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之学以美身 音乐课改德先行

2020-11-06李春燕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音乐

李春燕

【摘 要】初中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通过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寓德育于美妙的音乐艺术之中。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就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渗透德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渗透;音乐课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革新出现了朝气蓬勃的大好形势,尤其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与欣赏水平,而且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协调发展。笔者借此机会,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灵活渗透德育内容的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愿景。

一、深挖教材资源,树立德育意识

在平时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当教师简要点拨完一首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以后,很多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根本没有荡起情感涟漪。可见,音乐课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不能空洞地说教,而应该通过音乐美感教育逐步感化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就是把音乐艺术的美感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与教育。但是,正确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自然地融入情感并非易事,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情感内化的过程,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受到爱国情感的震撼,以达到心灵相约的美妙境界。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指出,“只有首先自己心里有阳光,才能在别人心里散布阳光。”可见,教师自己拥有丰富的情感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前提条件。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就结合这首歌曲对当时中国抗日战争起到的鼓舞作用,以歌曲慷慨激昂为切入口,随着不同音乐的节奏,把笔者对作品的感悟巧妙地传输给全体学生,从而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教育境界,使许多学生逐步领悟到作品浓浓的爱国情感,深层次认识到真善美的真谛。

二、紧扣音乐艺术,开启德育闸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紧扣由节奏、旋律、拍子、曲式、音色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生动活泼的作品形象,才能引导学生进入乐(歌)曲意境,并在鉴赏美、表现美、理解美中陶冶道德情操。例如,在学生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生平和歌词意义,还要让其深层次理解号角式的呼喊,深刻认识“前进”一词的特点内涵。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感知三连音的应用和急切呐喊对音乐本身的特殊意义,激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接着,全体学生在学唱时始终保持自豪、严肃、真挚的情感,营造了情理交融、寓理于情的师生互动氛围。再如,在学生学习新疆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从了解当地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融会贯通的节奏特点入手,切身感悟新疆维吾尔族热爱生活、酷爱音乐的情感。

三、借助音乐欣赏,陶冶道德情操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学唱或者演唱愉悦固然重要,但欣赏愉悦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课堂三维教学目标,循循善诱地让学生从愉悦的音乐声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感悟音乐表达的主旨,逐步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实践证明,所有具有较高价值的音乐作品,都凝聚着人类高尚的道德感情。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丰富的想象将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变成自身的情感。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时,教师应让他们除了体验音乐情感以外,还要步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感悟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构建情操、品格和心灵三方面的道德大厦。

例如,笔者在教授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一课时,先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这首乐曲,要求学生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温馨、宁静、幽雅的美妙意境,初步体验中华民族乐器独特、神奇的魅力。然后,让学生借助创新思维感受作品的情绪,享受民族器乐合奏的协调和音乐的景情、远近、动静的结合的无穷乐趣。接着,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使他们体会欣赏音乐的丰富内涵,并感受民族音乐鬼斧神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宁静优雅的乐曲声中淌入学生的心田,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豪感,立志勤奋好学,将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秉承以生为本,渗透合作精神

一个班集体作为一个大家庭,其精神支柱就是集体主义。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合理渗透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笔者在平时的音乐课上,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大合唱的训练,这个方法是有效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门径。在训练《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由于参与人数较多,时常会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学生在演唱时,有些学生声音过高、过快,从而打乱了合唱整体的协调性。此时,笔者就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家认识到合唱讲究的是配合与和谐,集体主义是构建文明班集体的法宝,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开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每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合理渗透德育内容,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课外活动应不拘一格,也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扫除障碍。笔者采取“三步走”的课外音乐活动的策略。

第一步:灵活组织学生开展舞蹈团、合唱团活动,通过大家的分工与配合,让学生一边交流互动,一边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部分学生团结起来共同策划出庆祝国庆等活动的方案。学生虽然比较辛苦,但苦中有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送温暖活动”,让他们的才华在音乐的帮助下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

第三步:积极组织收集爱国主义德育歌曲,定时开展歌曲演唱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深化道德情操的教育。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音乐教学既是学生学习与欣赏音乐的平台,又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高尚品德情操的重要途径,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内容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師要不断探索将音乐教学与道德教育融合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音乐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