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2020-11-06李芸芸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李芸芸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学习基础的夯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与对策

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并且通过相应的情境创设或者是巧妙的设问,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起来,通过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的学习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易于引导,所以,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从学生的喜好入手,采取最为有利的教学模式。

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化与改革,要求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能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的学习相对来说没有很多的花样,缺乏趣味性,并且传统教学模式也容易使数学更加枯燥无味。基于此,数学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学习时理解能力稍差,而数学较为刻板,这就导致多数学生因对数学知识不够了解而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把课堂知识和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相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运用数学逻辑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

(一)数学教学过度生活化

许多教师意识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适当性,存在教学过度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大量运用生活素材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把握不到重点内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持久性差、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引入生活素材虽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些学生会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会感到精疲力尽,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过于表面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但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生活化教学的使用只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制订相应的学案,更没有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仅仅停留于表面,这就违背了生活化教学的初衷,也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

(三)没有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延伸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将生活化教学应用至数学教学中,但并没有对这种生活化教学进行相应的延伸,生活化教学只存在于课堂上,这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起来,但在课下,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地巩固,解决数学问题时仍然会采取传统的数学解题模式,学生并没有将新的学习技巧学以致用,这导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陷入瓶颈。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一)深化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很多教师虽然了解生活化教学,但总体认识较为片面。正是因为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贯穿起来,片面地认为数学就是生活。深化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正确认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思维,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同时,学校教学组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抽查,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且对教师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培训。学校之间要进行交流与学习,可以邀请相应的专家来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让教师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创新。

(二)提高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能否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范围,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也要在教学過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基本稳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具有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有科学理论依据,避免为了实行生活化教学而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让学生陷入思维误区。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数学课本中“克和千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生活引入教学中。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了解,学生对物体的重量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识,但对其表达形式还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一个小型的电子秤,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相应的认知,明白1千克=1000克。教师可以把书本作为购买的物品,并将其放到电子秤上,进行相应数量的叠加从而获得更多的数据,将电子秤的称量方法按照克与千克进行调试,分别将相同的物体进行称量,这样获得的信息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学生在转换时也会更加容易。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称量并观察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使教学更加真实和生动有趣,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延伸生活化教学

延伸生活化教学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延伸生活化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为灵活,让其抓住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后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告诉学生何为小数,并且让学生明白小数的读法。为了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的小数信息,通过观察标签上的小数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所代表的含义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为今后小数的学习打下相应的基础。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提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因而很多学校已经将这种教学模式投入使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并且没有将生活化教学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应该将生活化教学灵活应用。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生活化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沈红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

[2]叶玉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05).

[3]李汉福,张仁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

[4]林凌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