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主线构建信息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2020-11-06陈丽仙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主线阅读教学

摘 要:抓主线构建信息图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架构,建立信息间的关联,还能吸收和内化语言,

以发掘主题意义,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抓主线的前提是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文本的主要內容、文本结构和文本的写作意图以及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找到主线,从而构建信息图。

关键词:主线;信息图;主题意义;阅读教学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从而完成对信息的构建,来达到对主题的提炼。

主线是串联全文的脉络。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依托一连串问题指引学生把握住文章的主线,从而构建全文的信息图,进而让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入思索,达到育人的目标。

二、 抓住主线构建信息图的意义

抓住主线勾画信息图不但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阅读语篇的中心,从整体上理解文本,把握住各段落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找到主线构建信息图,就须通过合作等方式才能完成对信息的自主建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提升学生互助共赢的能力;为了找到主线和构建信息图,学生必须进行积极思考和巧用阅读技巧,这样学生们的多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多种评判能力也得以提升;构建信息图后,学生能较轻松地借助主线进行复述和与文本有关联的读后写作,大大降低了学生说和写方面的难度。另外,学生参照信息图和主线可以对主题意义进行发掘,可以帮学生们以更高的视角看世界和对生活持有更阳光、更正面的态度。

三、 抓住主线和构建信息图的策略

主线的提炼应基于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学生找到主线后仍需进一步阅读,不断补充和丰富文本信息,从而完成对信息的构建和对主题的升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主线,包括时间线索、人物线索和位置移动线索等。

(一)以时间为主线

以时间为主线是作者在写作时主要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各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以及不同时段人物情感的变化。

例如:下面是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的文本解读:

[What]文章讲述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前的若干种异常现象,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包括对建筑物的破坏以及人员的伤亡情况)和地震后政府派军队前往灾区施救和帮助重建灾区。

[How]文本是一篇记叙文,全文四个段落,以时间为线索,运用一般过去时详细描述地震前、震中、震后的状况。课文使用大量的动词短语形象描绘地震发生前鸡飞狗跳令人不安的景象;用大量的数字来描述唐山地震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文本最后一段使用一副插图和若干个数字词语,描绘出灾难发生后政府及时作为,迅速救援和帮助重建灾区,体现“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温暖画面。

[Why]课文通过对地震的三个不同时段描述,突显大自然的威力,表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畏惧和敬畏之心,同时也歌颂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关爱民生积极作为,关注灾民的生命安危,为灾区人民的灾后重建提供有力保障;而且也折射出灾区人民乐观的重建家园的生活态度。

从文本解读可以看出,文章以时间为主线描述地震发生前、地震爆发的时候和地震爆发后以及人们在这三个时段的情感变化。为此,确定该课的主线是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during the Tangshan earthquake—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教师通过设问来指导学生找到文章主线,然后基于主线来帮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和对信息的组合,来达到建构信息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提取主要线索的问题是:When did the earthquake happen?学生回答:At 3:42 am.教师继续问:Please list time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学生讲出了for three days,at about 3:00 am,on July 28,1976……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列出在以上不同时间点各发生了什么,并分析在不同时间段人们的情感变化,完成对信息结构图的独立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完成的信息图如下:

通过抓住以上时间线索,学生不但能清晰地了解到关于地震前、中、后的相关信息,完成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能深入分析文章的暗线,就是情感线索,为深究主题意义奠定基础。

(二)以位置移动为主线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有若干语篇是以位置移动为主线。空间位置变换后,事件中的人物情感也相应发生改变,从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下面是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中的语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文本解读:

[What]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幻想一张会飞的毛毯带她去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由地点的变化,作者看到不同的野生动植物的不同生存现状,使得作者要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How]课文以空间为主线,移步换景,采用一般过去时描述Daisy在不同时间看到和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情感的变化。

[Why]文章的写作意图是Daisy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学会how to help wildlife,坚定了Daisy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决心。

从文本解读中可以看出文章以地点变换为主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How many places can you find in the passage? 来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主线是空间变化,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不同的地点Daisy看到不同的野生动植物以及主人公情感变化来梳理重建文本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勾画的以空间为主线的信息结构图如下:

借助以上的信息结构图,学生迅速把握文章脉络,根据空间主线读者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地点Daisy所看到的不同野生動植物以及对它们所产生不同的情感。由开头提到的臧羚羊被猎杀的Daisy悲伤难过,到津巴布韦的大象现在被保护而数量不断增加而Daisy发出宽慰的笑声,再到后来到了雨林后,Daisy看到猴子用千足虫来防蚊而感到惊讶,最后Daisy决定告诉WWF研制这种新药物来保护猴子的情感线索跃然纸上。这样,激发了学生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强烈欲望,不猎杀、不买卖野生动植物的这一主题意义得到了深化。

(三)以人物为主线

人物主线就是对阅读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关联,从而进行整合建构信息,达到对主题深入探究的目的。

例如:下面是人教版必修二“Unit 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的文本解读:

[What]文本讲的是琥珀屋几经转手后最后消失了,直到2003年才得以重建,主旨是琥珀屋的惊人历史。

[How]文章由五个段落组成,通过五个主要人物对琥珀屋所做的事,其实就是琥珀屋的变迁,作者使用一般过去式和大量的动词来实现对五个主要人物和琥珀物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Why]通过描写琥珀屋的变迁,让学生了解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旦遭到破坏它将永远消失,从而启发学生加强保护文物的强烈意识。

通过阅读学生很快确定文章的主线为人物,暗线是读者对琥珀屋的历史探究所留下的情感。读者对琥珀屋的建成——转让——搬迁——拆除——消失——重建这一段历史了如指掌。教师通过提问来指导学生找出文本的主线,并不断完善信息构建,乃至深入思考主题意义——保护文化遗产并把它发扬光大。

教师提问:

Q1:How many figures can you find in this passage?

Q2:Who are they?

Q3:What did they do for the Amber Room?

接着,学生两人一组,用图表建如下信息图:

通过人物主线学生能清楚了解琥珀屋的历史以及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持遗憾和惋惜的态度,很快地完成对主题的构建。

四、 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抓主线画信息图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住文本的脉络,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主旨,最后升华主题意义。当然,以时间为主线、人物为主线、以位置移动为主线的语篇大多数是记叙文,不适用其他体裁的语篇,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机动,不要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标: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艳荣.基于主线建构信息的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6):25-29.

作者简介:陈丽仙,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主线阅读教学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