幼儿,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你们今天在建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呀?

幼:我们搭的桥不稳,试了很多办法,也没成功。

师:这是搭桥组小朋友在游戏时的照片,你们能从照片上找出他们搭建的桥的问题吗?

幼:桥不稳,不安全,没有护栏。

師: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幼:可以将大的积木放在最下面,小的放上面,两边都要一样高,然后架起来。

笔者的分析与思考:

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或搭建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把游戏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讲出来,如游戏中困难、高兴的事等。这样,幼儿通过自由的讨论、交流,不仅能增强对游戏的兴趣,而且能吸取经验,让下次游戏更好地开展。

笔者的回应: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在合作中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用游戏同伴的口吻表扬、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幼儿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并及时地予以回应。在这三次建构区的游戏活动过程中,笔者及时发现了幼儿存在的问题,并与幼儿一起积极讨论,通过教师适当的介入、师幼讨论等方式回应幼儿。这是一个完成的过程,缺一不可。其实不仅仅在游戏中,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如果脱离了观察,教师的指导与回应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发现幼儿之间发展的差异以及内在的需求,让回应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观察幼儿教育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