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2020-11-06钱圆圆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钱圆圆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以学定教”教学思想是基于因材施教发展而来,可以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和谐发展。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的思想进行探析,主要从教师教学、学生思考、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以学定教以培养人为目标,在社会环境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现状、发展规律及认知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将因材施教合理地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且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引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采取評价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一、以教导学,坚持教师主导性

以学定教,其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而学生的主动权被教师转移的现状。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其引导作用,以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调查记录自己每天早上吃鸡蛋或包子的数量,并且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话题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在学生进行热烈地回答中,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多媒体呈现的图片中小鸭子的数量,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认识10以内的数。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教师呈现这种具有实物的图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抽象的数,从而有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

二、以思引学,凸显学生主体性

以思引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还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以及知识储备,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无论学什么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参与了,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了解知识,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时,鉴于学生已经对数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在生活中经常涉及分东西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导入教学:今天老师买了三个苹果,想要分给班上的三名同学作为奖励,请你们思考并讨论,分给三位同学后,教师手上还有几个苹果?苹果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事物,它能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带动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以分苹果为切入点,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理解3-3=0。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理解10以内其他的加减法。例如,教师可以先呈现10个橘子,随后减去两个,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画一画、摆一摆的方式,列出算式,得出答案,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变化,体会到数学中的加减法,从而学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更能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三、以学定教,增强师生互动性

以学定教理念下,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增加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弱化传统模式中学生之间竞争关系。同时,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促进双向互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引领学生探索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让学生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大致范围,并且能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教师可以借助旧知引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呈现“5×6=,5×8=,6×3=,5×2=”等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随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算法:李老师在网上订购了三箱黑玉米,每箱20根,请问一共有多少根?在引导小组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做好引领的工作,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划分学习小组,让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随后,教师要提供展示平台,这是促进师生沟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然后,学生小组汇报,教师在听取学生想法的同时,要做好对学生想法的简要记录工作。比如当学生说,可以通过20+20+20=60的方式来算出结果;而有的小组说,2个10×3就等于6个10,6个10就是60;还有小组说,2×3=6,那么20×3就相当于扩大10倍,就等于60。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融入其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做好引导工作,实现师生互动。

四、以评促学,实现学习延续性

评价不仅可以促学,还能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疑问做好解答工作。在小组学生以及个别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教师除了要及时地答疑解惑,还应该采用发展式的评价方式,在增强学生信心和动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勇敢表达,提升自身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在第二课时教学结束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除法计算的经验,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探讨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且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巧借多媒体呈现图片,设计问题:从图上你可以了解什么?总共有60个水果要打包,每包20个,请问要打成几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可以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就需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比如,有的学生说:可以直接运用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到20×3=60,那么60÷20就肯定等于3。这时,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这个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延续。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其他学生受到了鼓舞后,也积极地开动大脑,并且说:60÷20就可以看成是6÷2同时扩大,缩小10倍也就等于3。面对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应该做好纠正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的积极思考。

总之,以学定教是基于实际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氛围。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利弊兼存的,这种更开放、更活泼的方式,就更需要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把控能力,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并且做好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孙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

[2]徐莹.“以学定教”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