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11-06曲锋强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内涵高中数学

摘 要:数学课程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这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必须要让学生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开展,在当前环境下还表现出来了一些不足之处,未能达到理想状态,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不好。在课程改革的角度下,可以发现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員,对数学知识形成直观的认识掌握。对此,文章首先,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提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最后,指出其中需要关注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带来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内涵;积极价值;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在知识上包含了丰富内容,涉及了很多不同板块的知识点,如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数列等等。这些不同的知识点,在高考中都会涉及,需要学生对其形成良好掌握。不过,一直以来,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局限于教师讲解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差,无法对数学知识形成主动认知和探讨,这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取得。所以,就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关注,将这种方法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课程当中,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实现有效的进步发展。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教学价值

(一)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模式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学习概念。从本质内涵来讲,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展开小组划分,将不同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当中,然后针对小组设计学习任务或是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整体化的学习。而在这样的小组整体学习中,不同组员又会形成一定的分工,体现出合作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固定的学习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二)教学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并不复杂,而针对高中数学课程来讲,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体现出多方面的教学价值,这一点数学教师应该形成关注和重视。具体来讲,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切实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核心主体,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思考和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形成交互,并且自主对数学知识形成探究学习,这样大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高中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效果。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师立足课本,对学生讲解理论概念、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案例,而学生自身并未进行解题的练习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机会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会包含一些实际问题,这样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最后,增强学生交互,引导学生彼此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学习活动虽然是个体开展,但是一个班级也是一个学习整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个体发展,还应当关注班级的整体水平提升。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强化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整体数学水平实现提升。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合理分组,是一个基本前提,先对全班学生实现小组划分,才能为后续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层次化的小组划分,也就是一个小组内,安排数学水平存在高低差异的学生进行组队。简单来说,先对全班学生的数学水平展开考察评价,从考试成绩、上课积极性、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综合评价,将学生分为拓展层、提高层与基础层三个层次,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一般来说,拓展层和基础层人数较少,提高层是一个人数最多的中间层次。因此可以按照拓展层∶提高层∶基础层为1∶2∶1的比例进行小组划分,构建起具有层次化的4人学习小组。第二,就是同水平小组划分,也就是基于学生数学水平的考察结果,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从基本功能来讲,第一种更好,因为学习小组的学生存在水平高低差异,通过合作,高水平学生才能对低水平学生形成带动作用,引领学生发展提高。如果是第二种思路,则无法发挥这样的效果。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按照第一种思路来构建学习小组,人数控制在4人为宜。

(二)设计任务

在确定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之后,就需要针对合作学习任务展开设计。以第一种小组划分思路来讲,小组内学生以中间水平为主,同时具备高水平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就需要体现出难度梯度,从而确保这些任务可以在小组内被合理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作用。除了体现出难度梯度以外,任务设计还需要关注理实结合,也就是既要有理论性的问题引导,也要设置实践练习,给学生合作学习构建起理实结合的空间。比如,针对等差数列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就可以这样展开:1. 明确等差数列的概念与特点,并且写出一个等差数列;2. 生活中哪些现象包含了等差数列的知识?找出具体的生活案例,并说出其他的等差数列特点;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如何计算通项公式?4. 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应该如何求解?5. 现有一个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并且已经知道S10=100,S100=10,那么S110的值为多少?6. 针对问题5,有多少种不同的解法?这些解法的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更加简单?

像这样围绕课本知识,设计一系列的理论问题与实践练习,就可以构成基本的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指导学习

分组与任务设计,都属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在完成这两个环节的工作以后,就需要切入课堂,指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来讲,到了课堂上,依照事先制定好的分组方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聚集。然后,将事先设计好的任务,下发给各个小组。在各个小组拿到具体的任务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相对任务进行探讨,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然后再依据任务,展开自主学习。相对课本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进行阅读,形成一定的理解,然后再来合作探讨设计的任务问题,逐一予以解决。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自然也不能闲着,而是应该从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对于出现纠纷,或者是遭遇困难的学习小组,应该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纠纷或是突破困难,重新回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以便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评价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还需要落实评价总结这个方面的工作,不能忽视懈怠。具体来讲,在各个小组完成合作学习以后,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就是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已经存在的学习不足。其次,可以进行小组互评,通过各个小组得出的学习成果,一起展示出来,让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则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指导,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的成效,以及表现出来的问题。在进行评价之后,还需要关注到知识总结。也就是要对章节数学知识点予以归纳。这一过程,就可以立足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将数学知识构建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宏观上的认识。同時,也需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在知识理解上的疑难,当堂予以解决,确保合作学习的效果可以达到理想水平。

三、 高中数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关注的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主要的流程策略,就包含了以上几点,从分组到设计任务,再到课堂指导学习和评价总结,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过,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到一些根本要点:

第一,趣味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习,这一过程缺乏了教师的主导,需要学生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实现学习。而部分学生本身的数学学习兴趣就不高,缺少了教师的约束,恐怕自学过程就会陷入敷衍了事的境地。所以,这就需要注意到任务设计的趣味性,最好在其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可以从生活、游戏、影视剧等渠道挖掘数学素材,将其融入任务设计当中,给学生营造趣味化的学习内容,确保可以对其形成刺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

第二,合作性。小组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内承担不同的学习分工,各自完成一部分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个别小组存在高水平学生包办代劳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直接将任务做完,导致基础水平学生并未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到组内任务分配,确保小组学习体现出合作性。

四、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数学课程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对学生合理分组,并给做好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还需要在课堂上落实学习指导以及评价总结,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婷.基于小班化的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5.

[2]曾惠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3):70.

[3]陈学勤.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9(1):23.

[4]周军.关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探索及开展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40-241.

[5]冯庆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合理化研究[J].学周刊,2019,392(8):60.

作者简介:

曲锋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中学。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内涵高中数学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