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
2020-11-06郑碧娇
郑碧娇
【摘 要】小学数学由于学科特殊性,实行教学生活化策略势在必行。这一策略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多方面的益处。本文主要从提升教师生活化意识、课堂上营造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实践活动以及关注学生情感诉求四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融入教学生活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指导生活[1]。不论是哪一个阶段、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应深入学习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教学观点,并真正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一、教学生活化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学生活化对学生、教师都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逻辑性、抽象性,但教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更应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生活化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教学生活化对学生有着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趣味性、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三重优势[2]。数学知识中大多以公式、数字计算为主,许多学生在面对大量的数字、复杂的运算公式时都产生一定的逃避心理,而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不仅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不自信,更会导致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严重下降。教学生活化策略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增加情境性,更贴合学生的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教学生活化的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实践活动等,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的加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加入生活背景,从而帮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启迪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这会极大改善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教学生活化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有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双重功能。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存在照本宣科、照教材教学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导致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很多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在许多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中设置固定答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的严谨,但也迫使学生成为没有个人思维的“考试机器”。站在长远的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也能理解更多符合时代的、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教育高度,也能带给学生更加丰富有趣的数学课堂,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践生活化策略
(一)提升自身生活化意识
有这样一句话:“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更强调了教师对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能学到的知识范围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范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教育理念。教師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长流水,就像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许多教师都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直播,这也让许多教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教师应当有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心态,对于学习生活化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深入研究。不论是关于理论还是真实教学案例,教师都应积极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听取相关教育学者的观点,取其精华,选取适用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师还应多参加校级相关培训,在不断的听课、学习中吸取经验。另外,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自己的生活中留心能作为教学资源的生活事件,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数学概念。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氛围
如果说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那么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小学数学知识容量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生活中验证数学。
以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中小数与整数相乘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商店,由教师作为货商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货物,营造各商店进货的情境:端午节即将到来,你打算订购一批粽子的制作原料以进行售卖,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呢?你会订购多少材料进行制作呢?粽叶7.5元/斤,红豆3.5元/斤……在生活中,购买东西大多要涉及小数,教师如果能将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学生就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多的亲近感,也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的用处。
再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拍下自己日常生活环境的照片,将这些照片收集起来,将图片中包含的多边形用鲜明的线条勾勒出形状,如停车位的平行四边形、栅栏中的菱形、田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生活环境照片,接着请照片的主人讲一讲自己日常生活环境中隐藏着哪些多边形,再用线条勾勒出形状,以生活环境为蓝本,帮助学生认识多边形中的长、宽、高、底等概念,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导入,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初步具备数学思维。除了情境式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表演、设置悬念等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逐渐帮助学生建立开阔的数学思维。
一节好课就像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作者的文學底蕴,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绝妙的文章结构。教师要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底蕴”,搭好课堂的结构,才能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上好每一节课。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其最终的目标也是使学生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不妨让数学回归生活,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3]。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风车,四用红、蓝、黄、绿等不同的颜色制作个扇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红色的扇叶怎样旋转可以到达绿色扇叶所在的位置,还可以在课下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由轴对称图形、重复图形等组成的精美图案,在课堂上留出五至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与美术的结合之美。同时在课余时间,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探究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用圆而不是其他形状……教师可以教材为起点,也可用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思考、实验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论,让数学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回归生活,这也是落实教学生活化策略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新课改以来,各学科的教学都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在实行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学习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学生的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在设计生活化情境的环节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每次的课堂结束后,教师都要询问学生的感受、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在每次的测试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以大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与学生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知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找到更加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方式,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双提升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教学生活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教师都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针对小学数学的特殊性,教师更应该立足当下,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新课改中的教育方式真正生根落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并爱上数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8).
[2]张文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实践[C].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2020.
[3]方新艳.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J].江西教育,2020(12).
[4]王绍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的探讨[J].才智,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